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7/mw690/004lhOtnzy6PJZiePGKf6&690
检察院也对我进行了一次信息核对,不过跟我对话的是一个和蔼可亲的阿姨,她微笑着问了我一些在我看来无关紧要的问题,比如这几份笔录是否真实地记载了我所犯下的错误,公安机关有没有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对我进行恐吓、威胁及身体上的伤害之类的问题。我或点头或摇头地回答她,间断地说着是或者不是这样的简单字词。
她挂着例行公事的微笑,我面无表情地配合着她的例行公事;在例行公事的检验完成后,她恢复了面无表情的表情,我站在一旁面无表情地微笑。
我知道,事到如今已经完全没有挽回的余地了。
“你小姨说她已经帮你打点好了一些法院的人,审判的时候多少能判轻一点。”回家后妈妈这样对我说。
“哦。”
“你这个孩子啊,打小心里就有主意,性格也倔强,认定的事儿不管别人怎么劝都没有用。这次的事儿也是这样,早都告诉你不要讲义气,你就是不听!你知不知道,现在所有的指控都只针对你一个人,你说怎么办?”妈妈叹了口气接着说,“咱们家既没钱也没本事,你小姨多少认识一些人,给你铺了铺路,其他的事儿,谁都没法帮你。”妈妈哀怨地看了我一眼,那眼神透着无限的忧伤与某些被掩盖着的期望。
“哦。”
爸爸开始了他略显粗暴的演讲。当然是在声讨我,在表达对我的不满,以前的、现在的,我无声地听着,似乎觉得他说得对,又似乎觉得不理解他在说些什么。
我知道,这一次,他们对我失望透顶。
其实,我对自己也很失望,而且不仅仅只有这一次。
http://s14/mw690/004lhOtnzy6PJZermK9ad&690
用言辞无法表述的青春疼痛,在成长的路途中变得越发沉重。小说中的女孩儿与《麦田里的守望者》、《发条橙》中的主人公的成长经历相似,童年的阴影造就了她叛逆的个性,她寂寞地成长,用所有的极端手段引起别人的注意,用特殊的方式保护着自己。她用她的理解诠释她遇到的情感纠葛:亲情、友情及爱情,在沉重的伤痛中承受着出卖、背叛及漠然。一个女孩儿,一个“80后”女孩儿沉痛的成长故事,带你走入她的心灵深处,重温那一年再也回不去的18岁——这是我22岁时创作完成的一本尝试性作品,也是作为大学毕业礼送给自己的类似于自传体的记录型小说。曾一直在起点中文网上连载,现将它不做修改地放在博客里,它应该不是一部好的小说,但是我只用它作为“怀念曾经”的文字记录稿,原生态地对还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小朋友们以示警戒,让像我一样早已不青涩的大朋友们怀念自己遗失的叛逆时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