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资治通鉴·汉纪三十五》(三)

(2020-09-04 08:56:19)
标签:

历史

文化

读《资治通鉴·汉纪三十五

 

世祖光武皇帝中之下建武十三年(丁酉)

春,正月,庚申,大司徒侯霸薨。

戊子,诏曰:“郡国献异味(地方贡献珍馐美味),其令太官勿复受(不准接受)!远方口实所以荐宗庙,自如旧制(祭祀宗庙的不在其列)”时异国有献名马者,日行千里,又进宝剑,价直百金。诏以剑赐骑士,马驾鼓车。上雅(平时)不喜听音乐,手不持珠玉,尝出猎,车驾夜还,上东门候(掌管东门)汝南郅恽拒关不开。上令从者见面于门间(从门缝看),恽曰:“火明辽远。”遂不受诏。上乃回,从东中门入。明日,恽上书谏曰:“昔文王不敢槃(音:盘,沉迷)于游田(打猎),以万民惟正之供(全心全意为民服务)。而陛下远猎山林,夜以继昼,其如社稷宗庙何!(你白天黑夜打猎,对得起国家吗)”书奏,赐恽布百匹,贬东中门候为参封尉。

半民:刘秀不喜欢音乐,也不喜欢珠玉,就打猎这么点“爱好”,也给郅恽剥夺了,但光武帝刘秀还是接受了他的意见。刘秀的“一褒一贬”,看到作为开国的最高统治者对自己的严格要求,这也是为什么黄炎培先生“周期律”所言之“其兴也勃也”的根本原因。

二月,遣捕虏将军马武屯虖沱河以备匈奴。

卢芳攻云中,久不下。其将随昱(人名)留守九原,欲胁(挟持)芳来降;芳知之,与十馀骑亡入匈奴,其众尽归随昱,昱乃诣阙降。诏拜昱五原太守,封镌胡侯。

半民:可笑卢芳竟然被部下给端了窝了。

硃祜奏:“古者人臣受封,不加王爵(不是皇族直系,不得封王)”丙辰,诏长沙王兴、真定王得、河间王邵、中山王茂皆降爵为侯。丁巳,以赵王良为赵公,太原王章为齐公,鲁王兴为鲁公。是时,宗室及绝国封侯(封国撤销,后世继承的)者凡一百三十七人。富平侯张纯,安世之四世孙也(金张藉旧业,七世珥汉貂),历王莽世,以孰谨守约(敦厚谨慎)保全前封;建武初,先来诣阙,为侯如故。于是有司奏:“列侯非宗室不宜复国。(不是刘姓宗室,不应该再恢复分封)”上曰:“张纯宿卫十有馀年,其勿废!”更封武始侯,食富平之半(减半分封)

庚午,以绍嘉公孔安为宋公(承袭孔子),承休公姬常为卫公(承袭周室)

三月,辛未,以沛郡太守韩歆为大司徒。

丙子,行大司空马成复为扬武将军(复职,不再代理)

吴汉自蜀振旅(整军)而还,至宛,诏过家上冢(经过家乡,祭祖),赐谷二万斛;夏,四月,至京师。于是大飨将士,功臣增邑更封凡三百六十五人,其外戚、恩泽封者四十五人。定封邓禹为高密侯,食四县;李通为固始侯,贾复为胶东侯,食六县;馀各有差(区别)。已殁者益封其子孙,或更封支庶(本人不在,改封后代或旁支承袭)

帝在兵间久,厌武事,且知天下疲耗,思乐息肩(渴望休养生息),自陇、蜀平后,非警急,未尝复言军旅(不是万不得已,不提军事)。皇太子尝问攻战之事,帝曰:“昔卫灵公问陈(阵,军旅之事),孔子不对(回答)。此非尔所及(这不是你该问的)”邓禹、贾复知帝偃(放下)干戈,修文德,不欲功臣拥众京师(不想功臣拥兵),乃去甲兵(交出兵权),敦儒学(勤于儒学)。帝亦思念(也是这样想的),欲完功臣爵土(保全功臣的爵位封地),不令以吏职为过(不让他们担任职务而产生过失),遂罢左、右将军官。耿弇等亦上大将军、将军印绶(交权),皆以列侯就第(回到封地),加位特进,奉朝请(必要时参加朝会)

邓禹内行淳备(品行敦厚),有子十三人,各使守一艺,修整闺门,教养子孙(整治家风,教育子孙),皆可以为后世法,资用国邑,不修产利(家中支出全由封地,不从事其他,与民争利)

贾复为人刚毅方直,多大节,既还私第,阖门养威重(关起门修身养性)。硃祜等荐(举荐)复宜为宰相,帝方以吏事责三公,故功臣并不用(三公掌权,功臣不用)。是时,列侯唯高密、固始、胶东三侯与公卿参议国家大事(只是参与讨论),恩遇甚厚(待遇丰厚)。帝虽制御(驾驭)功臣,而每能回容,宥其小失(宽容,原谅他们的小过失)。远方贡珍甘,必先遍赐诸侯(先把好处赏赐功臣),而太官无馀,故皆保其福禄,无诛谴者(功臣都得以善终)

半民:光武帝刘秀对待功臣的态度和宋太祖赵匡胤的差不多。比起刘邦、朱元璋的刚性、好杀,要柔性、温情的多。这里面既有皇帝个人性格的问题,也与他们实际面临的情况不同相关,毕竟刘邦、朱元璋掌权的过程要艰难、暴力的多,而天下动荡很久,国力贫弱至极,并没有多少富贵可以恩赏功臣们;其二,因为建国难度大,所以功臣们的能力及对军队的掌控力也要大于刘秀他们的开国勋臣;其三,刘秀诸将本身多是读书人出身,勇武不足,明智有余,而刘邦、朱元璋的功臣多是草莽出身,更多是明智不足,勇武有余,甚至许多人直接、主动挑战皇权,刘朱焉能不出手?

但不管怎样,还是赵匡胤说的透彻:“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以集权制为主要特征的中国封建社会,皇权是不可能被更多的人染指的,这和皇帝本人的品质、道德、性格无关,最多是他们采取不同的手段而已。

益州传送公孙述瞽师、郊庙乐器、葆车、舆辇,于是法物始备(把喜欢讲排场的公孙述的排场搬过来,刘秀的排场就齐备了)。时兵革既息,天下少事,文书调役,务从简寡,至乃十存一焉。

半民:开国之时,一切从简。

甲寅,以冀州牧窦融为大司空。融自以非旧臣(不是刘秀的嫡系),一旦入朝,在功臣之右(上),每召会进见,容貌辞气,卑恭已甚,帝以此愈亲厚之。融小心(小心谨慎),久不自安(不安心),数辞爵位,上疏曰:“臣融有子,朝夕教导以经艺,不令观天文,见谶记(不让他学习这些),诚欲令恭肃畏事,恂恂守道(只让他安分守己),不愿其有才能,何况乃当传以连城广土,享故诸侯王国哉(怎么能享受诸侯般的待遇)”因复请间(独自觐见)求见,帝不许。后朝罢,逡巡席后(不离开),帝知欲有让(知道他又要辞职),遂使左右传出。它日会见,迎诏融曰:“日者知公欲让职还土,故命公暑热且自便。今相见,宜论它事,勿得复言。(天太热,说点别的)”融不敢重陈请。

半民:窦融不知道,他的被任用,恰恰是因为他的谨慎小心,这其实是刘秀最需要的。

月,匈奴寇河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