《陕北文化》:说拓毅先生的小品文
(2022-07-10 09:32:40)《陕北文化》:说拓毅先生的小品文
认识拓毅先生还是少年时期的事,他在我们村上过民办高中,应该是经常见面的,只不过他年龄大些与我们没什么来往,故没有多少印象。也是在我工作以后,间隙探家时常从别人那里知道拓毅是个文化人,很能写东西,经常在报刊上发表文章。正式认识并开始交往是从2014年夏初,我在互联网搜索陕北文化研究一些文章时,发现子洲县办了一个刊物叫《陕北文化》,主编是拓毅先生,由此开始浏览拓毅先生的新浪博客,于是一篇篇精美带有泥土芳香的陕北民俗文化小品文,深深吸引了我,后来从博客上留言到电话联系,他鼓励我写稿给他主编的刊物,从2014年《陕北文化》夏之卷登“回乡琐记”始,一直到现在六七年了,在拓先生的关怀下,《陕北文化》已刊登了我二十来篇乡村叙事文章。前些日子他微信留言,问我“还有大文章否?可以结集出版了。”我未置可否,但深为他的关心和鼓励而感动。
说了半天还没有说到正题,即拓毅先生的小品文。我以为拓先生的文章看似小其实不小,因他写得勤写得多,天天一篇二三百字的小品文,有时一天甚至写两篇。拓先生的小品文,不是无病呻吟,闲聊无事,而是拾捡生活中的小事、小物、小景,从细微之处展开思想内核,用极为优美而准确的文字来描写状物,还原了生活原态,展现了陕北凤物中细小之处的微妙精华,读来唯妙唯肖、栩栩如生、亲切感人。我以为文章越小越难写,因为不管多大的事,你要把它写完整是需要些笔墨的,拓先生的过人之处就在于用墨少,但文章的含量大,叙述完整,描写准确生动。这不是一般人或有一定的文字功夫的人随便能写出来的。关于天天写短文,拓毅先生前些年有过论述,大意是练笔,不使笔头生疏,保持思维的活跃性等。从实践看,拓先生坚持的方向是对的,思想是新的,文字是活的,每一篇小品文都似一颗小珍珠,令人心生喜欢,爱不释手,极个别的甚至使人击节兴叹、拍案叫好。文贵坚持,像涓涓细流,天天流淌。如果用唐人王维的一句诗来形容拓先生的小品文,那就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愿拓先生的小品文清流天天流淌,日日流在读者的心田里。
2022年7月10日于西安暑期恒大居所
前一篇:《灞河夜话》:暑期防疫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