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亭的畲族

标签:
教育历史旅游文化 |
分类: 乡土文化 |
水亭的畲族
隋唐之前,畲族先民在广东的凤凰山区生息,从事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生产方式。迁入浙江最早的一支是唐永泰2年(766)从福建罗源县十八都苏坑境南坑迁至处州府青田县鹤溪村大赤寺(现景宁畲族自治县大赤洋村),后居叶山头村。宋代又有畲族陆续迁入。畲民大量入迁是在明代,共有46支迁入浙江。清代共有28支迁入。畲民先民原居广东东北,故迁徙红路多由广东经福建入浙江,也有少数支族由广东经江西入浙江。畲族先民迁徙的原因是原居住地统治者严酷的军事镇压和经济剥削;迁徙的目的首先是民族的生存;迁徙的形式是一家一户或几个支族结伴而行。
畲族自称“山客”,浙江一带称“畲客”,意为住在山区的客户。
畲族迁入兰溪的水亭、永昌、游埠、张坑、西方坞等乡村时在清末。开始时,畲民结庐村旁山沿,还从事打猎采薪、挑担、抬轿帮工等副业,过着艰苦创业的日子。
据《兰溪市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水亭畲族人口为1398人(其中男生704,女694),占全乡人口13.98约7.3%,占兰溪市畲族人口47%。近一半畲族人口居住在水亭畲族乡。
前一篇:圣山民族小学
后一篇:露源村开展疫情防控演练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