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源村第一书记编著完成《文化露源》一书

标签:
教育历史旅游文化 |
分类: 乡土文化 |
刘鑫,现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会员、中国现代作家协会浙江分会副会长、中国民俗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全国刘氏汾公研究会副会长、浙江省儒学学会会员、浙江省百姓家谱研究会常务理事兼联络站站长、浙江省散文学会会员、金华婺文化研究会理事、金华市地名文化研究会理事与专家组成员、金华市作家协会、金华市诗词楹联学会会员、金华市小邹鲁文化促进会兰溪分会会长。兰溪市范浚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兰溪市章懋研究会秘书长、兰溪市仁山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兰溪市寒溪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曾被评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先进个人、浙江省文化能人、金华好人、金华最美家乡人、金华百姓学习之星。
刘鑫老师自去年5月21日由兰溪市教育局下派到露源村任市下派第一书记。在25年前,刘鑫是露源村任露源联小的负责人,也就是当时一所村级小学的校长。
露源村有“三童四村”之说。每一个村庄都有一个历史。同样,露源的历史也是厚实无尽的。自从下派到露源当第一书记那天起,刘鑫就决定要写一本有关露源文化历史方面的书。于是就开始收集资料。
对于刘鑫看来:觉得有几点精神是我们露源村人得以发展的根之源,源之泉:一是勤劳精神。露源村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生存环境较差,正是乡亲们这种勤劳的精神,忙时农耕,闲时副业,田中温饱,山上小富、踏实勤恳、勤俭致富,使得七、八十年代露源村成为附近小有名气的农业学大寨村;二是拼搏作风。家乡人总有一种韧劲,总有一种拼搏、不感落后的精神,正是这种作风,乡亲们敢想敢干,露源村在甘溪乡时第一个建起了通村公路;三是崇文传统。崇文重教一直是露源的优良传统,每个家庭都把“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当作自己家里孜孜不倦追求的理念,虽然村里条件艰苦,家庭并不富裕,但在小孩读书上,却是啥的投入,想办法投入,“买米缴书、种谷缴书”在村里已是蔚然成风;四是正气民风。民风淳朴、村风正气一直贯穿着露源村的发展。在村里,不管是忙时还是闲时,看到的永远是不停歇的脚步,没有悠闲的身影,没有闲散无事的人群,不管老小,都在一样分担着家里繁重的劳动和村里的公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互助,有难同当……,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正气,露源村才能在几百年的不平凡历史中得以发展、生存。这些宝贵的财富正是我们需要的,也是需要我们这一代人不断传承发展。
如今,露源村第一书记编著的《文化露源》已经完成,他将他的著作《文化露源》分发给露源村的党员干部们,并作为献礼农村文化礼堂的教材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