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陆小曼徐志摩林徽因民国 |
分类: 才子佳人 |
http://s6/mw690/004lgf9Zgy6HLSQxaNnd5&690
陆小曼,民国才女,一代佳人。老天曾经那样的厚爱她,不但赐予她美丽的容貌,据说她的美有林下风致,似空谷幽兰。更赐予她过人的才情,精通英语和法语,能歌善舞,能文会画,会演戏,会弹钢琴,尤其在山水画方面有一定的天赋和成就。再加上她优越的家庭条件和父母的万千宠爱,她简直就是命运的宠儿。
1922年,十九岁的陆小曼是那样的标志可人,让多少男子为之倾倒。可是一个女人,哪怕惊艳了世人,颠倒了众生,终究要嫁作他人妇,要回归到平常的生活。于是那一年,这个美丽的女孩子奉父母之命,嫁给了青年才俊王赓,王赓那年二十七岁,已是海军上校,也算是年少得志吧。但这个被父母千挑万选出来的男子让陆小曼产生不了感觉。王赓乃一个武夫,人刻板,又没情调,他不懂女人,更不懂得怎样去爱一个女人。王赓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他的工作中,对身边这个娇滴滴的美人儿不免忽略。当然王赓对陆小曼自然是倾心的,可是他不解风情,又不会讨女人欢心,陆小曼感觉到婚姻的无趣和乏味。他们的婚姻谈不上幸福,彼此客客气气的,虽然相敬如宾,但是少了一份柔情蜜意,缠绵深情。婚后三年,王赓当上了哈尔滨警察局的局长,陆小曼很不习惯哈尔滨的生活,于是两人从此两地分居,隔阂更深。陆小曼的心无限的苦,可是对外人只有强颜欢笑,忍泪不语。
徐志摩的出现如一道彩虹,让陆小曼灰色的天空绚丽多姿。徐志摩是王赓的好友,经常出入王家,王赓没有时间陪伴妻子,便让徐志摩陪陆小曼出去玩。王赓是太信任好友呢,还是对自己的婚姻过分的自信?一个是风流倜傥的才子,一个是闺中寂寥的俏佳人,自然他拜倒于她的石榴裙下,她对他芳心暗许。徐志摩有情趣,会讨女人开心,能言善道,他更读懂了陆小曼,懂得她的内心,她的苦,她的无奈。于是从淡淡情愫到爱得死去活来,他们象两团熊熊的烈火彼此燃烧着对方。一个恨不相逢未嫁时,一个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短暂的离别也是锥心的痛,无奈的现实让心不断泪流。他们的爱情惊了天,动了地,轰轰烈烈,震动了整个上海滩,注定为现实所不容。
经过多少挣扎与纠缠,1925年底,陆小曼与王赓终于离了婚。陆小曼算是一个勇敢,大胆追求自我的女子,她决绝的冲破了包办婚姻的牢笼,追求着自己的幸福。这其中有多少隐忍,多少坚持!
1926年10月3日,陆小曼与徐志摩终于走到了一起,幸福的牵手,准备去延续他们轰轰烈烈的爱情,希望永远沉醉下去。可是再动人的爱情也会有归于平凡的时候,男人与女人爱得再甜蜜再醉人都是要食人间烟火的。于是婚后陆小曼与徐志摩度过了短暂的幸福时光后,他们的婚姻也如世间所有的婚姻一般有了摩擦,有了裂痕。摩擦与裂痕是必然,尽管一个是天才诗人,一个是一代佳人,可是诗人和佳人也是人,也是有缺点的。爱着的时候,因为有甜蜜的爱情做底子,看到的一切都是美好而可爱的。而结了婚,是以琐碎的生活做底子,自然一切看起来就不那么美好,于是缺点就变得触目了。
陆小曼固然才貌双全,灵秀聪慧,但因为从小出身官僚家庭,家里有钱花,嫁给王赓,从来不愁钱花。所以她自然是千金小姐的派头,豪门太太的作风。他们家住着洋房,有司机,丫环,厨子,她经常出入高档的娱乐场所和餐厅等等,花费是巨大的。徐志摩家虽然有钱,但是父亲徐申如不喜欢陆小曼,在经济方面和他一刀两断。为了养家,为了满足陆小曼的花费,徐志摩非常的辛苦,同时在几所大学任教,再赚点稿费,可是也难以满足陆小曼的开销。而且两人性格差异很大,兴趣爱好也很不一样,陆小曼爱交际,喜欢应酬,喜欢听戏看戏,唱歌跳舞,打牌,非常爱玩。又因为身体不好,抽上了鸦片,而变得懒散。而徐志摩喜欢安静,喜欢看书写作,喜欢大自然等。何况徐志摩心里始终惦念着林徽因,陆小曼的心里肯定会痛。再加上徐家始终不肯接受陆小曼,他们把徐志摩与张幼仪的离婚都怪罪在陆小曼身上,而徐志摩的朋友也不喜欢陆小曼,这多少打击了陆小曼的自信与傲气。于是他们的矛盾越来越深,争吵越来越频繁。
从情深似海到成为怨偶,也是从爱情到婚姻的一种蜕变。即便徐志摩和陆小曼贵为才子和才女,头脑灵光,在经营婚姻方面也不见得会更出色。象他们这么优秀的人,心气儿自然是高的,尤其是陆小曼,得到过太多的娇宠和呵护。要他们去改变自己,适应对方,理解对方都不容易。生活坏境和成长背景的差异,决定了他们不同的世界观和价值取向,从而产生了不同的精神爱好和人生追求。陆小曼喜欢繁华热闹的生活,她的人生是随遇而安的;徐志摩向往浪漫诗意的生活,他的人生需要摇曳多姿,跌宕起伏。陆小曼需要一个知情识趣,知冷知热的男人来宠爱她,迁就她,把她捧在手心里;徐志摩需要一个有梦想,有激情,有诗意的女人来激发他的灵感,沸腾他的血液。在爱情方面,陆小曼在乎结果,徐志摩惊喜于过程,他理想中的女人只能隔着天涯,而不能朝朝暮暮。
1930秋,徐志摩到北京大学任教,陆小曼不肯随他前去,两人过着分居的生活。徐志摩在北京上海两地奔波着,两人一见面就是吵架。1931年11月19日,为了听林徽因的演讲,徐志摩匆匆搭上一架邮政班机赶往北京,因为遇上大雾,飞机在济南党家庄失事。一代大诗人徐志摩就这样离去,从此与陆小曼阴阳相隔,人间天上,当时陆小曼不过二十八岁。
徐志摩的过世带给陆小曼巨大的震撼和无限的悲痛。等到失去了徐志摩,陆小曼才知道自己是多么的爱他,陆小曼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和反省中,虽然徐志摩的过世与她无直接关联,但陆小曼觉得自己脱不了关系。从此她身居简出,拒绝一切社交和应酬,过着清寒简朴的生活,专心创作,专心作画,整理和编修徐志摩的文集,做徐志摩希望的那种女人。她的一生都沉浸在对徐志摩痛苦的思念和浓浓的哀愁里,虽然此后有痴情之人翁瑞午陪伴和照顾,但她的心终是清冷的,是寂寥的。如果她的生命里没有出现过徐志摩,她的人生虽然会少了一些精彩,但一生至少会更安稳更平淡些。遇见了徐志摩,她热烈的绽放过,灿烂过,但也注定了她大半生的孤苦,这是幸还是不幸?各种滋味,只有她自己,才能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