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金、镀金首饰及其产品标识知识-壹和园水晶
标签:
美食首饰k金金首饰金属 |
一、包 金(Gold Filled,GF)
包金是指通过机械力碾压或高温熔接,将极薄的金或K金金箔包在银或金属胎体表面的方法。一般多用于较大的饰物,如包金戒指、包金手镯等。包金首饰的外观与黄金首饰毫无二致,金光灿烂却价格低廉。如果包金材料采用10K以下的黄金,或者包金重量达不到整个首饰重量的1/20,是不得用“包金”这一名称的。
在美国,生产的包金首饰必须注明其特性及K金所占比例,如(1/10.14K.GF)型,即指包14K黄金材料的首饰,它的包金量须占整个首饰重量的1/10,否则便是不合格的。
二、镀 金(Gold Plate,GP)
镀金是指用电解或其它化学方法,使金子附着到金属或别的物体表面上,形成一层薄金。镀金分为两类,即同质材料镀金、异质材料镀金。前者是指对黄金首饰的表面进行镀金处理,以提高首饰的光亮性及色泽。后者是指对非黄金材料的表面迸行镀金处理,如银镀金、铜镀金,是欲以黄金的光泽替代被镀材料的色泽,从而提高首饰的观赏效果。
镀金质量的优劣是视镀金层的厚度多少、光泽亮暗为准。现在国际上通行的镀金首饰标准是:好的镀金首饰镀层厚度在10—25微米,一般的镀金首饰镀层厚度在2—3微米,如果在0.18微米以下镀层的首饰,就不能称为“镀金”,而称为“涂金”,它属于廉价的首饰工艺。
过去镀金首饰只有一种黄金色,现在的镀金首饰有三色,甚至更多的色彩。被称为三色金的彩色金电镀,有玫瑰、银白、金色、黑色、蓝色等几种。
三、包金与镀金产品的区分:
包金就是把金箔贴到其它金属表面,然后加工成各种装饰物,这样既便宜,又给人以与黄金相同的感觉。它的成分是,内部为银或其它金属,外部为24K—10K的薄金片,一般两者重量的比例为10:1或20:1。由于包金只有表面一层为金子,它不再有较大的密度(手感不“沉”),此因价格便宜,使用也非常广泛。
镀金就是利用电解原理,在金属上镀上一层金膜,使用范围很广。它的成分是,金属外加金膜,金属多为白银、黄铜等。镀金的金层极薄,镀制方便,成本很低,有一定的装饰效果,但易被磨掉,时间不能持久。
包金有时易与K金、纯金相混,但其重量较轻,容易将二者区分开。包金与镀金有相似特点,但镀金的金厚度很小,棱角处易被磨掉而露出“本色”,包金则不会。
另外包金产品标签中常有“1/10 24K”、“1/10 18K”、“1/20 18K”,或“24KF”、“18KF”等字样,也是识别包金的重要方法之一。
四、贵金属首饰的种类和印记:
1、黄 金
① 纯金首饰:千足金(G999);足金(G990)
② K金首饰(WG):8K、9K(375)、10K、12K、14K(583)、18K(750)、20K、22K(916)
③ 包金和镀金首饰: 包金:KGF或KF,L5AU
铜首饰:紫铜(Cu(85)+Zn(15)),黄(Cu(55)+Zn(45)),青铜(Cu(80)+Sn(20))
仿银:德银(Cu63%,Ni14%,Zn23%)
五、黄金首饰常用分类表:
成 色
纯 金
K-金
包 金
制 法
配银铜合金及微量其它金属,混成不同的颜色及硬度。
一层K-金附于非贵金属的表面,但K-金层的重量不能少于产品总重量的1/20。
简 写
24K
18K
14K
10K
14/20 GF
10/20 GF
含金量
100%
75.00%
58.50%
41.70%
2.92%
2.08%
六、镀金首饰常用分类:
分 类
F.T.C. Classification
Microns(微米)
镀水金
Gold flash
0.175
镀薄金
Gold electroplate
0.175
镀
Gold plate
0.500
镀厚金
Heavy Gold plate
2.50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