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流星雨刘鑫
流星雨刘鑫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0,963
  • 关注人气:20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执着于科研淡泊间助人

(2022-07-17 00:47:37)
标签:

教育

历史

旅游

文化

分类: 乡土文化

执着于科研   淡泊间助人

严学军

 

几个月没见,姜老竟然又准备出书了。看到厚厚的书稿,甚是佩服和感动。为丰富内容,姜老还约我写一篇文章,谈谈我对他的印象,我欣然应允。从文艺批评的角度写姜老的文章,书中已收入不少,我就另选路径,给大家介绍一下我眼中的姜老。

姜老,是1935年出生的,比我整整大了35岁,我俩是名副其实的忘年交。认识他的时候,我刚走上工作岗位,而他却已是兰溪教育界的“姜老”了。无论是校长还是普通老师,年轻老师还是和他年龄相仿的,身边的人都尊称他“姜老”,没有叫“姜老师”的,更没有直呼“姜绍绩老师”的。后来,我到兰溪市教育局机关工作,机关上下包括局长也都称他“姜老”。如今他已退休多年,人们却依然亲切叫他一声“姜老”。

中国人对称呼是挺讲究的,达不到一定的水平,得不到一定的共识,是绝对不能称“老”的。姜绍绩老师一直以来被人们以“姜老”相称,一定是在工作和为人方面为大家所敬仰。

姜老退休前一直担任兰溪市教科所所长和教育学会秘书长,从事的领域是教育科研。三十年前的兰溪教育界,老师只知教学研究,不知教育科研是何物。要打开教育科研的局面,难度可想而知。我就是在当时的背景下和姜老认识的,见证了姜老突破教育科研的每一步。

兰溪市实验小学的教育科研,是姜老的得意之作。他为实验小学的“小学生非智力因素研究”课题可谓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当时姜老三天两头往实验小学跑,实验小学也特意给他安排了办公室。在他的顾问下,实验小学的课题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不仅出版了专著,获得了全国教育课题一等奖,还迎来了全国性的非智力因素研讨大会。课题的成功助推了学校的辉煌,实验小学成为全省的名校之一。姜老和徐锦生校长之间的友谊,就是那段时光打下的基础。

有了实验小学科研的示范效应,姜老就在关键少数上做文章。校长是科研的关键少数。一个学校要重视科研,首先要提高校长的科研意识。姜老利用教育学会下属的高中校长分会、初中校长分会和小学校长分会三个平台,通过多种方式,不断向校长灌输教育科研意识。记得姜老经常说,不重视教育科研的校长,不是有水平的校长。姜老的观点逐渐被校长所接受,城区的几所学校率先申报了课题,之后不少学校效仿。有的学校还设立了教科室,专门负责学校的教育科研。

对实验中学、兰一中等学校的重点课题,姜老都亲自担任顾问。学校为了工作方便,都给他安排了办公室。他一个星期每个学校去两次,具体指导课题研究。据我了解,最多的时候,他曾任6所学校的科研顾问。有的同志认为顾问无非是挂个名,有空去学校转转,是一项轻松活。其实不然。当时的一线老师,对教育科研都是门外汉,还真离不开姜老的指导。

姜老担任实验中学科研顾问的时候,我就在教科室主任的岗位上,亲身体验过他的顾问。从课题的选择到方案的制定,从活动的设计到结题报告的撰写,姜老无不参与指导。记得学校要立项一个重大课题,蒋培成校长任课题组长。当时初选了三个课题,大家意见纷纷难以统一,是姜老的一再坚持和充分论证下,才最终确定《中学生责任感培养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的。姜老指导的许多细节,我现在都想不起来了,但有一个动作印象十分深刻:伏在桌前,用红色的圆珠笔在老师的论文上划掉一些,然后在旁边密密麻麻地写上修改意见。这种修改意见,实验中学课题组的老师都收到过。

在姜老的指导下,兰溪有很多学校的课题获得了不小的成果。实验中学的《中学生责任感培养的实践与研究》也正式出版。兰一中、云山小学、延安路小学等五六所学校也相继出版了科研成果。这么多学校出版教育科研专著,被金华教科所称为兰溪现象。

从不知教育科研是何物,到教育科研的兰溪现象,可以清楚地看见姜老的付出和水平。我不是官方评价,但在我心里始终认为,姜老是兰溪教育科研的引路人和奠基者。基层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有助于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养成观察、思考、总结的习惯,这对一个老师的成长是十分有益的。我从中受益匪浅。

与教育科研领域的高调相比,姜老的生活上却十分低调。走在人群中,他就是一位普通的老人,吃穿住行都十分平常。交往的圈子也不大,大部分是老师。尽管个子不高,但为人豁达,把个人利益看得很淡。交往三十多年,从来没有在我面前抱怨过谁,更没有在背后讲过谁的坏话。我也从来没有听说过他曾经和谁闹过矛盾,起过冲突。要是某些方面没有得到理解或者支持,他习惯会说上一句:“这个乖”这句口头禅,然后“哈哈”一笑了事。

   我们几位朋友经常开玩笑,姜老虽然年长许多,但心里年龄却比我们年轻。他似乎是一个没有烦恼,永远处在思考状态的年轻人。如今他已87岁高龄,可在微信朋友圈中的活跃度丝毫不逊于年轻人。有段时间,每当感到无助,我就会去找姜老聊一聊。甚至我不用说什么,姜老的工作和精神状态就会化解我的消极情绪。

姜老的爱人伍老师经常提起,姜老基本不怎么记挂家里的事。可他对我们一批从事教育科研的年轻人却十分关心。他会利用自己的渠道想方设法推荐年轻人,为他们谋求更好的成长平台。

我本人就被他推荐过。那时我还在香溪初中教书。当时正是中考,姜老来学校巡视,发现我写的几篇文章还可以看看,就把我记住了。想不到后来他竟然把我推荐给了实验小学。而且实验小学的徐校长已经征得教育局的同意了。当姜老打电话告诉我时,我真得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我在市府办工作期间,我和姜老依然保持密切的联系。我经常会聊起某些岗位现在需要人,姜老就会给我推荐他的小兄弟。有一次,建设局办公室主任委托我在老师队伍中找一位秘书,是姜老给我推荐了黄店初中的教科室主任。还有一次正是写政府工作报告期间,市府办缺人手,办公室主任让我找人,又是姜老给我推荐了他的小兄弟。现在他的两位兄弟职业发展很好,一位是处级干部,一位是正科级干部。

据我所知,有几位老师走上校长、副校长岗位也是姜老推荐的,当然得到姜老帮助过的老师就更多了,许多基层老师的论文都是姜老亲手修改过的。

最近,姜老又在谋划一件能帮助更多人的事:在兰溪市社区学院筹办园丁书屋。现在教育局已经批复同意了这件事。姜老把自己的所有藏书都无偿捐给了园丁书屋,还动员自己的爱人伍老师当管理员。

姜绍绩老师没有很高的地位,也没有特别的名望,但身边的人乐意叫他“姜老”。这不是随意叫叫的,这是对他的尊重,对他的肯定。执着于科研,淡泊间助人。岁月不居,青春永驻,愿姜老心理年龄永远年轻。祝姜老身体健康!

(作者为兰溪市档案局局长、档案馆馆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