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了《癸酉本石头记》后二十八回

(2016-05-30 10:31:08)
标签:

红楼梦

http://s7/mw690/004lfgCLty725dzbcZE96&690

http://s4/mw690/004lfgCLty725dB40dt13&690

 

一本名为【《癸酉本石头记》后二十八回】书已经出版几年了,评说不一,自然有争议,专家也未鉴定真假。于是抱着好奇的心情,在网上购买了一本。读了两遍,只是一种感觉,好似真本,但又有很多疑惑。暂且不论真假,从内容、文笔、艺术风格及美学价值看,略谈以下几点:

1、故事内容、结构脉络与八十回诗词和脂批预示中结果高度契合。如“林黛玉闷作十独吟”狱神庙茜雪慰宝玉花袭人有始有终卫若兰射圃、“妙玉瓜州渡口屈从”、王熙凤知命强英雄 ”、“甄宝玉送玉 ”、“因麒麟伏白首双星”等至今不见于各种《红楼梦》版本,而只有提纲或见于脂批的有关文字,在癸酉本中都有文字叙述。金陵十二钗判词和《红楼梦曲》中暗示的主要人物命运与故事内容极相吻合。如“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暗指林黛玉吊死在在槐树下;宝钗被充军死后埋在雪中,“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指 惜春出家后命运悲惨,常守古佛旁;“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指妙玉被老和尚逼迫接客为娼;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指王熙凤犯事,牢中死亡。与程高本后四十回内容 有较大的区别。

2、故事情节十分离奇,有些部分不合逻辑。《癸酉本石头记》后二十八回所描写贾府的败落主要是自家人杀自家人,倒也验证了探春说过的话:“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呢!(第七十四回)小说故事中描写除了锦衣卫查抄荣宁府抓走贾赦、贾琏、贾珍、尤氏外,大量的篇幅描写了贾环、赵姨娘、贾蓉、贾蔷、柳湘莲、冷子兴等人率领强盗大开杀戒,造成贾家家破人亡,尸骨遍野的场面。全书中记载死亡人数 就达四十多人,还有很多被砍杀的丫鬟和小厮,打杀场面描写虽不精彩,但也很惨烈。贾环持剑杀死了自己的父亲。贾蓉杀死了冷子兴的丈母娘周瑞家的时,冷竟然说“好剑法,兄弟以后也学着点”。柳湘莲在前八十回随道士去了,他本来与贾府无仇,与宝玉也算是朋友,一面拼死救出宝玉,一面又去抢夺贾府财物,实在是不合逻辑。攻下贾府出谋划策竟是薛宝钗,利用鸳鸯使出离间计,造成林黛玉误杀小红(打死),以致贾芸自杀,黛玉上吊。元妃之死也很突然,竟然为圣上分忧,带兵出征,又说她与戎羌勾结,收受贿络,被皇上处死,故事显得有点荒唐。

 3 与后四十回比较,癸本充满了杀气,同是悲剧,但能感动读者却是后四十回中的爱情悲剧。王国维大师说“此书中壮美之部分,较多于优美之部分,而眩惑之原质殆绝焉”,这主要指宝黛爱情描写(并以96回宝黛最后见面的一段为例)。在癸本后二十八回中很难看到“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类似的爱情誓言,也缺少宝黛思念的激情,多是为贾府败落而流泪。即使有宝玉为黛玉写的诔文但很难达到前八十回为晴雯写的透骨酸心诔文的效果。不能理解的,如此聪明的林姑娘竟然错杀了小红而悔恨而死,在还魂相见是说,“妹妹没有护好家门,听信奸人谗言误杀好人,弄的家败人散,妹妹死不瞑目啊!”道出不是为宝玉而死的原因,尽管后面一再强调“吾泪还尽”,尤显得苍白无力。黛玉之死不是为情,偏离了《石头记》爱情的主题。而宝玉又是一个情不情的人,当他的父亲准备向妙玉提亲时,他却向妙玉写出了求爱信。刚刚把林黛玉尸骨埋下就同薛宝钗共度良宵,最不可容忍时竟然和蒋玉菡鬼混,哪有思念黛玉之情?完全失去了真情的美感。

