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黄店镇:兰芝风情线助推乡村游

(2022-05-11 17:25:01)
标签:

教育

历史

旅游

文化

分类: 旅游景观

黄店镇:兰芝风情线助推乡村

 2013年,黄店镇党委、政府着力构建古色古香芝堰村、理学文化桐山后金村、孝道文化三峰殿口村、廉政文化上包村“四点一线”的美丽乡村精品旅游线。兰芝风情线作为2013兰溪市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工程,黄店镇的上包村、芝堰村列为此线的精品村。上包村定位“鹤山琴池,绿美上包”,凸现包氏廉政文化和生态上包(污水治理及垃圾处理);芝堰村定位“严婺古驿,江南丽江”,凸现驿站文化和古村落保护利用黄店镇共投入资金1584万元。“兰芝风情线”美丽乡村建设现场会取得圆满成功,不但施惠于老百姓以“青山秀水,和美新村”,也得到了金华市领导的高度肯定。

               鹤山琴池   绿美上包

上包村位于风景秀丽的三峰山南麓。鹤山为上包村的太祖山,其形神皆似仙鹤,颔首村南、翼展村北村落布局皆以鹤山为导。琴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品德高洁的象征,鹤山与琴池恰与上包村先祖之清廉精神契合。鹤山苍松交耸蔽天,村内翠色掩映如画,整个村落为绿色而美丽。

上包村环境优美,村庄整治成效显著。鹤山苍松翠柏,郁郁葱葱,池塘纵向如珠相串,碧水滢滢。村落民风淳朴。十足血缘文化色彩浓烈,凝聚力强,又为包氏后裔,崇尚清正廉洁。公益精神深入人心。  

走进上包村,但见水塘清澈,道路洁净,地面上看不到一点垃圾。83岁的退休教师包福良老人回忆说,现在村里成立了环境卫生管理小组,制定环卫公约,慢慢形成了人人讲卫生的好习惯。

  古村芝堰  江南丽江

地处兰溪市西北部20公里,与建德市相邻的芝堰村,古时为金华、严州(今建德)诸府县之间的交通要道,过往商旅众多,商贸繁盛。芝堰村始建于南宋淳熙年间,至今已有830年的历史。

    芝堰村古时为严婺古驿道,由于过往行人密集,商贸活动频繁,在明中期就已形成较为完整的村落格局,大量的厅堂、民宅、客栈、店铺、茶馆、过街楼等随之兴建。位于芝堰村建筑群主轴线月亮街上的九座厅堂建筑是最典型代表,其中衍德堂建于元末明初,是浙江省现存最早的民居建筑之一。芝堰村碧水绕村,溯水上行,青山环抱中,便是兰溪市民的饮用水源地——芝堰水库。在这一池清水的福泽下,村落的美显得愈发灵动。

芝堰村人根据本村驿文化浓厚的氛围,大力弘扬艰苦创业的驿道文化,走出了一条新农村建设之路。一入孝思堂,仿古而建的村史廊、民风廊、励志廊、艺术廊、成就廊等把孝思堂点缀得极具韵味。在孝思堂两边的农耕馆、兰荫讲堂,给村民们带来了长知识、美生活的精神家园。

              桐山后金   理学之邦

  桐山后金村的房屋多沿山而建,放眼望去,青瓦层层叠叠掩映于绿树丛中,好似一幅风景画。这里称得上人杰地灵,不仅出了孝心感动天地的金景文,还走出了理学大师金履祥,有“才子之村”的美誉。  

  桐山后金村的池塘中间有个土墩,土墩上还生长着一棵茂盛的大树,看上去像一座小岛,颇为有趣。这棵大树是老柏树,树干直径有1米多。古时候桐山后金村正好处于兰溪和建德交界处,村子被一分为二,一半归建德管,另一半属于兰溪,这棵老柏树就是天然的分界线。后来,桐山后金村全部划给兰溪管辖,分界线自然就消失了,可老柏树依旧立在土墩上。它和池塘边一棵古樟树遥相呼应,一同守护着这个宁静的村庄。

 桐山后金村保存最完好的老房子就是仁山书院。仁山书院是金履祥晚年讲学之地,几经修缮,现存的仁山书院为清代风格的建筑。书院坐北朝南,三间三进,后进两侧各有一个厢房,形成丁字形布局。如今,桐山后金村修缮了省级文保单位仁山书院,在书院里展示了金履祥理学文化内容,进一步丰富了理学文化内涵。

              三峰殿口  孝道文化

三峰殿口村现被命名为浙江省文化示范村。古建筑有敦睦堂、三峰殿、建兰亭。敦睦堂与建兰亭是兰溪市文物保护单位。三峰殿供奉方氏祖先,为兰溪市批准的宗教活动场所。

黄店素有孝道古风。据历史记载,黄店镇一带在宋代名为纯孝乡。纯孝乡之名的由来,是因为这一带出了陈天隐、董少舒、金景文三孝子。被当时朝廷列为三贤。并建有三贤祠,立八行碑,以教育后人。历史上的三孝子,如今已成为美丽的传说,当地的三峰山,由于形如三子拜母,被当地群众称为三子拜母山。三峰山便成了子女孝敬父母永恒的形象,孝道古风在黄店代代相传,延至今日,其尊老、敬老、养老的传统美德,不断得以继承和发扬。

三峰殿口村近年开设了三峰“孝文化”园,增设了三贤堂、美德堂等展厅,将古代孝子与现代孝子、名人贤孝相结合,进行内容再丰富、内涵再拓展,更具有现实教育意义和说服力。三峰孝文化园已成为兰溪市的孝敬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白露胜景  名不虚传

白露山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自唐朝至今,历代贤人名臣荟萃。昔日唐相舒元舆、婺州名儒金仁山、明代学者章枫山,皆隐居白露山讲学。明代顾儒、名士黄傅、陆震、方寒溪;清代义士邵献芳;近代画师童之风,均与山与寺相缘。纵论兰溪历史,曾经出现过唐相舒元舆、宋相范钟及明相赵志皋三位丞相,与白露山有密切联系的就有两位,舒元舆、范钟两丞相均归葬于白露山,这在兰溪市的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仍至在金华市的历史上也是绝无尽有的。历史上著名的“甘露之变”、“岳飞蒙冤,三畏潜隐”、“翰林四谏”等事件均与白露山有缘。

白露山景观优美,山域面积有5平方公里,海拔最高点445米,景区面积达13.63平方公里,有两门飞瀑、玉带环抱、神仙撒网、黄岩龙舌、鹰岩远眺、城门断坦、仙人奕棋、两塔争辉、五族显形、驼峰落日十大景观。

    三峰白露展现兰芝风情,青山秀水打造生态黄店。2014年,黄店镇党委、政府在兰芝风情线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以兰芝风情线提升和白露山旅游资源开发为契机,整合资源,继续搞好沿线的绿化、保洁、农家乐开发等基础配套建设,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农家乐休闲采摘游提升旅游品味,将白露山——芝堰风景名胜区的旅游,发展成为一条精品旅游线、新农村建设的样板线、农民增收的致富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