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4日黄岩灵岩寺、翠屏山、灵岩洞、石龙书院遗址
标签:
旅游 |
宋至明代,黄岩有四大名胜风景区:九峰、嵩岩山、委羽山和翠屏山。南宋著名思想家叶适说:"县直北上,爽气浮动,花柳之丽,日月之胜,无不在江北。"朱熹说:"黄岩秀气在江北,江北秀气在翠屏"。黄岩江北一地,山水秀丽,人文蔚然,宋明之际,名人辈出,影响全国,可谓黄岩之首。
翠屏山位于北城,与临海市接壤,西接黄土岭,东连黄牛尖,下有新宅、杜家村诸村,上有灵岩(紫霄)、六潭诸山。论人文景观,南宋巨懦朱熹(著名教育家、哲学家、字元晦,号晦庵,谥文,世称文公),南宋右丞相杜范(字成之,号立斋,杜家村人,抗元救国,名留专史,谥清献),明礼部尚书黄绾(哲学家、字宗贤、叔贤、号文庵、石龙、家原在城内后街,告老还乡后迁翠屏山麓,新宅村即以其宅命名),都曾在此留下足迹和诗文。那漫山的摩崖石刻,在台州,也是独一无二的景观。论自然风光,有峭壁,有洞穴,有溪流,有瀑布,飞瀑流泉,峭岩幽洞,蔚为大观。怪不得朱文公当年来此有感而发:黄岩秀气在江北,江北秀气在翠屏。
http://s8/mw690/004lfFnLzy7esQQmXen77&690
http://s11/mw690/004lfFnLzy7esRp0qkG5a&690
http://s2/mw690/004lfFnLzy7esRq9i3De1&690
翠屏山位于北城,与临海市接壤,西接黄土岭,东连黄牛尖,下有新宅、杜家村诸村,上有灵岩(紫霄)、六潭诸山。论人文景观,南宋巨懦朱熹(著名教育家、哲学家、字元晦,号晦庵,谥文,世称文公),南宋右丞相杜范(字成之,号立斋,杜家村人,抗元救国,名留专史,谥清献),明礼部尚书黄绾(哲学家、字宗贤、叔贤、号文庵、石龙、家原在城内后街,告老还乡后迁翠屏山麓,新宅村即以其宅命名),都曾在此留下足迹和诗文。那漫山的摩崖石刻,在台州,也是独一无二的景观。论自然风光,有峭壁,有洞穴,有溪流,有瀑布,飞瀑流泉,峭岩幽洞,蔚为大观。怪不得朱文公当年来此有感而发:黄岩秀气在江北,江北秀气在翠屏。翠屏山景色之美有三处:
一、灵岩山之灵岩洞、少谷峰
从新宅村沿山麓石级而上,约两百步,在石级转折处向右上小径横出,约行百米,在陡峭岩壁下有一石洞,即号天峰门,又名“小空明”的灵岩洞,为黄岩第二大洞穴。南宋右丞相杜范读书之地,留有《空明洞》诗:“莫讶青山小,山因洞得名;仙人骑鹤去,留迹在空明”。洞上方有朱熹手书“寒竹松风” ,洞左右岩壁上有黄绾《小有呤》73字、《石室》30字的摩崖,现字迹剥蚀,尚依稀可辩明。
少谷峰,在洞之右侧“铁城石壁”下部,有黄绾手书三个行书大字“少谷峰”的摩崖。沿山坡从上而下,又有黄绾诗《与郑继之紫霄夜坐》70宇、《赠少谷出山》45字、《少谷亭怀郑子》80多字的摩崖。当年,黄绾因病辞官归里,于山上创办“石龙书院”宏扬理学。绾之在亭间论理学,因闻同朝挚友“闽南十才子”之一的郑善夫(字继之,号少谷山人)在武夷山雪阻遇难的消息,绾万分悲痛,为使这种刻骨铭心的思念永存,遂作封山勒石之举,将“铁城石壁”命名为“少谷峰”。
二、六潭山之大瀑布、擘翠亭和书院基
六潭山即灵岩山与黄牛尖连接的山谷,以流水落差成6个潭得名。第一潭于1957筑成水库,蓄水18万立方米,五、六潭被采石所毁。二潭之水从10米多高飞瀑垂岩而下,泻人三潭,又名灵岩潭,是黄岩28潭之一。旁有南宋庆元四年(1198)建的擘翠亭遗址。山下有樊川书院、石龙书院遗址。