在女性人物描写中我们在癸本中看到的却是心灵的丑恶。薛宝钗原本就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后来竟变成一个蛇蝎女人。她幕后策划攻下贾府,放纵宝蟾烧死金桂,又指示人扼死夏家太太过继的儿子敖小白。最后变得那么淫荡,成为贪官贾雨村的小妾。鸳鸯是贾府数以百计的丫鬟当中地位最高的,因为她是伺候贾府老祖宗贾母的首席大丫鬟。又漂亮又有处事的能力,她为人很公道,心地善良,办事公正,所以深受贾府上下人等的敬爱。在后四十回中为恐以后遭乱世主子迫害而上吊殉主,给人们心中留下了少女尊严之美。在癸本中 她见贾府败落。趁机浑水摸鱼,充当了内奸角色,心灵也变得那么丑恶。还有那些天真无邪十二戏子和在贾府受到责罚丫鬟也参加了贾蓉一伙打杀之之中。不过也有真心护主的平儿、茜雪,紫鹃、小红,嫣红、彩霞、彩云等人,却死于贾环、赵姨娘恶人手中。在这一场自己人杀自己人中受到伤害大多数是无辜的丫鬟和小厮,自然看不到人性之美。但在后四十回中贾府也败落了,林黛玉为爱而死,贾宝玉为爱而出家。故事中所描写爱情之美,再现了悲剧中悲剧,却令世人难忘。癸本中贾府的败落,留给人们的印象是人都死绝了,还有几个恶人在贾府寻欢作乐。

 癸本后二十八回文字比较粗糙,与后四十回相比区别较大,更没有前八十回文笔文风。比如俗语的运用,癸本里很少。后二十八回多是明写,很少隐晦。如写“刘姥姥三进荣国府”中:“只见秦淮河上余晖斜照······”这明明指的是南京。《红楼梦》对时间和地点没有那么准确,而且是模糊的。现代语言 在癸本中显露太多,比如“看你父亲知道了不捶你(不教训你)”、“我没工夫听你胡扯”、“只把肠子也悔青了”、“处处皆是抓壮丁”、“我跟他没完”、“一切都是过眼烟云”等等。也许这些语言是在抄录中增删的。

读了癸本后二十八回,感觉这可能是一个早期的抄本,但尽管文字和故事情节不尽人意而且有很多令人疑惑的地方,但在整体中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至少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在后续四十回中很多内容也与二十八回也是分不开的。如黛玉抚琴中内容和诗句都有雷同的地方。再如九十六回宝玉讲的一段话“便有无数的烦恼生出来······”在后四十回中改为林黛玉说的,基本一样。这只能说明后来的《红楼梦》通行本是在此基础上修改的。另外,情榜的宣布和小说总回数与红学家周汝昌的推测是一致的。

 关于本书的作者,在第一零八回回末中有一段批语:“是书至此暂告一段落,癸酉腊月全书誊清。梅村夙愿得偿,吾所受之托亦完。若有不妥,俟再增删之。虽不甚好,亦是尽心,故无憾矣。”。誊写和增删此书之人是谁不可知。加之藏书人在传播此书中说法不一,原作者更令人迷惑。在公布的第一回批语中又说:“此书本系吴氏梅村旧作,共百零八回,名曰风月宝鉴,每回仅三四页也,故事倒也完备,只是未家加润饰稍显枯索,吴氏临终托诸友保存,闲置几十载,有先人几番增删皆不如意,也非一时,吾受命增删此书莫使吴本空置,后回虽有流寇字眼,内容皆系汉唐黄巾赤眉史事,因不干涉朝政故抄录修之,另改名石头记。”从这些话中可以看出《石头记》是吴梅村所写,书名原为《风月宝鉴》。吴梅村,历史上确有其人,真名吴伟业,他是明末清初著名的诗人、书法家、画家。【他一生坎坷,经历了明清两朝的政治斗争,使他本人吊明之亡的感情加以升华,对清产生了愤恨之情,却因有所避忌只能用不能补天的顽石来做喻托,通过闺友闺情披露自己一段极不寻常的情感史话和政治主张。】难怪在癸本后二十八回中流露了明显的反清复明的思想。因此,有专家考证《红楼梦》原作者就是吴梅村。如果说作者真的是吴梅村,那我们现在看到的《红楼梦》通行本,就是曹雪芹在《风月宝鉴》基础上增删的。假若有朝一日吴氏真本再现,也许真相大白了,可以减少红学中很多争议。即使找到真本,可能是未经过润饰的草本。现在流行百二十《红楼梦》他的艺术性和美学价值仍然是一流的。这是不可否认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