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教学随笔:怎样上好“名著导读”课
(2016-01-02 06:33:45)
标签:
转载 |
怎样上好“名著导读”课
1、要上好“名著导读”课,教学目标一定要明确,那就是:引领学生走进名著,走进书的海洋,享受阅读的快乐,从而达到开启心智,陶冶情操的目的,让书成为他们终生的伴侣。
2、要上好“名著导读”课,教师需再一次潜心研读著作,走进作者,了解创作背景,揣摩人物思想,探讨艺术手法,明确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等等。备课期间,除了走进文本,教师还需查阅大量的资料,下载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反复斟酌教学流程。对教师来说,只有这样才能高屋建瓴地引领学生准确走进其文其人,体会其情,真正意义上起到“导”的作用。事实上,学生听了这样的课,就像跟着导游一样,有目的、有层次、有深度地对作品人物与思想有了较全面的认识,这样课下再去读作品就会方向明确,少走弯路,领悟更深。
3、要上好“名著导读”课,教师要深入文本去研读导学,推荐给学生的不仅仅是曲折跌宕的故事情节,更多的应该是深入文本体会字里行间渗透出的韵味情感思想。所以,在课前给学生印发相关章节,提前布置学生阅读了解作品是非常必要的。课上还应该在精彩片段上做文章,师生集体赏评,挖掘文字背后的东西。
4、要上好“名著导读”课,教师所讲内容要精选,以期达到以点带面,触类旁通的目的。在短短45分钟内想告诉学生太多,只能蜻蜓点水,效果不佳。不如抓一条线,抓一个人物,关注几个章节来处理。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触动学生情感,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
5、要上好“名著导读”课,课前初探,课后延伸是必要的。我们上这种课的目的是让学生走进名著。为达到这一目地,仅凭一节导读课是不够的。要定期安排阅读任务,让学生课前初探,走入名著;聆听导读课后,带着对作品的深入理解,再次走入名著深入阅读,体悟其文、其情、其意。这样才能达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