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兰溪抛绣球婚礼

(2022-09-25 21:13:32)
标签:

教育

历史

旅游

文化

分类: 乡土文化

                   兰溪抛绣球婚礼

    

兰溪市位于金华市西部,钱塘江中游,金衢盆地北部边缘。光绪《兰溪县志》开宗明义载,邑虽褊小而实当四冲。踞杭严之上游,职衢婺之门钥,南蔽瓯括,北捍徽歙。定职方者,谓为浙东之要区,洵不诬也。婺、衢两江在兰阴山麓汇成兰江,北行至梅城汇新安江而称富春江,继续北行,至富阳以下,称钱塘江。兰溪自古有三江之汇六水之腰七省通衢之称。市境东南邻金华市金东区、婺城区,西南接龙游县,西北毗连建德市,东北与浦江县、义乌市交界。地理坐标为北纬29°5′20″29°27′30″,东经119°13′30″119°53′50″。东西长67.5千米,南北宽38.5千米,面积1313平方千米。

兰溪抛绣球婚礼的分布范围:主要分布在衢江、兰江两岸的游埠古镇、女埠古镇、香溪古镇等范围内。

历史沿革:中国民间有一种常见的吉祥物,那就是用彩绣做成的绣球。在古代的一些地方,当家中的女儿到了婚配之年,一般定于正月十五或是八月十五抛绣球。到了这一天,青年才俊们聚集在绣楼之下,而未出阁的姑娘在楼上向外抛出一个绣球,谁要是得到了绣球,那他就会成为姑娘的夫婿。当然,姑娘往往都会把绣球抛给自己看中的人,希望他能得到。

    近年,女埠古镇上举行抛绣球选新郎,体验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旨在通过抛绣球选新郎娶亲拜堂体验中式婚礼等仪式,展示中华传统文化和古老的民俗,让人们再次感受爱情的纯真与浪漫。

女埠古镇上展示的《招亲》讲述了汪府小姐从招亲、抛绣球、迎亲,到被抢亲、成亲的一个完整故事,现场的观众都可以全程参与,体验感满分。这场沉浸式表演,沿袭了古人婚嫁的传统习俗和礼节,将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展示得淋漓尽致。

婚期大多定在秋冬季节,一般程序如下:

按照地方习俗,婚礼必须有个过程就是抛绣球,一是为了图个彩头,再者还可以祝福接到绣球的朋友早日步入婚礼殿堂。

    娶亲————中等以上人家,用花轿两顶。男方向女家发轿(远道要用船只,轿放船上),新郎(俗称新官人)坐花轿迎娶,娶亲仪仗有鸣炮人、龙虎灯、雪花灯、军乐队(或小堂名)、旺箱(火盆)、篮把(火把)、行倌(手提堂名灯笼,喜公(又称伴公,即伴新郎者,俗称下来头人,他和喜娘都是专业性雇用的,能说会道,专说吉祥话)、媒人等。到了女家,抬新娘的花轿停在堂前,男方还要付开门抱舅钱汏尿布铜钱等。故有轿子在堂前,还要一条牛钱之说。女家发嫁妆后,新娘由喜娘(又称伴娘)扶上轿,有的由娘舅(舅父)或父亲抱上轿。花轿抬至场上,要快步前进,再快步后退,称来去,来去。新郎坐轿在前,新娘在后。娶亲队伍返回时,灯火照耀,如同白昼,一路吹吹打打,异常热闹。

    中下等人家娶亲,只用一顶抬新娘的花轿,有的用青布轿,排场也较小。

    拜堂————花轿进门后,喜公喜娘扶新人至堂前(新娘用红兜笼首)行拜堂礼,一拜天地,二拜祖先,三拜父母;然后由喜公(手提灯笼)、喜娘请男方的叔伯父母及亲戚长辈等一一见礼,教给新娘称呼,受见面钱(红纸包);最后,新郎新娘互拜,行双鞠躬礼。礼毕,送入洞房(新房)

    送入洞房————由两个父母双全的未婚男青年手捧龙虎烛(也称银花烛,引路,喜公扶新郎,喜娘扶新娘,各执红绿牵巾的一端,喜公喜娘说好话:红绿牵巾八尺长,两头牵对小鸳鸯,今夜新人乐一宵(陌陌生生做夫妻”),明年生个状元郎。帮忙人用5只新麻袋铺在地上,并向前传递,让新郎新娘脚踏麻袋前进,称为传代,边走边撤马料(用稻草铡成寸把长),象天女散花一样,直至洞房。洞房中,灯烛辉煌,铺上酒菜,新郎新娘合饮交杯,吃银花烛夜饭,这就是所谓花烛夫妻的由来,剩下酒菜统统归喜娘所有,作为外快。

    吃团圆夜饭————宾客筵散,阖家老少团聚一桌(用圆台或拼桌)欢宴,授辈份大小依次就坐(父母朝南,新郎新娘朝北),新人依次敬酒,称为吃团圆夜饭

    闹新房————吃团圆夜饭后,新人回房,亲友和村人就闹新房(又称吵新房、吵发禄、闹发禄),向新郎尤其新娘说笑逗趣,索取红蛋、喜糖等,欢闹一番,俗说三朝无大小,太公可在床上豁虎跳。直到深夜12点钟左右,再娘向宾客打招呼要掌金门”(新婚夫妇就寝前关闭房门的口彩)了,劝大家回去休息,宾客才散去。

如今,兰溪旅游不断开发壮大,女埠、游埠的旅游,促进了兰溪抛绣球婚礼的传承和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兰溪徽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