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亭概况
(2022-05-11 22:08:40)
标签:
教育历史旅游文化 |
分类: 风情雅韵 |
云山街道十里亭行政村位于街道办事处驻地北4500米。村民委员会驻郑家自然村,村以所辖自然村十里亭得名。地处三江冲积平原,区域面积1.9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178亩、水面170亩。下辖郑家、十里亭、何灶、张莫、下湖、陈下庄、上寺后和下寺后8个自然村,17个村民小组,576户,1189人。村民大多以种植蔬菜、水稻和养殖珍珠为业。小萝卜是其特产。猪羊会为金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郑家自然村,村民委员会驻地。世居郑姓,南宋时由邑城郑家巷衍分迁入定居,村以姓氏得名。有2个村民小组,65户,212人,耕地131亩。村民大多以种植蔬菜、水稻和养殖珍珠为业。
十里亭自然村,位于村民委员会驻地南500米。世居周姓,清代由邑城迁入定居,村西有青石凉亭,离邑城十里,俗称十里亭,村以亭名。有村民小组7个,236户,778人,耕地492亩。村民大多以种植蔬菜、水稻、养殖珍珠和外出务工为业。
何灶自然村,位于村民委员会驻地东北400米。始居何姓,村口西边有石桥一座,曾名何宅桥头,后何姓外迁,唐姓入居,现村民以唐姓为主,改村名为何灶。有村民小组1个,30户,103人,耕地64亩。村民大多以种植蔬菜、水稻、养殖珍珠和外出务工为业。
张莫自然村,位于村民委员会驻地东北900米。元代张、莫两姓分别自石埠和温州莫家庄迁入定居。有村民小组2个,72户,237人,耕地147亩。村民大多以种植蔬菜、水稻、养殖珍珠和外出务工为业。
下湖自然村,位于村民委员会驻地东偏北850米。世居胡姓,北明代由下陈店衍分迁入,村边有湖,为雁鸟栖息地,名雁湖,后讹称下湖,村以湖名。有村民小组2个,73户,245人,耕地152亩。村民大多以种植蔬菜、水稻、养殖珍珠和外出务工为业。
陈下庄自然村,位于村民委员会驻地偏东偏南300米。始居陈姓,因地处沿江建村于后陈鲍村下游,故村名陈下庄。南宋时方姓自溪里源衍分迁入,现村民以方姓为主,村袭旧名。有村民小组1个,31户,102人,耕地63亩。村民大多以种植蔬菜、水稻、养殖珍珠和外出务工为业。
上寺后自然村,位于村民委员会驻地西南550米。始居朱姓,明代由邑城迁入定居,因地处古寺庙后,村遂名庙后。后代又衍分成两个村落,以沿江流上下分别称上寺后与下寺后,此村在上游,为上寺后。有村民小组1个,30户,97人,耕地60亩。村民大多以种植蔬菜、水稻、养殖珍珠和外出务工为业。
下寺后自然村,位于村民委员会驻地西南400米。有村民小组1个,39户,125人,耕地69亩。村民大多以种植蔬菜、水稻、养殖珍珠和外出务工为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