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释菜礼

(2022-03-22 13:16:21)
标签:

教育

历史

旅游

文化

分类: 乡土文化

菜 礼

释菜礼的故事

相传春秋时,孔子周游列国,曾受困于陈国(今河南淮阳)、蔡国(今河南新蔡)之间,七天没有饭吃,只能靠煮灰菜为食,可他每天仍于室内抚琴作乐。与孔子随行的弟子子路、子贡认为已到了穷途末路的境地,只有颜回仍每天释菜于户外,也就是每天从野外采摘回野菜,在孔子住所的门口向老师行礼致敬,以表示尽管老师的处境极端困苦,自己仍然坚持做人的原则,跟随老师学艺。颜回此举,体现了他尊师的风尚。

何谓释菜礼

释菜,亦作舍采、祭菜。古代凡始入学,须向先师行释菜之礼,以苹蘩之属奠祭之,而不用牲牢币帛。这是一种从简的祭礼,更是自古两大祭祀先师仪典之一。

《周礼·春官·大胥》:春入学舍采合舞。郑玄注:舍,即释也;采,读为菜。始入学,必释菜礼先师也。菜,苹蘩之属。释菜礼,菜虽礼薄,然明有忠信之行,虽薄物皆为可用。《礼记·学记》亦云:大学始敦,皮弁祭菜,示敬道也。郑玄注:祭菜,礼先圣先师,菜,谓芹藻之属。 郑司农云:古者,士见于君,以雉为挚;见于师,以菜为挚。”“就是礼物,是野鸡,按照郑司农的说法为蔬食菜羹之菜,就是素食。换言之,古时士人见君要敬献野鸡,见师尊则要拿,后世相沿成习,逐渐变成了敬师之礼。

释菜礼流程简介

1:升堂点阅;2:沃盥、焚香;3:祭酒、献芹;4:行四拜四兴礼;5:献官训示,齐诵经典。

活动意义

通过隆重祭祀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彰显了文明礼仪,弘扬了尊师重道,修炼了为人师表。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去教育孩子、影响孩子,使他们成为感恩、孝敬、尊师的栋梁之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祭孔礼
后一篇:拜师礼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