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北平》教学设计(史晓洁)

(2014-04-14 22:36:52)
标签:

教育

《想北平》教学设计

初阳学院文科111班 史晓洁 11980114

一、文本分析

  《想北平》选自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第三专题“月是故乡明”中“漂泊的旅人”板块。本文的内容是:抒发作者对故乡北平的想念,也就是课文的标题——想北平。本文的特点是选择平民化的内容——“五多”:静儿多、空儿多、花多、菜多、果子多;运用平民化的语言——平实不花俏、口语不呆板、亲切不严肃;表达平民化的情感——对故乡北平真挚的、想说又说不出的、不兼容的、排他的爱恋和想念。

二、学生分析

学生需要从中学到的是:选择个性化内容,运用个性化语言,表达个性化情感的散文写作技巧,提高语文素养。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应的学习基础:在认知上,学生对散文的内容选择、语言运用和情感表达等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在情感上,学生对故乡和思乡之情已经有一定的认识和体会。学生需要采用的学习方法是:诵读涵咏法、入情体验法和自主探究法等多种自主学习的方法。

三、目标阐述

(一)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能说出内容选择的特点和方法;

2)能阐述语言运用的特点和方法;

(3)能解释对比手法的运用和效果。

2.过程与方法

(1)能在分析本文语言特色的过程中运用诵读和探究的方法;

(2)能在体会作者思乡情感的过程中运用想象和体验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感受作者对故乡北平真挚的爱恋和真切的思念;

2)能体会作者对故乡自然生态美的欣赏和偏爱。

(二)教学重点

能说出内容选择的特点和方法。

(三)教学难点

能阐述语言运用的特点和效果。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提问法、点拨法等服从于学生学习需要的方法。

四、过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走进“北平”

中国人是有着家乡情结的人,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等都是家人团聚的节日。在外的游子夜深人静的时候总会想起家乡的花、家乡的草、家乡的水,月是故乡明。

北平,是北京人的执念。我们现在想到的北京是一个繁华、忙碌的城市,而在地道的老北京人老舍眼里,北平有着另一副面孔。今天,我们来学老舍的《想北平》。

(设计意图: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自然导入对新课《想北平》的学习。)

(二)初读体验,感知“北平”

学生以各自习惯的方式自主诵读全文,可以是有声的朗读,也可以是无声的默读,然后用一句话在学习纸上写下自己的初读感受。
要求:真诚、细腻、个性化(三个要求逐级提升)
时间:5分钟

教师随机请2-3名同学说说自己的初读感受。

教师也说说自己的看法:作者主要是在课文的第四段到第六段对北平进行了具体描写。在第四段他写“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并怀念自己“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蜻蜓或苇叶上的嫩蜻蜓”,作者直接指出北平是动中有静,热闹又不失安逸的。在第五段中,作者写了北平的布置,“最小的胡同里的房子也有院子与树,最空旷的地方也离买卖街与住宅区不远”,正是因为北平“处处设备得完全”又“处处有空儿”的特点,让作者喜爱北平,并觉得巴黎、伦敦、罗马比起北平都还差点。在第六段中,作者写了北平的花、菜和果子,直接指出“花多菜多果子多”的特点。并进一步描述北平的“草花儿”便宜,并且家家都有,又感概蔬菜和果子的新鲜,甚至有着“诗一般的美丽”。
    因此,由作者在文中提到的“花多菜多果子多”中得到启发,我们可以将作者选择的内容特点概括为“五多”,分别是静儿多、空儿多、花多、菜多、果子多。同时,进一步来说,这些内容还具有一个共同特征:平民化。这些内容都是受到作者本人的主观意识和情感影响的,都是作者所知道的的。非常贴近北平人民的生活的,是老舍通过自己的审美眼光看到的他自己的北平。就像老舍在文章第一段说得那样“我所知道的那点只是‘我的北平’,而我的北平大概等于牛的一毛”。
   (设计意图:通过诵读让学生初步了解文章内容,并掌握作者取材方面的特点和作用,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三)二读语言,了解“北平”

学生默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思考这些语言有什么样的特点,以及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并在课文里面进行标注,要求特点概括简洁、准确、全面,效果分析准确、深刻。
    然后,以小组为单位,相互分享,相互点评,形成最佳答案,并派小组代表回答,教师适当进行点评和补充。时间15分钟左右。
    教师随说说自己的看法以及总结:作者既然选择了平民化的内容,那么语言上也自然而然是具有平民化的特点的。老舍的许多文章也具有这样的特点,有人评价说:“他(老舍)的小说是能够朗读的,是叫人听得进去,听得懂的。不仅仅是知识分子能懂,学生能懂,是一般的老百姓、老大妈、老大爷也能懂的语言。”具体到《想北平》这篇课文来看的话,语言的特点有三个:平实不花哨,口语不呆板,亲切不严肃。
    例如,在全篇当中,作者要表达自己对北平的热爱,他只是不断的重复“我真爱北平”、“我的每一个思念中都有个北平”、“我心中有个北平”等等的句子,并没有用过多华丽的辞藻来修饰这份感情,然而正是从这种平实不花哨的语言中读者感受到了浓浓的真情。
    又如,作者在描写北平的“草花儿”时,没有去写那些花儿的美艳和多姿,而是简单的一句“墙上的牵牛花,墙根的靠山竹与草茉莉,省钱省事而且会招来翩翩的蝴蝶”。这种北平市民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我们觉得亲切,一点也不严肃高深。“省钱省事”等词让人感觉作者好像在与读者闲聊家常而已。
    也正是在这种平民化的语言中,让我们感觉到了作者与北平的亲近,北平的的确确是在作者心中的。同学们在描写家乡或者表达情感时,也不一定要用上非常华丽的辞藻,可以学学老舍的语言风格,有时候于平实中更能显出真情来。
    在这之后,要求全班带感情地齐读文章第四到第六自然段,来再次感受作者老舍深厚的白话文功底。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主品味作者语言,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培养良好的语感。)

