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厦门小嶝岛随笔旅游 |
分类: 游记 |
前几天相约几位朋友前往小嶝岛。开了约一个小时的车来到大嶝岛渡口,因为台风要来,风有点大,公家的船只停航,以为要白跑一趟,幸好有一家私人船只可以前往,坐了十五分钟左右,晃得头有些晕,终于到了小嶝岛。
先到小嶝岛休闲渔村用过午餐,然后一下午都在渔村度过。渔村倒有点江南水乡的风格,一座座二层楼的木屋沿湖而立,古朴而精致,有一点湘西吊脚楼的味道,只是少了些粗犷大气。但如果住在这样的木屋里,觉得生活都变得浪漫而诗意起来。湖水清幽又安静,有江南的柔情在里面轻柔的荡漾。桥的栏杆由一根根不粗不细的圆木做成,很朴拙很乡村的感觉。在湖面上骑水上自行车,划橡皮艇,好象又回到了童年,玩得又畅快又尽兴。累了坐在湖边的吊椅上,看碧水蓝天,心清目明。等到太阳西下,渔村笼罩在淡淡的霞光里,朦胧婉约,道不尽的秀丽沉静。
晚餐在一家海鲜餐馆吃的,味道很好。小嶝岛的海鲜真不赖,白灼虾,清蒸鲈鱼,香煎蟹特别新鲜。尤其爱吃那道海蛎紫菜煲和海裙菜炒蛋。紫菜是海水紫菜,和平时在超市买的紫菜不同,有清甜的感觉,海蛎很小,很有嚼劲。海裙菜是第一次吃,外形有点象海带,口感清爽滑嫩。老板在地里现摘的地瓜叶新鲜水灵,更有一道炒海藻让我念念不忘,这顿饭真是让我记忆深刻呀。
晚上在旅馆的阳台上赏月,如此的夜,有世外桃源的幽静,远离尘世的喧嚣,让我烦忧全无。在这样的夜晚赏月,很享受。月很圆很明亮,多少人共享这轮明月,明月都一样,只是月下的心绪,周遭的氛围不同罢了。一个人赏月,多少有点清冷,但清冷也是一种美好的意境;和朋友赏月,热闹里体会一种清幽的情怀;和所爱之人赏月,便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期盼。小嶝岛的氛围绝对是适合赏月的,今年的我在此赏月,明年又在何处呢?岁岁年年月相似,年年岁岁人不同。月是孤独的,但有多少人仰望于它,怜惜于它,可见月其实并不孤独,又有多少人的孤独更甚于月。
第二天一早醒来,推窗看外面,看楼下有一个老阿婆在门口洗衣服,那种洗衣盆和搓衣板我多年未见。老人慢悠悠的洗着,搓着,很悠闲很从容的感觉,偶尔和旁边的老伴唠嗑两句,在城市住久了,心难免感到沉重而焦虑,有时候多么羡慕这种悠闲而从容的生活呀。有时候想自己是不是很没志气,因为很多时候我是多么渴望过陶渊明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
吃完早餐,我们坐着电瓶车沿小嶝岛转了一圈,小嶝岛的房子都是用青石块垒成的,沧桑而凝重。看到有些居民坐在家门口不急不慌的吃着早餐,走在路上的人们步子缓缓的,他们的生活是气定神闲的,这样的一种生活状态让我渴望。气定神闲是一种心灵的状态,而生活方式,生活环境决定了你的心灵状态。路上挺安静的,那两天游客非常少,我们坐在电瓶车穿行在小巷里,海边,田野间,格外的惬意而欢畅,忘记了阳光的灼热。我们看到了有四百多年历史的大榕树,六百多年历史的铁树,大开眼界。欣赏了美人井里的水,水非常清澈,我们赶紧用井水照了照,期望自己变成美人。在月亮弯看海,感觉辽阔而苍茫,在海边看到一段墙壁,上面镶嵌了海蛎壳和贝壳,有点意思,很别致,心思更是别致,果然是物尽其用,地道的闽南特色。
小嶝岛的美不惊艳,它的美是朴实而天然的,可是这样的美让我感觉亲切而温暖,这种美就如一道清蒸鱼,调料很少,原汁原味的,却回味无限。
http://s16/mw690/004lgf9Zgy6VvrVKTLh4f&690
http://s5/mw690/004lgf9Zgy6VvrY1xl234&690
http://s12/mw690/004lgf9Zgy6Vvs0P3zZeb&690
http://s2/mw690/004lgf9Zgy6Vvs40c1z91&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