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工科跨考视传,3个月成功考研经验分享

(2016-11-23 14:30:19)
标签:

北京服装学院考研

美然清美视传考研

视觉传达考研

视觉传达考研辅导

北京服装学院视觉传达

分类: 视觉传达考研经验分享

考研经验分享----熊学长

   私以为考研是一件比较因人而异的事,不像高考,每个人能力不同,考试科目不同,目的也不一样。所以我在这里分享的考研经验,也只能代表我个人的一些想法,可以给学弟学妹们做一些参考,与此同时也希望能给现在兴许尚迷茫的你们多少拨开一些迷雾。

   先介绍一下我的个人情况,方便你们对比参考。我是很早就有考研的念头,却一直纠结于是否工作会更好,直到九月底才下定决心。但对于考研的方向很早就想得比较清楚了,于是做好要考研的决定第二天就报了考研集训。大家都知道十月才准备时间上相对来说是比较紧张的,而且我是工科生跨考艺术,好像一到集训班我就后悔了,甚至做好了当炮灰的准备。特地介绍这些就是想给现在或许正怀疑自己的同学一颗定心丸:一旦做好决定就别犹豫,只要肯努力,没有谁是不可能的。

   啰嗦了一堆,下面我会从考研计划、心得、误区和情感四方面具体给出一些意见。站在我当时备考的角度,希望尽量提供给你们有用的信息。

 

一、考研计划

   你们以后背书肯定会知道,设计也是一种计划。对于想考设计专业的同学,学会计划是很必要的能力。许多人考研只是一味的看书背书,没有一个系统的规划,结果花的时间精力比别人多,结果却不尽人意。首先,明确自己的优缺点。如果你是手绘好英语差可能就要花多一点时间在英语上了。不要看到别人都在练手绘你也盲从去跟着练。时间很珍贵,每一笔都要用在刀刃上,你要知道你花的这些时间会带给你多少收获,权衡利弊,做出最好的安排。其次,制定清晰的时间表。所谓清晰就是要精确到几点几分起床、吃饭、睡觉。这样会给自己一个比较紧迫的心理状态,能大大提高学习效率且充分利用时间。最后,除了每天的时间安排,在大的时间段上也要有合理分布。比如大部分人会把政治留在最后两个月集中冲刺,因为最后考题实时性比较强。相对的像英语这种基础性比较强的科目就要很早就着手准备了,背单词练语法多早都不算早。

 

二、考研心得

   心得这种东西,往往比较抽象,我下面会分科目介绍,争取具体全面说明。

1、英语

   上面也说过英语是基础性比较强的科目,前期积累很重要。基础比较好的同学,以过六级为划分吧,每天抽一两个小时背背单词,到最后几个月开始做真题,最后一个月集中练习作文。没过六级的平时就得多花点时间,除了单词语法,还要有针对的做题。开始不用做真题,拿四六级题目练手,最好考前顺便把六级过了。也可以考虑报个英语班。毕竟考研英语还是比六级难一点点的。

2、政治

  政治是拉分不大的科目,同时也是最快能提高的科目。政治参考书又厚又多,一开始看不太懂,真题错误率过半,不用焦虑,慢慢来,只要用心归纳总结,你会在短时间看到自己飞速的进步。对于政治想拿高分的同学可以考虑报班,但一般不建议。自己学习的话,可以购买肖秀荣的系列书(他的押题率最高),每年大概从三月开始会陆续出版,可以按他的进度来。也可以不用每本都买,根据自己的个人情况。我当时时间紧迫,所以就买了从十月份开始的,还买了一些任汝芬的书,最后押题书可以多买几本。

3、理论

   我已经陆续接收到一些学弟学妹发表理论很难之类的言论,对此有点诧异。因为初试科目的理论考题基本比较死,知识点都在书上,而且可以在历年真题中找到一些出题规律。这也就是说,只要好好吃透两本理论书,这门考试基本是没有问题的。那么怎样做到吃透书本呢?我知道有些同学对于看书背书比较抗拒,而有些同学擅于阅读并归纳总结观点。无论你是哪种,喜欢理论或讨厌也好,请不要带着情感色彩来学习设计理论。什么意思,讨厌理论的同学会排斥甚至放弃,抱着考个基本分就行的心态;而喜欢理论的同学往往在学习时容易出现先入为主的现象,产生太主观的看法,考试时所有知识点都还是要按书本知识点来,无论你赞同与否。另喜欢理论的同学容易产生自己已经掌握所有知识点的错觉(比如我),只要你没熟到背下整本书都不算熟。

   具体的学习方法上,我要特别提到理论课。我当时参加的是国庆十天集训,安排到理论的课只有两天。然而正是这两天,在学姐的帮助下我从对理论一无所知到基本了解概论书重点及史论书脉络。这一点很重要,如果没有学姐的帮助我可能会花十天半月来熟悉书本,也不可能很快做出具体的日程表安排。

