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北平》教学设计(张诗雨)

(2014-04-14 09:11:54)
标签:

教育

《想北平》教学设计

汉语言文学(初阳) 11980129 张诗雨

一、文本分析

    本文选自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月是故乡明”专题中的第一板块“漂泊的旅人”。本文的内容是抒发了作者对故乡北平的思念。本文的特点是选择平民化的内容——五多:静儿多、空儿多、花多、菜多、果子多;运用平民化的语言——平实的不花俏的、口语的不呆板的、平易亲切的不严肃的;表达平民化的情感——对故乡北平真挚的、想说又说不出的、排他性的、不兼容的爱恋和想念。

 

二、学生分析

    学生需要从中学到的是选择个性化内容、运用个性化语言、表达个性化情感的散文写作技巧,提高语文素养。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应的学习基础:首先,在认知上,学生已经对散文的内容选择、语言运用和情感表达等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掌握;在情感上,学生对故乡和思乡之情已经有一定的认识和体会。学生需要采用的学习方法是诵读涵咏法、入情体验法等多种自主学习的方法。

 

三、目标阐述

(一)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能说出内容选择的特点和方法;

2)能阐述语言运用的特点和效果。

2.过程与方法

1)能在分析本文语言特色的过程中运用诵读和探究的方法;

2)能在体会作者思乡情感的过程中运用想象和体验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感受作者对故乡北平真挚的爱恋和真切的思念;

2)能体会作者对故乡自然生态美的欣赏和偏爱。

(二)教学重点

能说出内容选择的特点和方法。

(三)教学难点

能阐述语言运用的特点和效果。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提问法、点拨法等服从于学生学习需要的方法。

 

四、过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走近“北平”

1.提问学生:如果让你来写家乡,你会从哪几个角度来写?(要求:在白纸上列提纲,小组成员交流)

2. 北平是许多著名作家生活和学习过的地方,它独特浓郁的文化气息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大家在预习了老舍先生的《想北平》之后,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梁实秋先生的《北平的街道》和郁达夫先生的《故都的秋》,来感受一下他们描写北平的不同角度。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自身角度引入课文,激发学生兴趣,走进老舍的散文。

 

(二)初读课文,感知“北平”

    学生以各自习惯或喜欢的方式自主诵读全文,可以是有声的朗读,也可以是无声的默读,然后概括文章内容,说说本文选择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有什么总的个性化特征?。

要求:简洁、准确、全面(三个要求逐级提升)

时间:8分钟左右

教师也说说自己的想法——

作者在第一段说:“我所知道的那点只是‘我的北平’”,可见散文所选择的内容是自己所知道的、与自己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主要有“五多”:静儿多、空儿多、花多、菜多、果子多。

设计意图:教师不在学生没有接触课文前就单向灌输,而是让学生在诵读中对文本产生自己的感受。通过表达感受,提高学生纤细的感受力。

 

(三)再读课文,品味“北平”

    学生自主诵读课文中自己喜欢的片段,并思考该片段在语言上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包括:作者在写文章内容的时候,运用了哪些语言?这些语言有哪些特点?又有什么总的个性化特征?先写在学习纸上。

要求:简洁、准确、全面(三个要求逐级提升)

时间:8分钟左右

小组互相交流自己的见解,进行自评和互评。选出小组中说得好的跟全班分享。

教师也随机说说自己的研习心得——

本文在写北平“五多”内容时,语言特点有三个:平实不花哨,口语不呆板,亲切不严肃。如:

1.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地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

2.(果子)进了城还带着一层白霜儿,美国包着纸的橘子遇到北平带霜儿的玉李,还不愧杀!

这些语言都非常个性化,换一个词,可以用“平民化”。纵观老舍散文,其语言已达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境界,使人读其文如沐清风。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赏析和合作赏析两个环节,让学生层层深入课文的语言,发现它的特色,体会它的精妙。

 

(四)三读课文,体悟“北平”

学生自由默读课文,思考:本文表达了什么情感?在文中是怎样表现的?边研习边在学习纸上写下关键词句。

要求:感情概括简洁、全面;特征分析准确、深刻。

时间:8分钟左右

小组互相交流自己的见解,进行自评和互评。小组形成最佳答案后与全班分享。

教师也随机说说自己的研习心得——

本文主要抒发了作者对北平的思念之情。这份情感态度,在文章各处都有体现,如:标题为“想北平”;文中出现了“真爱”、“真愿”、“真想”,对象都是北平的事物;结尾也直抒胸臆:“真想念北平呀!”

而文章也体现了这份情感的个性化。第一,作者认为爱北平的感情是想说而说不出的,像爱自己的母亲;第二,爱北平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黏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第三,爱北平是排他性的,不能爱上海与天津,不能爱巴黎或伦敦。文章的个性,不仅体现在语言表达上,也体现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

设计意图:“语言是思想的载体。”在语言赏析的基础上,去体会文字背后的情感,从而实现“文本、作者、读者”的三方交流。

 

(五)总结学习,回味“北平”

    学生快速回顾课文,积累文中语言优美、情感优美的语段。最后用一句话总结学习收获或启示。

要求:总结收获准确、全面;总结启示深刻、独到。

时间:5分钟左右。

教师也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说一说自己的收获,继续促进学生的学习——

让我们记住老舍这样平民化的语言和细腻而热烈的情感,借此提升自己美的语感和情感,流入我们内心,积淀成我们美好的语文素养。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总结,检验其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对整个课堂进行一次形成性评价;教师也说说自己的观点,从而实现师生双方的阅读交流。

 

(六)学习写作,拓展“北平”

    在看完这篇文章之后,我们总结出最大的两个特点:对比和“以小见大”。我们来学习这两种写作方法试着写写自己身边的事物。(这个环节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我们学习老舍语言的平民意识,写文章表达感情时,不一定要选择雄伟壮观的景物和轰轰烈烈的事情,只要我们的情感是真实的,是浓厚的,普通的小事情同样也能打动人心,即便是瓜果蔬菜只要赋予情感照样能写得生动。

    运用这两种手法写写你的身边你喜爱的东西,要投入情感,写得细致入微。字数不限,内容不限。

 

 

五、板书设计

http://s7/bmiddle/004lhguUgy6I5MrtYsCe6&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