 

(四)三读情感,体会“北平”

 学生再次浏览全文,思考作者选择平民化的内容,运用平民化的语言,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在文章又是如何具体表现的,并在练习本上写下关键词句。
    之后,再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相互补充,得出最佳答案,派代表来回答,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时间15分钟左右。
    教师随之明确:不论从文章的题目、开头还是结尾,我们都已经可以轻易地了解到《想北平》这篇课文主要表达了“想北平”的思想感情,即对故乡北平的想念和热爱。在文章中的具体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作者对北平的爱是想说而说不出的,文章中有许多这样的句子。这种爱近乎于作者对母亲的爱。作者说:“我爱我的母亲,怎样爱?我说不出。”又如在第二段结尾作者写道:我的每一个思念中有个北平,只是说不出而已;第二,作者对于北平的爱是排他性的。作者在文中直接说:“我不能爱上海与天津,因为我心中有个北平。”同时,作者在第四段又拿巴黎与北平进行了比较,认为北平复杂又有边际,动中有静,同时人为之中显出自然,“巴黎比起北平来还差点”;第三,作者对于北平的爱不是具体的什么“枝枝节节”,而是“整个与我的心灵相粘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作者甚至说:“真愿成为诗人,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
    在这之后,趁势介绍作者老舍的资料以及写作背景,深化学生的学习,提升认识,也使得对作者的学习更为自然,深刻。(PPT呈现)
    《想北平》这篇散文写于1936年,当时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的侵略,“何梅协定”已经签订,华北危急,北平危急。作为一个爱国家爱故乡的知识分子,老舍当时不在北平。因此老舍思念家乡之情更为强烈,忧虑家乡之心更加迫切。作者在文章最后提到的“要落泪了”不仅仅饱含对家乡的思念,更有一种深深的忧虑。
    (设计意图:学生从文章具体语句中区分析作者感情,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

(五)四读技巧,深究“北平”

学生自主进行整篇文章写作技巧的总结,并结合具体例子来进行分析。要求准确、深刻。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相互交流,相互补充,得出最佳的答案,请小组代表发言回答。时间15分钟左右。
    教师进行补充明确:作者在内容选择、语言运用和情感表达上都有着自己的写作技巧。对于《想北平》这篇课文,可以用“平民化”来概括作者的写作技巧,分别是:1.平民化的内容选择。作者的身份和经历使得他接触到的就是一些平民化的事物,这些事物是他最熟悉的,他也没办法去写北平的风景名胜,北平的热闹和拥挤,以及北平的“书多文物多”。同时,作者就是要通过这些平民化细节化的事物去表达他对北平的思念和热爱,于平实处见真情,正是老舍这篇散文的一大亮点。比如第六段写北平的“草花儿”很便宜,而且家家有院子,可以花不多的钱而种一院子的花。花儿也是极其普通的,类似牵牛、靠山竹和草茉莉,省钱省事而且能招来翩翩的蝴蝶。选取自己熟悉的平民化材料来写北平,这样写的好处是让北平显得亲近可近,同时充满了生活气息。2.平民化的语言。作者运用老百姓的口头语言来写作。文章中处处都是平民化的语言,不要说叙述,连描写也是。例如,作者在第六段中写道,北平的蔬菜“大多数是直接由城外担来松到家门口的”。一个“担”字通俗易懂,读到时眼前仿佛能看到那些菜农挑着满担的蔬菜挨家挨户地叫卖,如果有人要,就随地做起买卖来的场景。这些平民化的语言平白中显出亲切,通俗中显出生活味。这也是老舍写文的追求。3.平民化的比较。作者在表达自己对北平的想念和热爱时,拿它与伦敦、巴黎、罗马与君士坦丁堡来比较;在第二段还将自己对北平的爱与母亲的爱进行类似型的比较。这些比较是排他性的,也是平民化的。这样写能充分显示北平平民化的特点,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这之后,布置家庭作业,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内容是:自取题材,模仿课文第四自然段的从“巴黎,据我看,还太热闹”到“在北平,有温和的香片茶就够了”这一部分,来写一个小段落,三百字左右。
   ( 设计意图:让学生资助总结写作技巧,有利于他们将学到的写作技巧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同时也锻炼了归纳总结的能力。)

(六)总结提升,收获“北平”

    生对自己的学习收获进行总结,并写在练习本上,要求准确、全面、深刻。时间5分钟左右。
    教师随机抽取几位同学来讲一讲自己的收获,教师及时进行补充和点评。
    教师进行全面总结:作者在《想北平》中选择平民化的内容“五多”——静儿多、空儿多、花多、菜多、果子多,运用平民化的语言——平实的不花俏的、口语化的不呆板的、平易亲切的不严肃的,来表达平民化的情感——对故乡北平真挚的、想说又说不出的、排他性的爱恋和想念。这样巧妙而又高超的写作手法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同时,作者真挚的对家乡的热爱和想念也是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体会的。
    这篇文章也告诉我们在写作时,不一定要有多么华丽的辞藻和精致的内容,要学会选择自己熟悉的、有感触的内容进行描写,只有这样文章才会具有真情实感,才会打动他人。同时,也要学会欣赏类似的文章,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自我总结的能力,同时帮助教师和学生共同查漏补缺。)

五、板书设计

http://s8/mw690/004lhguUgy6J1YAVRCDe7&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