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家的孩子像个宝

(2022-09-05 21:01:07)
标签:

教育

历史

文化

分类: 乡土文化

有家的孩子像个宝

               傅根洪 刘 鑫

她,还在襁褓中就被亲生父母遗弃,兰溪市黄店镇刘家村的一户人家将她抚养了七、八年,不料,好心的“爸爸”、“叔叔”相继患病逝世,今年7月,义乌市苏溪镇后店村胡金生将她带到义乌,收为养女。她,就是本文主人公——原名刘亚仙,如今改名胡江莹的女孩。

11月17日,星期六。我们来到了苏溪镇后店村。胡金生是名乡村医生,他家高悬在楼顶的行医招牌让我们一眼就找对了地方。门口有几位小孩调皮地奔跑着、嬉笑着,见有生人上前,一位十多岁的小男孩一脸未卜先知的模样:“你们找我爸吧,他正在家里等。”原来,他就是胡金生14岁的儿子胡江苇,这时,胡金生迎了出来,指着我们对江苇身边的一位小女孩说:“快叫叔叔。”小女孩却腼腆地笑笑,拉着江苇的手跑开了。“她就是刘亚仙,现在已叫胡江莹了。”胡金生解释道。

坐在宽敞明亮的客厅里,胡金生说起了与养女的那份情缘。胡金生喜爱读报,今年5月底,他在《金华晚报》上看到了“2001年春蕾助学大行动”,里面公布了三四十名特困生的境况,其中刘亚仙的身世让他尤为同情:刘亚仙,1993年生,兰溪市黄店镇刘高联小一年级,孤儿,养父病逝,家境十分困难。胡金生马上给金华市妇联汇去400元钱,说明是救助刘亚仙的。10余天后,金华市妇联打来电话,说你既已寄钱给刘亚仙,有空最好能去看看她。胡金生想想有理,遂专程赶往兰溪。一到学校,从小胆怯怕生的刘亚仙并未对胡金生说什么感谢话,只是在一旁哭个不停。望着眼前身穿破旧衣服、身体瘦弱的小女孩,胡金生十分同情,打定主意要给她更多帮助。学校老师给胡金生讲述了刘亚仙的身世:9年前的一个晚上,还在襁褓中的刘亚仙就被亲生父母遗弃,丢在了刘家村一户兄弟俩都是大龄单身汉的人家门前。当时,这户人家哥哥40多岁,弟弟也已近40岁,家中另有一位70多岁的老母。老奶奶听到狗叫及婴儿的哭闹声,忙起床将孩子抱回家,并将她当作孙女,让她管大儿子叫“爸爸”,叫小儿子叫“叔叔”。虽家境贫寒,老奶奶一家省吃俭用,尽力抚养着刘亚仙。不幸,“爸爸”刘炳桂于前年下半年患病去世,一个多月后,“叔叔” 刘炳忠也因病逝世。从此,老奶奶守着她的孙女,从穷山区里掰着手指艰难度日。

胡金生从学校出来,又特意去刘家村看望老奶奶。80多岁的老奶奶一知道胡金生的来意,拉着他的手泪流不止。胡金生一看这个家,几间破瓦房,屋内潮湿阴暗,惟一值钱的只是一把旧吊扇,一时间竟不知如何安慰这位好心而贫困的老人。这以后,胡金生便隔三差五地给刘亚仙的学校打电话或自己上黄店镇看望。有些熟了后,老奶奶及一些乡邻就希望胡金生收养刘亚仙。老奶奶常指着胡金生劝小孙女:“叫爸爸,叫爸爸。” 刘亚仙却如受惊的小鹿一般,显得十分怕生。而据刘亚仙老师讲,私下问她“义乌的那个叔叔好不?”刘亚仙总说:“好”,“你会跟他去义乌吗?”“会。” 刘亚仙回答得十分干脆。无疑,凄凉的身世、贫困的家境,使刘亚仙明显比一般同龄人内向、胆怯。老奶奶说,她自己已30多年未去兰溪市区了,至于小亚仙,九年来连黄店镇区也只去过一次。随着接触的增多,胡金生想收养刘亚仙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

今年7月一放暑假,胡金生就把刘亚仙与老奶奶接到义乌,让小亚仙先适应一下新家生活。刚来义乌,小亚仙两顿没吃饭,几天以后才渐渐有些适应下来。七八天后,老奶奶要回兰溪老家,小亚仙拉着奶奶的手大哭了一回,这以后,几个月来她都没再流泪,人也一天比一天活泼、开朗。

养育子女,在感受温馨的同时总要付出爱心与辛劳。开学时,小亚仙(已改名胡××)进了苏溪镇某小学,这所是寄宿制学校。由于8月下旬与哥哥胡江苇一起,跟姑父一家去上海玩了半个月,回来时她竟得了皮肤病。于是,刚开学的10余天时间里,胡金生每天上下午都要去一趟学校,为她打针。胡金生一家颇感欣慰的是,小女孩每天都在进步。在胡金生夫妇的教导下,很快地,每次吃饭前,她都会主动洗手洗脸。刚来义乌时,每有生人进门,小女孩都会局促不安。一段时间后,她也不再那么胆小了。双休日回家,除与哥哥尽情玩乐外,还会去同学家串门。老师反映,她在学校表现不错,学习刻苦认真,能与同学友好相处。时间一晃快五个月了,胡金生夫妇对小女孩的过分腼腆、内向也有一点点失落,胡金生妻子说:“她至今未响亮地喊过爸爸、妈妈。”不过这个憨厚的妇女紧接着补充:“我们既然收养了她,就会无怨无悔地待她好。时间再长点,她肯定会与我们更亲。”胡金生则说,她如今极少讲话,很可能与她还不会讲义乌话有关。这个年近40岁才有女儿的父亲一脸满足,他说,女儿与他还是很亲的,双休日一回家,她就整天粘着他。有时胡金生上门给人看病,她也要跟去,晚上看电视,她就坐在爸爸的大腿上。不知什么时候,小女孩已悄悄溜进门来,依偎在胡金生身上,略带好奇地看着我们。我们问:“新家好吗?学校好吗?”她扑闪着漂亮的眼睛,用力地点点头,接着又有些害羞地扶着爸爸的肩,躲到了胡金生身后。胡金生说,女儿还是很有孝心的。有时吃饭时间到了,他故意坐着看电视,这时,女儿总会上前拉他吃饭,他就逗她:“你拉谁吃饭呀?”这时候,小女孩没办法了,就会说一句:“爸爸,你去吃饭。”这声轻柔急促的“爸爸”,能让胡金生一天的疲惫与烦恼涤尽同时他也相信,再过些日子,她会“爸爸”、“妈妈”地喊个不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