   安排好学习日程表之后,你要做的就是严格遵守,当然在过程中可以适当修正。《设计概论》这本书学姐帮我画出了所有的重点,笔记中也有大部分,但千万不能因为这样就掉以轻心,觉得照本宣科背就行。一是这样背效率并不高,二来大家也知道不能完全相信重点对付期末考试或许凑合,考研的话最好还是做到百密无疏吧。你要做的就是拿起笔记本,认认真真参照重点、笔记和课后习题自己总结归纳一遍书本,该动笔的千万不能偷懒(我当时整整做了两个笔记本笔记,还被笑话太傻)。《世界设计史》这本书学习起来跟概论有所不同,它的知识点是呈线状分布的,而不像概论是片状。线状分布就要求同学们对整个宏观脉络有清晰的掌握。举个例子,脉络就像人的骨骼,一点不清晰或偏差都会造成骨骼畸形。骨头长好后,再根据书里的细节为骨骼填充血肉。不同的组织器官有不同的线索,可以从不同角度来总结。比如从人物角度、具体设计实例角度、设计风格变化角度、设计理念变迁角度等做出归纳总结。

4、手绘

   我是工科生出身,没有系统学习过画画,只是凭借兴趣爱好偶作涂鸦。我当时就意识到从正面与艺术生PK是没什么胜算的。这里我给出的意见可能比较投机取巧一点,建议大家有时间还是要好好练习手绘的。

   我的方法就是首先恶补一遍手绘知识,对考试内容有了基本了解。我们知道考试只是一种抽样调查的考察方法,偶然性也比较高。这就要求你对考试趋势有较清楚的认识,同时对自身能力也要有清楚的认识。对考试趋势的认识有助你准备时做到主次分明,比如什么样的画是能以偏概全的,无论考包装、海报还是VI也好都能有所应用。对自身能力的认识有助于你做出冷静决断。不少同学在临摹阶段一味的求好,对自己要求过高,结果考试时要么不知所措要么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临摹作品要聪明,什么样的作品是讨巧的,即既有新意又比较容易完成的。这需要同学们多浏览一些设计作品集,比如每年世界各地区的设计获奖作品集合或各种设计网站。这里推荐国内的视觉中国花瓣网”“优设网等等,也可以问问从事设计行业的人。

   收集足够素材之后要做的就是勤练习,不能眼高手低觉得自己差不多了,要知道你每多画一张就意味着考试时你多一项选择,不断扩充你的储备库。

 

三、考研误区

   虽然我没有什么资格对同学们的选择做评论,但还是希望同学们清楚自己考研是为了什么。如果只是为了学历可能你在备考过程中更容易出现力不从心的感觉,而真正想通过研究生对设计有更进一步学习的同学,动力可能比较持久,学习起来效率也会更高。但即便如此,还是有一些误区是希望同学们避免的。

   以我和对周围同学的观察为例。考研过程中最大的误区在于对自己所从事的事情觉悟不够。这就导致一些同学从开始准备到最后考试整个人的状态都是忐忑不安的,或者干脆得过且过,不加思考地完成每日例行任务。真正好的备考状态是,你清清楚楚知道自己干的事情是为了什么,每天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欠缺,然后你整个人的状态应该是充实的,每天都是带着好心情上床睡觉的。但偶尔的焦虑是正常的。误区二在于不能持之以恒。我见过很多同学开始干劲满满,每天朝六晚零,一段时间之后投入时间有所打折,效率也不如从前。这里要说的一个问题是坚持,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是,很多同学跟别人攀比,一开始就制定很严格的时间计划,到后来不仅完成不了又会对自己产生怀疑。时间不能一味求长,适合自己很重要,做到每天保证最高效率的学习。可能提前一小时睡觉,不仅让身体得到较好的休息,就效率来说可能还比多用那一小时的人高。当然对自己严格要求是必须的,在这个基础上做出聪明的安排。还有一个误区就是过分听信别人的建议,或名师或学长学姐(当然也包括我这篇文章哈哈)。开篇就说过考研是比较因人而异的,你要对自己有较明智的认知,尽量做到掌控全局,胸有成竹。

 

四、考研情感

   这个其实在上面的文章中已经有所提及。考研是一场漫长又辛苦的旅途,据我观察,最后考上的人反而没有了预期的兴奋,大都是感叹不容易或感慨辛苦终于有了回报。当然我也目睹了初试复试中落榜的伙伴,可以感受到他们的难过,同时我自己也对好朋友的落榜也感到无限惋惜。在这里要说的就是同学们除了在备考过程中满怀信心以外,还要对结果做最坏的打算。不能期望太高,结果超出自己所能接受的范围,不过相信大家都是成熟的成年人了,应该不会出现这方面的问题。再一个在备考过程中万一出现过于焦虑的情况,这时候不能把自己逼太紧,停下来与家人朋友打个电话,出去散散步吃点好吃的。看电影逛街玩游戏什么的就算了,毕竟会分心,保持一个高度集中的学习状态很重要。

   最后,预祝看到这篇文章的你们金榜题名,这样我辛苦码字也算有点意义哈哈,也希望明年来写这篇文章的就是你了!

                                                                                                                          转载自网络


美然清美考研:http://blog.sina.com.cn/hysqingmeikaoyan

美然清美,艺术设计考研领导者!

2017年考研交流群:474220632

QQ  咨询:1758519852,705192583

咨询热线:010-57289056  18810680985


微信咨询:175851985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