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素养大赛”全员试课评比活动

分类: 校级研训 |
为了切实提高教师的全能素养,夯实教学基本功,进而提升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同时也为了选拔学校参加龙湾区教师素养全能大赛课堂教学的人选。9月12—14日下午,龙水三小全员试课比赛在该校实验室举行,此次活动分语文、数学、综合组三个学科,共有15位教师参加了试课。
担任此次活动的评委有:王建秋校长、周秀珍副校长、张玉萍老师、程海萍老师。比赛开始前,周副校长介绍了比赛规则、评分细则和奖项设置。12日下午有体育组和数学组的老师按抽签顺序依次上场,拉开了这次试课活动的序幕。三位体育老师都巧妙地引入游戏教学,为孩子们营造了宽松、愉悦的氛围,师生之前零距离的接触产生很好的教学互动。接着上场的就是数学老师了,前两位数学老师采用裸试的方式,简约、扎实地推进教学,后一位数学老师以多媒体为辅,注重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13日下午语文组的试课活动如约而至,五位语文教师不约而同地灵活运用多媒体,关注小组合作,以学习共同体的形式完成学习任务。
14日下午综合组的试课精彩不容小觑,首先试课的是两位英语老师,她们注重学习情境的创设,绘本阅读的拓展,底下评委纷纷表示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紧接着出场的是两位科学老师,两位老师充分体现科学学科的严谨性,以小组合作探究问题,在实验中建构对新知的认识。各个选手,都能针对学科特性、学习内容和学生差异有效开展活动教学,以自己独有的试课风格,充分展现个人的课堂魅力。
18日下午在周一全体教师会议上,在王建秋校长的组织下,开展了试课活动的总结大会。周秀珍副校长做了活动小结:她指出这次活动彰显了教师们良好的学科素质,促进了学科间的学习和交流。同时,她还提出一些诚恳的意见,试课不等同于上课,青年教师还需加强文本解读,夯实教学基本功。接着程海萍老师宣读了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的人员名单,王建秋校长给他们一一颁奖,老师们从王校长手中接过沉甸甸的证书,纷纷表示会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完善自我,在教育教学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试课活动已经暂告一个段落,但它更是一个新的起点:激励着龙水三小的教师在日后的教学中不断地总结、不断地创新,不断地与学本课堂对话,树立自己独具一格的教学风格。
附件:依次附上试课方案、评价表、试课稿等。
以《龙湾区教师发展中心2017年下半年科研训工作计划》为指导,认真贯
彻“龙湾区教师素养全能大赛”的文件精神,为了切实提高教师的全能素养,进
而提升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同时也为了选拔学校参加龙湾区教师素养全能大赛
课堂教学的人选,特制定本方案。
一、活动主题
展技能、亮风采、强内功、促发展
二、组织机构
(1)领导小组
组
长:王建秋
副组长:周秀珍
(2)评委组成员:周秀珍、邵晓华、张玉萍、程海萍
三、参赛对象
在编在职的全员老师。年龄超过50周岁的女教师、年龄超过55周岁的男教
师自愿选择报名参加。
四、比赛进程
本次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1.第一阶段:学习准备阶段,由教科室上传学习资料到龙水三小工作群,教师
自行下载学习。
2.第二阶段:试课准备阶段(时间是9月5日——11日,地点是各年级办公室),
撰写试课稿,制作PPT(可自主选择),将稿件、课件发送至教科室。
3.第三阶段:试课比赛阶段
数学组:9.12周二下午1:30——3:05
语文组:9.13周三下午1:30——3:05
综合组:9.14周四下午1:30——3:05
体育三位老师:9.13周三早上8:00——8:40
地点:学校实验室
其他说明:参赛者抽签决定试课顺序,试课前,先板书课题。试课时间为10—
15分钟。评委会现场打分,并公布比赛结果。
五、评比办法
1.评比原则:客观、公正、公平、公开
2.评比打分:由评委组成员打分评定,现场统计。
3.比赛设一等奖5名(推荐参加区级教师素养全能大赛课堂教学比赛),二等奖
若干名。
试课人 |
|
学校 |
|
学科 |
时间 |
||||||||||||
课题 |
|
||||||||||||||||
A级指标 |
B级指标 |
C级指标 |
得分 |
||||||||||||||
学习任务 |
学习目标 |
1.符合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目标明确具体。(10分) |
|
||||||||||||||
学习内容 |
2知识正确,体现知识的整合;核心问题设计有梯度、层次,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适当拓展。(20分) |
|
|||||||||||||||
学习过程 |
课堂启动 |
3.创设学习情境,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使学生快速、有兴致地进入到学习情境中。(5分) |
|
||||||||||||||
课堂学习 |
4.对学习内容有初步的理解并能提出有意义的问题,用不同方式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10分) |
|
|||||||||||||||
5.建立学习小组,组内协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或完成学习任务,并共同提出小组内暂时不能解决的问题。(15分) |
|
||||||||||||||||
课堂指导 |
6.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学手段、媒体恰当合适,切合学习内容。(10分) |
|
|||||||||||||||
7.针对学科特性、学习内容和学生差异有效开展学法指导,形成多样化学习方式。(15分) |
|
||||||||||||||||
课堂反馈 |
8.突出学科思维训练,反馈及时,善于激励启发学生,评价得当,语言精练,方式多样。(10分) |
|
|||||||||||||||
课堂创新 |
9.教学有创新、有个性,形成特色与风格。(5分) |
|
|||||||||||||||
综合评价 |
|
合计 |
|
||||||||||||||
等级 |
|
||||||||||||||||
注:各项累计得分90分以上为优,90以下—80(含)为良,80以下—60(含)为中,60分以下为差。
http://s13/mw690/004lf38Kzy7ekTV0F1Wcc&690
http://s15/mw690/004lf38Kzy7ekTPNdZcce&690
http://s1/mw690/004lf38Kzy7ekTPY2Qw30&690
http://s14/mw690/004lf38Kzy7ekSnWJdzdd&690
http://s9/mw690/004lf38Kzy7ekSo6KqAb8&690
http://s10/mw690/004lf38Kzy7ekSogN2p99&690
http://s9/mw690/004lf38Kzy7ekSore9a58&690
http://s8/mw690/004lf38Kzy7ekSUqyije7&690
http://s10/mw690/004lf38Kzy7ekSoFyEFd9&690
http://s9/mw690/004lf38Kzy7ekSoXcVif8&690
http://s13/mw690/004lf38Kzy7ekSp5FSs7c&690
http://s16/mw690/004lf38Kzy7ekSprrqLdf&690
http://s11/mw690/004lf38Kzy7ekSpF48Oba&690
http://s4/mw690/004lf38Kzy7ekSWBRibf3&690
http://s2/mw690/004lf38Kzy7ekSWLcBzb1&690
http://s6/bmiddle/004lf38Kzy7ekSWSrVr85&690
http://s15/mw690/004lf38Kzy7ekSqpyk67e&690
http://s10/mw690/004lf38Kzy7ekSqJl9v19&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