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解读教材——《一棵小桃树》
贾平凹的散文《一棵小桃树》读后即知不仅仅是写一棵小桃树,还有自己的成长。读文本时怎样才能抓住关键?首先我们要记住题目——一棵小桃树,读时注意带着题目去读,我们在开篇就会发现作者写到:“我常常想要给我的小桃树写点文章。”这时应该马上发现是“我的小桃树”而不是“一棵小桃树”,第一个问题就出来了:为什么是“我的小桃树”?带着这个问题去读,读后就会知道,本文表面上是写一棵小桃树的成长经历,实则是写自己的成长经历。
到这儿第二个问题就出来了,作者是怀着怎样的情感在写本文。还是第一段,“是我太爱怜它吗?”抓住这句话仔细读下文就会发现,是的,作者是太爱怜它了,在行文中处处也能体现此情。“那雨却下得大了,全不是春的温柔......看我的小桃树儿在风雨里哆嗦。......枝条已经慌乱......啊,它已经老了许多呢,瘦了许多呢......可怜它年纪儿太小了,可怜它才开了第一次花儿!我再也不忍看了,我千般儿万般儿地无奈何。"这些字眼里可以看出作者对小桃树的爱怜。
最后一个问题本文的写法是什么?在理清思路是就应该成对理出,小桃树和我的成长。进一步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本文是托小桃树这个物言自己怀揣梦想、努力进取、追求幸福这个志。小桃树代表着我的希望和幸福。当初我怀着它能给“我”带来幸福的希望,让它“孕育着我的梦”而种下它,表示自己内心有美好的理想。它经历风雨其实也是自己在成长中遇到各种人生的风雨,如小桃树一般坚强挺过来,最终有一些收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