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儒学走进老年课堂
(2022-09-01 19:26:36)
标签:
教育历史旅游文化 |
分类: 儒学文化 |
我是一名教师,是浙江省儒学学会会员、金华市婺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在这里,我谈点我们兰溪市社区学院(浙江省老年开放大学兰溪分院)是如何让儒学教育走进老年课堂的。
一、帮助建立兰溪儒学方面的名人研究会
兰溪市有许多的儒学名人,有范浚、金履祥、章懋、叶诞、胡应麟、柳贯等。在兰溪市社区学院领导的支持下,我参与了兰溪市范浚研究会、兰溪市章懋研究会及兰溪市叶诞文化研究会的成立。得到了中共兰溪市委宣传部、兰溪市社科联、兰溪市民政局的高度重视。我们学院里也于去年上半年建立起兰溪市范浚研究会学习基地,利用学院的基地,我们在晚上时间,为兰溪老年儒学爱好者提供平台,开展学习交流,成为兰溪市较为有名的一个基地。我们还将帮助成立兰溪市金履祥研究会、兰溪市胡应麟研究会作出服务。在女埠街道垷坦村、黄店镇桐山后金村建立金华小邹鲁研学基地。
二、成立范浚讲师团
我们在中共兰溪市委宣传部、香溪镇党委、以及我们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组建了由金华市在浙师大、金华职业教育学院、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分院教授,以及兰溪市爱好儒学的退休校长、教师组成的一个讲师团,讲师团以我们学院教师刘鑫为团长,香溪镇党委宣传委员朱德才、兰溪市范浚研究会会长范国粱为副团长,面向兰溪市文化礼堂、各社区、村老年协会开展巡回讲课。
三、挖掘儒学文化内涵,开展讲课
我们讲师团先后进行备课,要求每个讲师团成员至少要有2个内容。我们在学习兰溪儒学的同时,结合社会主义价值观,开展文明礼仪、诚信为人等方面的教育,倡导乡风文明。
我们先后为兰溪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讲师团成立会议上,讲解范浚荣耀的家族文化,让兰溪市关工委的成员与讲师团的成员首先了解范浚一家的辉煌成就,聆听《一门双柱国,十子九登科》、《范筠一门十子八进士》、《范洵挂冠出走被秦桧所杀》、《朱熹三访地,朝廷七聘家》等故事。聘请中华朱子学会理事、浙江省朱子学会副会长、浙师大教授王锟为兰溪市范浚研究会、兰溪市叶诞文化研究会的成员们开展题为《范浚与叶诞生平学术思想》的讲座,内容包含范浚的生平与交友;范浚的心血思想;范浚的经世实学;叶诞与瀫东书院。我们还聘请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分院硕导潘淑贞为香溪镇老干部讲解《范浚思想与乡风文明建设》的讲座,我们学院通过线上线下的现场直播形式,有4.77万人点击看直播,影响面很广。
我们还利用女埠街道渡渎村的章懋理学文化,开展章懋思想的研究与学术探讨,与渡渎村老年协会的老年人一起交流章懋理学文化,让章懋的文化在渡渎村扎根。
女埠街道的垷坦村是周敦颐的后裔,我们还来到女埠街道的垷坦村,为垷坦村的老年人开展濂溪文化的讲座,讲述他们的祖先周三畏的故事,并为他们村开展《周三畏挂冠》剧本开展了初步的研讨。
黄店镇素有孝道古风。据历史记载,纯孝乡之名的由来,是因为这一带出了陈天隐、董少舒、金景文三孝子。被当时朝廷列为三贤。并建有三贤祠,立八行碑,以教育后人。历史上的三孝子,如今已成为美丽的传说,三峰山便成了子女孝敬父母永恒的形象,延至今日,其尊老、敬老、养老的传统美德,不断得以继承和发扬,近年来涌现出不少“现代孝子”。黄店镇范宅村农民范庆如以几十年如一日侍奉百岁老母的感人事迹,被评为“浙江省十大杰出孝子”之一。三峰孝文化园已经成为全市的孝敬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我们就利用黄店镇孝文化悠久深远的历史,到黄店镇三峰殿口村、上包村、刘家村、太平桥村的老年协会,为老年人送去孝敬教育课。
我们利用金履祥的理学文化,去桐山后金村宣传金履祥,以名人效应来促进兰溪旅游的发展。学习金履祥,就是要继续研究理学,提倡仁义孝道,讲求天人合一,可持续发展,丰富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四、开展送儒学文化下村,以书画的名义为老年人服务
我们学院还经常性地组织本学校的退休教师团队开展送书画下乡、下村活动,利用《唐诗一百首》、家规家训、范浚、金履祥等儒学名家的名言警句,开展为乡村老年人服务。
我们先后去过黄店镇芝堰、桐山后金、三峰殿口、刘家村,女埠街道的垷坦、竹塘村,兰江街道的里范村,永昌街道永昌村、夏李村,游埠镇的游埠村、东山项村,横溪镇的溪口周村等等,为他们提供书画服务。
春节前后,为全市老年人免费写春联服务。此举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五、编写儒学教材,进入老年人课堂
总之,我们通过成立学习基地、讲师团、下村讲课、送书画下村与编写教材等形式,让儒学走进老年人,走进老年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