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效群文阅读的选文与整合策略

(2015-05-28 21:56:28)
标签:

育儿

分类: 原创论文

“学生的阅读量开始增加,虽然教师还是习惯于单篇课文的教学,但随着统整课程概念的推广,教师也开始尝试群文的阅读教学活动,结合教材及课外读物,针对相同的议题,进行多文本的阅读教学。”(赵镜中)

所谓“群文阅读”,即师生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师生围绕议题进行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在传统语文课堂上,一篇课文要讲几节课,老师反复地去学习生字生词、归纳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让不少学生感到索然无味。而群文阅读课一堂课就要跟孩子们讲五六篇文章,老师说得并不多,大部分时间都留给学生去阅读,然 后老师以提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回答。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去发现,在阅读中学会阅读。

有效群文阅读要先解决“教什么”的问题,那么如何对内容进行选择与整合呢?笔者试对此阐述一二。

一、从学生兴趣的角度进行选择与整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特别是低年级的群文阅读更要以兴趣为先,要让孩子喜欢读、喜欢看。只要是孩子兴趣所在,所有适合儿童阅读的都可以读;也不只是读连续性文本,纸介读物,还有非连续性文本,视像语言材料都可以作为群文阅读的内容考虑

比如,常丽华老师进行的“农历的天空下”诗词群文阅读。她以“二十四节气”为线索,从冬至开始,跨越四、五两个年级,学生根据四季的变化学习相应诗词。因为学生对四季变化的熟知,一开始就能激发起他们对诗文学习的“兴奋度”,所以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再如,我校教研室组织的“名师博雅课堂”群文阅读专题中,陈老师执教一年级的群文阅读课,她选取了《棉花姑娘》和《谁来帮我松松土》这两篇童话作为教学内容,告诉孩子们里面出现了小蚯蚓、七星瓢虫、蚜虫等等小动物,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二、从文章结构化角度进行选择与整合

结构化意味着文章组合的“线索”更丰富、更加多角度、多面向。现行的教学,组文的线索偏重人文,例如,三年级教材中对父母的爱,对未来科技发展的希冀、对四季的歌颂……上次聆听一位特级教师的讲座,这位老师告诉我们把老舍文章放在一起,是以“作者”为线索;把神话放在一起,是以“体裁”为线索;把友情类文章放在一起,是以“人文主题”为线索;把“反复结构”的故事放在一起,是以“表达形式”为线索;把一组同一主张的文章放在一起,是以“观点”为线索……我们发现“线索”的丰富性远远超出了想象,它考验着编选者的视野、眼光、智慧和对阅读教学的理解。

蒋军晶老师有一节研究课《创世神话》。课上,他让学生读了7篇文章:一篇科普文《关于宇宙大爆炸》和六篇神话《诸神创世》、《淤能棋吕岛》、《盘古开天地》、《始祖大梵天》《阿胡拉马兹达》、《巨人伊密尔》。学生发现了许多神话的“秘密”,发现了神话的“母题”,比如“宇宙卵”的母题、“英雄创世”的母题和“垂死生化”的母题。上完课后,蒋老师深有感触地说:“孩子们始终处于一种自发的探索与发现之中,讨论是那样积极而热烈。我感觉这是一种深入浅出、适可而止的境界,这是群文阅读带来的。”

又如,一教师进行的红色经典群书阅读,选取了二十一世纪出版社推出的“时代楷模”和“革命先驱”两个系列,共二十本书作为群书阅读的内容。在教学上,采用三级阶梯视图,即“了解故事情节——品读英雄事迹——感悟人生哲理”,让孩子们学会鉴赏文学,走向成熟,走向社会,走向自我。

结构化的群文会传达给孩子一种明确的信息:不能只背零碎知识,而是要看到事物之间的关联。只要学会整合,那些看似散乱无序的信息便可以提升为系统化的知识。群文阅读的“结构化”就是要帮助身处“碎片化”时代中的孩子如何去学习、面对阅读的挑战。

  曹剑说:“群文阅读无限扩展了儿童的阅读空间,深度激活了儿童的阅读思维,它不仅给当前的语文教材带来了新的变革、新的生机,同时也给出版界打开了新的视窗,能为语文教学、为儿童阅读,为我们的下一代开启一个新的智慧之窗”。

  我们任重道远,但是前途一片光明。(梅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