大瀑布,在第二潭与第三潭之间的峭壁上,此壁高六丈余,溪流自第二潭溢出从崖顶沿壁挂下,如白练落在三潭,此潭是6潭中最深者,志书载,“樵人续藤系石测之,无极”。现因一二潭蓄成水为库,瀑布已无往日壮观,而深潭也日渐变浅。但等雨季往视之,瀑布仍可重现往日之风采。
擘翠亭,在深潭右侧。南宋庆元四年(1198年)建成,距今近8百年了,而今竹林中亭基犹在,基高约2米,4米见方,上为榛莽所封,榛莽中尚可见亭石遗迹。想当年,此亭翼然于深潭之上,白练挂于侧,苍山碧水翠竹呈于前,确是游人揽胜、擘翠的好处所。明黄绾之弟黄约也曾住过此亭,故又有“二公亭”“枕流亭”之称。
樊川书院基。樊川书院原为朱熹来黄与邑人赵师渊修《通鉴纲目》的地方,后人因其地建朱公祠,后改建书院,又因此处原是杜范曾祖杜椿燕游之地,椿慕唐代杜牧之为人,取其诗集《樊川集》之名,于此建樊川别墅,故称书院为樊川书院。
三、紫霄(灵岩)山之朱岩石刻
朱岩在灵岩水库右侧山冈,因岩土呈红褐色故名。此处石刻均在山涧之壁上,须循涧底向上穿行百来步才见。从右而左是黄绾的诗《新开凌霄岭》55字、《锄荷》52字、《紫霄吟》63字,已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http://s11/mw690/004lfFnLzy7esRp0qkG5a&690
http://s2/mw690/004lfFnLzy7esRq9i3De1&690
翠屏山位于北城,与临海市接壤,西接黄土岭,东连黄牛尖,下有新宅、杜家村诸村,上有灵岩(紫霄)、六潭诸山。论人文景观,南宋巨懦朱熹(著名教育家、哲学家、字元晦,号晦庵,谥文,世称文公),南宋右丞相杜范(字成之,号立斋,杜家村人,抗元救国,名留专史,谥清献),明礼部尚书黄绾(哲学家、字宗贤、叔贤、号文庵、石龙、家原在城内后街,告老还乡后迁翠屏山麓,新宅村即以其宅命名),都曾在此留下足迹和诗文。那漫山的摩崖石刻,在台州,也是独一无二的景观。论自然风光,有峭壁,有洞穴,有溪流,有瀑布,飞瀑流泉,峭岩幽洞,蔚为大观。怪不得朱文公当年来此有感而发:黄岩秀气在江北,江北秀气在翠屏。翠屏山景色之美有三处:
一、灵岩山之灵岩洞、少谷峰
从新宅村沿山麓石级而上,约两百步,在石级转折处向右上小径横出,约行百米,在陡峭岩壁下有一石洞,即号天峰门,又名“小空明”的灵岩洞,为黄岩第二大洞穴。南宋右丞相杜范读书之地,留有《空明洞》诗:“莫讶青山小,山因洞得名;仙人骑鹤去,留迹在空明”。
少谷峰,在洞之右侧“铁城石壁”下部,有黄绾手书三个行书大字“少谷峰”的摩崖。沿山坡从上而下,又有黄绾诗《与郑继之紫霄夜坐》70宇、《赠少谷出山》45字、《少谷亭怀郑子》80多字的摩崖。当年,黄绾因病辞官归里,于山上创办“石龙书院”宏扬理学。绾之在亭间论理学,因闻同朝挚友“闽南十才子”之一的郑善夫(字继之,号少谷山人)在武夷山雪阻遇难的消息,绾万分悲痛,为使这种刻骨铭心的思念永存,遂作封山勒石之举,将“铁城石壁”命名为“少谷峰”。
二、六潭山之大瀑布、擘翠亭和书院基
六潭山即灵岩山与黄牛尖连接的山谷,以流水落差成6个潭得名。第一潭于1957筑成水库,蓄水18万立方米,五、六潭被采石所毁。二潭之水从10米多高飞瀑垂岩而下,泻人三潭,又名灵岩潭,是黄岩28潭之一。旁有南宋庆元四年(1198)建的擘翠亭遗址。山下有樊川书院、石龙书院遗址。
