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何孔家要分南孔和北孔?谁是正宗?

(2022-03-22 12:28:52)
标签:

教育

历史

旅游

文化

分类: 风情雅韵

为何孔家要分南孔和北孔?谁是正宗?

宋靖康二年,金兵灭宋。康王赵构南渡,建立南宋政权,改号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在扬州诏第四十八代衍圣公孔端友前往参加祀典。

      孔端友及部分孔裔随驾南渡,背负子贡手摹孔子及亓官夫人楷木像,视为圣物。其后奉旨在浙江衢州兴建家庙,不再回归曲阜,子孙世袭爵号,由南宋王朝封为衍圣公,是为南宗。六传至第五十三代,由孔洙承袭。

      金兵入主中原,建立伪齐刘豫政权,于公元1131年封孔端友之侄孔璠为衍圣公。及至刘豫败灭,金熙宗于公元1139年时仍封孔璠为衍圣公,是为北宗。

      三传至孔元措,随今政权迁于汴京,由族兄孔元用权袭衍圣公,留曲阜主祀事。南宗理宗宝庆元年(公元1225年)收复山东,次年改授孔元用之子孔之全为衍圣公,乃至蒙古兵攻占曲阜,仍以孔之全为衍圣公。此时,蒙古、金、宋各有一位衍圣公。

     元朝灭宋统一中国,宪宗元年(公元1251年)封北宗第五十二代孙孔浈为衍圣公。

     由于孔浈为孔元措之孙,但曾随母改嫁易姓为李,再由孔元措领回抚养,被孔族上书揭发,次年被罢,未再任命新衍圣公,以致爵位虚悬。

     元世祖忽必烈于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访查孔族,拟确立衍圣公,诏当时任南宗第六代衍圣公的孔洙去京议封。孔洙称因本支祖茔已有五代在衢,难以弃离。

      而曲阜子孙守墓有功,所以愿让爵于北宗。忽必烈赞叹不已,谕曰:宁违荣而不违亲,真圣人后也。封孔洙为国子监祭酒、承务郎,免去衍圣公封号,但未立封北宗。直到元成宗贞元年(公元1295年)才封孔之全之子孔治为衍圣公,以致北宗衍圣公中断了43年。

    从性质上说,孔洙当时并非让位,实乃辞爵。很可能是因知自己是南宋所封,不一定真能得到元帝的承认,故而采取了进缴袭封衍圣公印信的高姿态,回避是非。

      元仁宗延佑二年(公元1316年)孔氏族人上书,指但是袭第五十四代衍圣公孔治之子孔思诚是庶支,应由孔思晦承袭。

      仁宗乃罢孔思诚,改封孔思晦,仍为第五十四代衍圣公。实际上,他们两人都不是嫡长孙。由于第四十六代衍圣公孔宗愿的子孙多已先后迁居他地,孔思晦之获封只因他是留在曲阜的长支,所以其后各代衍圣公都是孔思晦之后的嫡长子。

    南宗失爵后逐渐衰落,明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授南宗孔子第五十九代孙孔彦绳为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

从以上的历史叙述,可以了解南宗实为孔子后裔的正宗,但是北宗得到了由元至清王朝的承认,成为名义上的正式正宗。

     民国二十四年,国民政府废南北两宗的封建爵号,在授孔德成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的同时,授第七十四代孔繁豪为南宗奉祀官,享简任待遇。

      孔繁豪于民国三十三年病逝,由其胞弟繁英长子孔祥楷继承。孔祥楷因年幼,到民国三十六年受命举行大成至圣先师南宗奉祀官就职典礼,时年10岁。孔祥楷习冶金业,任河北金厂峪金矿矿长,现返衢州,任职于市政协。自《孔裔谈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楼下殿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