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3/mw690/004lhOtnzy6RjcuRIcOc2&690
终于等到了这一天。早上醒来的那一刻才真正开始坦然,明白了为什么未知的等待是最为恐怖的。
光鲜亮丽的着装倒是不必有了,毕竟又不是去赴约会。我拒绝了妈妈的这一个要求,很平静地跟着自己的父母出了家门。
已经很久没有跟父母一起出过门了,我在想,如果不是去处理这样的事情那么我们一定是开心的。
我用很少的语言回答着法官及对方律师所问的问题,然后低着头听纽纽、孙燃及被抓找回来的王明的说辞,他们很友好地将所有的责任推脱到我的身上,像我所想的那样,也不像我所想的那样。我以为他们只是会实话实说,如果是这样我丝毫没有觉得他们有什么过错,只是他们口径一致的添油加醋及编造,开始让我质疑自己固执的信仰得到的回报却是这样的无厘头。
在他们说话的时候,我仔细地看着他们每个人的眼睛,那里面没有漾出丝毫的为难或是心虚,他们顺畅地诉说着自己的委屈和一切针对我的污蔑。他们为我凭空添造了一些我没有的罪责,而这样那样的捏造很有可能会使我获得新的罪责亦或是罪加一等。我抬眼看看那些有着同样脸孔的法官、陪审员,又回想起刚进法院等待开庭时看到的一个即将被执行死刑的带着沉重镣铐的死刑犯哭喊着想要吃一碗面的画面,心里才开始觉察到自己的处境是这样的艰难,自己的未来也许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出卖而改变轨迹。直到这一刻,我开始明白自己苦苦追求的所有东西都是虚无的,我在乎的一切东西在别人眼里也会是那样的没有价值。
我没有申辩,也没有想要申辩。语言在我看来是可以用来形容可以形容得来的情绪或是委屈的,所以我暂时失去了使用语言的能力,我只是想在最后的一刻依旧坚持自己的信仰,我不想失信于他人,即便是在此刻,即便别人觉得我愚蠢得可笑。
吉娜,再做一次自己,就这一次,最后一次!
我咬着牙不断在心里重复这句话,直到我听到宣判——作为主犯的我被受到了一年有期徒刑,缓期一年执行的责罚。
至于他们,我的那些朋友们,即便我有过错,事到如今我也没有丝毫对不住你们的地方了。如果你们的出卖、推脱、夸张、虚构能为你们省去不少责罚,那么我心甘情愿保持沉默。
那就这样结束吧?即便我不甘愿我们变成现在这样,即便我不甘愿看着我最后的坚守变为虚渺的幻境,即便我对人生所有的逆境抱有极大的勇气,即便我相信世间有那么多的美好而我只是碰巧遇到很多不幸而已,即便我还有那么多可望而不可及的愿望,即便我还有那么多未曾实践的梦想,即便我还有那么多我舍不下的人……
可是,即便有那么多的即便,我始终是一个人在诉说我的人生,无论是消极的还是暴躁的,无论是充满期待的还是无力的绝望的,那么到此,我只想一个人慢慢地消失,去一个地方感受无尽的宁静,在那里我应该没有烦恼,也不用纠结任何感情及无法得到的爱恋,因为那里,只有我一个人。
我关好我房间的门,深深地凝望着少有的蓝天,将那样的纯净的蓝色圈入眼眶,然后闭起眼睛,用刀狠狠地割伤左手手腕……
身体中有些东西在静静地流失,那是灵魂吗?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自己最后的记忆中,只有那一抹蓝色。
THE
END
http://s15/mw690/004lhOtnzy6RjcszkGW1e&690
用言辞无法表述的青春疼痛,在成长的路途中变得越发沉重。小说中的女孩儿与《麦田里的守望者》、《发条橙》中的主人公的成长经历相似,童年的阴影造就了她叛逆的个性,她寂寞地成长,用所有的极端手段引起别人的注意,用特殊的方式保护着自己。她用她的理解诠释她遇到的情感纠葛:亲情、友情及爱情,在沉重的伤痛中承受着出卖、背叛及漠然。一个女孩儿,一个“80后”女孩儿沉痛的成长故事,带你走入她的心灵深处,重温那一年再也回不去的18岁——这是我22岁时创作完成的一本尝试性作品,也是作为大学毕业礼送给自己的类似于自传体的记录型小说。曾一直在起点中文网上连载,现将它不做修改地放在博客里,它应该不是一部好的小说,但是我只用它作为“怀念曾经”的文字记录稿,原生态地对还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小朋友们以示警戒,让像我一样早已不青涩的大朋友们怀念自己遗失的叛逆时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