大瀑布,在第二潭与第三潭之间的峭壁上,此壁高六丈余,溪流自第二潭溢出从崖顶沿壁挂下,如白练落在三潭,此潭是6潭中最深者,志书载,“樵人续藤系石测之,无极”。现因一二潭蓄成水为库,瀑布已无往日壮观,而深潭也日渐变浅。但等雨季往视之,瀑布仍可重现往日之风采。
擘翠亭,在深潭右侧。南宋庆元四年(1198年)建成,距今近8百年了,而今竹林中亭基犹在,基高约2米,4米见方,上为榛莽所封,榛莽中尚可见亭石遗迹。想当年,此亭翼然于深潭之上,白练挂于侧,苍山碧水翠竹呈于前,确是游人揽胜、擘翠的好处所。明黄绾之弟黄约也曾住过此亭,故又有“二公亭”“枕流亭”之称。
樊川书院基。樊川书院原为朱熹来黄与邑人赵师渊修《通鉴纲目》的地方,后人因其地建朱公祠,后改建书院,又因此处原是杜范曾祖杜椿燕游之地,椿慕唐代杜牧之为人,取其诗集《樊川集》之名,于此建樊川别墅,故称书院为樊川书院。
三、紫霄(灵岩)山之朱岩石刻
朱岩在灵岩水库右侧山冈,因岩土呈红褐色故名。此处石刻均在山涧之壁上,须循涧底向上穿行百来步才见。从右而左是黄绾的诗《新开凌霄岭》55字、《锄荷》52字、《紫霄吟》63字,已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http://s4/mw690/004lfFnLzy7esRNof5N53&690
http://s2/mw690/004lfFnLzy7esROAKlP61&690
http://s16/mw690/004lfFnLzy7esRPI09h6f&690
http://s8/mw690/004lfFnLzy7esRR0UcLa7&690
http://s12/mw690/004lfFnLzy7esRSlMTh3b&690
http://s12/mw690/004lfFnLzy7esRTnribeb&690
http://s1/mw690/004lfFnLzy7esRUYHkYc0&690
http://s3/mw690/004lfFnLzy7esRWdpYe92&690
http://s3/mw690/004lfFnLzy7esRXEEoi52&690
http://s16/mw690/004lfFnLzy7esRZdJsb4f&690
http://s2/mw690/004lfFnLzy7esROAKlP61&690
http://s16/mw690/004lfFnLzy7esRPI09h6f&690
http://s8/mw690/004lfFnLzy7esRR0UcLa7&690
http://s12/mw690/004lfFnLzy7esRSlMTh3b&690
http://s12/mw690/004lfFnLzy7esRTnribeb&690
http://s1/mw690/004lfFnLzy7esRUYHkYc0&690
http://s3/mw690/004lfFnLzy7esRWdpYe92&690
http://s3/mw690/004lfFnLzy7esRXEEoi52&690
http://s16/mw690/004lfFnLzy7esRZdJsb4f&690
前一篇:2016年5月1日临海东湖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