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言自语》:故乡--生命的底色
(2022-05-08 13:21:19)《自言自语》:故乡--生命的底色
朋友说:“你在新疆呆了三十六年,也没写啥东西,在老家呆了才十九年,为何天天爬在电脑上写?”朋友说的是事实,但不明白事情的原由。我在陕北老家虽然只呆了十九年,但那里是我的出生地,是我的故乡,是我生命底色里打下烙印最深的地方。后来虽然在新疆呆得时间长,也吃了不少苦,但与我少小吃得苦而言,是另外一种身体劳累、精神苦累的苦,而青少年吃得苦是生理机能,几乎不能维持生命所需营养的苦。这种苦已渗透到骨殖里头,与血液融为一体,越入老年越在心底緾绕,越老越在心底发酵,越在心底想倾诉。
在我六十一岁的生命底色中,烙印最深的还是陕北的山水、陕北的乡亲、陕北的历史、陕北的文化,也许这是我们陕北人思想和灵魂安放的地方,只有在这黄土高原才感到回到了故乡,才是随心所欲的,心情愉悦的,精神放飞的。黄土高原、黄河岸边、秦晋峡谷、长城脚下、无定河边,才是我思想放飞地方,陕北历史、陕北文化,黄土地上人的五彩缤纷生活,才是我创作的源泉。这里有文化,有宝藏,有磁性,有魅力,有写不完的历史文化,有挖掘不完的文化宝藏。陕北这一名词是什么时候来的,它的特定内容是什么,区分陕北、陕南、关中有什么意义?陕北历史上有土著民族吗,如果有主要产生在那个地段,起源于什么时候,活动轨迹是什么?陕北自然生态是怎么形成的,从远古到史前、到秦汉以后,其自然生态系统是怎样形成的,历史上经过那些人为的改变?有史以来,陕北大地有专门的典籍文献吗?重要的历史文献都在什么地方寻找?没有文化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历史上陕北地域内发生过那些大的战争(战事),对当时国家与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有过什么影响?陕北是多民族融合之地,从什么时候
开始有种群迁移,最在规模在什么时候,现在陕北人口的最终形成是怎样的?诸如此类的问题很多,而且都是大问题,都是研究的空白。21世纪西部大开发,陕北具有自然资源、地缘区位优势,也有历史、文化,特别是红色文化优势,都需要大力开发研究,这也是生长斯、成长斯,怀恋斯
,欲为故地作一些事情的子民所期望。
陕北是一个美丽而神奇的地方,尽管过去很穷,现在正处于开发之中,但我们有理由相信,不远的将来陕北会发展得越来越美丽。
2022年5月8日于西安灞河东路寓所
前一篇:《故乡的云彩》:春暖三四月
后一篇:《走过天山南北》:和田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