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资治通鉴·汉纪五》(七)
(2018-08-05 21:13:40)
标签:
历史文化 |
读《资治通鉴·汉纪五》
(七)
太宗孝文皇帝上
元年壬戌,冬,十月,庚戌,徙琅邪王泽(刘泽)为燕王;封赵幽王子遂(刘遂)为赵王。
陈平谢病(称病请辞)。上问之,平曰:“高祖时,勃功不如臣,及诛诸吕,臣功亦不如勃,愿以右丞相让勃。”十一月,辛巳,上徙平为左丞相,太尉勃为右丞相,大将军灌婴为太尉。
半民:古人官职以右为尊,右丞相高于左丞相。这样的官职分配也算是对这次谋诛诸吕行动的总结和论功行赏。大规模的政治军事行动后,即刻论功行赏也是最好的总结和最现实和必要的安排。
诸吕所夺齐、楚故地,皆复与之。论诛诸吕功,右丞相勃以下益(增加封户)户、赐金各有差。绛侯朝罢趋出,意得甚(脸上有得意表情)。上礼之恭(皇上对他很恭敬),常目送之(目送他离开)。郎中安陵袁盎谏曰:“诸吕悖逆,大臣相与共诛之。是时丞相为太尉,本(把持着军权)兵柄,适会其成功。今丞相如有骄主(对皇上傲慢)色,陛下谦让。臣主失礼(作为大臣、作为皇帝都失礼,孔子所谓“君君臣臣”是也),窃为陛下弗取也!”后朝,上益庄(庄重严肃),丞相益畏(小心谨慎)。
半民:脸上有得意表情,这不是个好兆头,周勃也算是个老人了,走过的路,见过的世面也不算少,萧何、韩信等事也是亲身经历过的,怎么还是难掩得意呢,要么是周勃是个性情中人,武人本色,要么是前车之鉴,教训不在自己亲身,感受不到。
看来,武人出身性情中人的周勃不懂得人臣“居功”之道,偏远之地的代王对当皇帝也要有个适应过程。
十二月,诏曰:“法者,治之正也。今犯法已论,而使无罪之父母、妻子、同产坐(连坐)之,及为收帑(官奴),朕甚不取!其除收帑诸相坐律令。”
半民:犯人犯法已经受到处理,为什么还要连坐到父母、妻子、子女呢?文帝废除连坐之法,停止犯人子女收为官府奴隶,是刘恒的仁慈,也是法律制度进步、文明的表现,真的要给汉文帝记一功,此后“缇萦救父”,文帝又废除肉刑,更应该在中国法制史上给汉文帝刘恒记上一大功。
春,正月,有司(有关部门)请蚤建(尽早确立太子)太子。上曰;“朕既不德(德行不够),纵不能博求(广求)天下贤圣有德之人而禅(禅让)天下焉,而曰豫(预先)建太子,是重(加重我的德薄)吾不德也。其安之!”有司曰:“豫建太子,所以重宗庙、社稷,不忘天下也(正是为了天下、宗庙、社稷)。”上曰:“楚王(刘交),季父(小叔叔)也;吴王(二伯父之子刘濞),兄也;淮南王(刘长),弟也,岂不豫(难道不是准备了吗)哉?今不选举焉,而曰必子(从我儿子中选),人其以朕为忘贤有德者而专于子(别人会以为我有私心),非所以忧天下也!”有司固请曰:“古者殷、周有国,治安皆千馀岁,用此道(父死子继的传承制度)也。立嗣必子,所从来远(古已有之)矣。高帝平天下为太祖,子孙继嗣世世不绝,今释宜(放下好的制度)建而更选于诸侯及宗室(从诸侯宗室选),非高帝之志(不符合高祖心愿)也。更议不宜。子启最长,纯厚慈仁,请建以为太子。”上乃许之。
半民:按说刘恒这人是比较忠厚仁慈的皇帝,应该不会虚伪作假。然而他们君臣之间的这一出确实给我们的感觉显得很不真实。刘恒怎么可能境界高的要从天下人中选贤禅让,效法尧舜呢?怎么可能想着把帝位交给他小叔刘交,叔伯兄弟刘濞,或者是弟弟刘长呢。就是年龄他们也不是合适。我想主要是因为刘恒自己的继位就有点问题,他的位置不是从父亲刘邦处,不是从哥哥(嫡为长)刘盈处,而是从侄子刘盈养子刘弘处得来的。既不是父死子继,也不是兄终弟及,所以君臣之间有必要表演这出“双簧”,而且出自大臣之口,定于君权之下,把“父死子继”作为制度确定下来。这是对惠帝之后的帝位传承现实而造成的混乱来一次“制度性完善和确立”。
半民:按说文景二帝都是挺幸运的,文帝继位都知道了,汉景帝刘启也很幸运,文帝王后生的四个子女都早夭,而刘启是以皇长子而不是嫡长子身份“转正”为皇太子的。
三月,立太子母窦氏为皇后(母以子贵)。皇后,清河观津人。有弟广国,字少君,幼为人所略(掠)卖,传(转手十多次)十馀家,闻窦后立,乃上书自陈(陈情)。召见,验问,得实(考察确定),乃厚赐田宅、金钱,与兄长君家于长安。绛侯、灌将军等曰:“吾属不死,命乃且县(命悬人手)此两人。两人所出微(出自寒微),不可不为择师傅、宾客(为他们选择师傅、门客教导、规劝);又复效吕氏,大事也!”于是乃选士之有节行者(品行节操好的)与居(相处)。窦长君、少君由此为退让(谦让)君子,不敢以尊贵骄人。
半民:鉴于吕后专权,诸吕干政的历史教训,防患于未然。
诏(文帝下诏)振贷(赈济帮助)鳏(音:官,无妻)、寡(无夫)、孤(幼年无父母)、独(老而无子女)、穷困之人。又令:“八十已上,月赐(按月发放)米、肉、酒;九十已上,加赐(增加发放)帛、絮。赐物当禀鬻米(应当发放的)者,长吏(县令)阅视(亲自检查),丞(县丞)若尉(县尉)致(送物上门);不满九十,啬夫(县内属官)、令史致(送上门);二千石(郡守)遣都吏(监察人员)循行(巡视监察),不称(合格)者督(责罚督促)之。”
楚元王交薨。
夏,四月,齐、楚地震,二十九山(二十九座山同一天崩塌)同日崩,大水溃(地下水大量涌出)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