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于砖雕墙画工艺的刘尚师
(2021-02-10 23:06:56)
标签:
教育历史旅游文化 |
分类: 乡土文化 |
砖雕指在青砖上雕出山水、花卉、人物等图案,是古建筑雕刻中很重要的一种艺术形式,制作工艺与核心点是在于用金砖等级的成品青砖进行表面深度雕刻,这是我国几百年来传统意义上真正的砖雕,传统砖雕精致细腻、气韵生动、极富书卷气等特点。
砖雕通常保留砖的本色,不另行染色,但也有少量砖雕彩绘处理。因此雕花匠需要刻出多个层面,利用光照产生的阴影加强艺术效果。明清是砖雕发展的高峰,匠师可以在厚度不及寸的方砖上可以透雕9个层面。而青砖以外的砖材由于材质关系,所雕出的层面不及青砖多。
砖雕大多作为建筑构件或大门、照壁、墙面的装饰。由于青砖在选料、成型、烧成等工序上,质量要求较严,所以坚实而细腻,适宜雕刻。在艺术上,砖雕远近均可观赏,具有完整的效果。在题材上,砖雕以龙凤呈祥、和合二仙、刘海戏金蟾、三阳开泰、郭子仪作寿、麒麟送子、狮子滚绣球、松柏、兰花、竹、山茶、菊花、荷花、鲤鱼、福禄寿禧文字等寓意吉祥和人们所喜闻乐见的内容为主。在雕刻技法上,主要有阴刻(刻划轮廓,如同绘画中的勾勒)、压地隐起的浅浮雕、深浮雕、圆雕、镂雕、减地平雕(阴线刻划形象轮廓,并在形象轮廓以外的空地凿低铲平)等(见雕塑工艺品)。民间砖雕从实用和观赏的角度出发,形象简练,风格浑厚,不盲目追求精巧和纤细,以保持建筑构件的坚固,能经受日晒和雨淋。
你可曾记得,30多年前,在兰溪市黄店镇刘家村就有这么一个泥水师傅,他缺点鼻子,讲起话来有点漏音,但做起泥水匠来,是村里村外特别受人注目受人尊重的。他的建筑技艺是当时甘溪、朱家、黄店这一带赫赫有名的。这人是谁?这人就是现在刘国华、刘国江的爷爷刘尚师。
刘尚师,其实是人们的爱称,正因为他建造的工艺好,人们尊重他为尚师,高尚的师傅。而他的真正的名字叫刘家让,行敏百五十,讳瑞雄,光绪乙未年五月初三日丑时生,一九九〇庚午年十月十八日卯时终。光绪乙未年是1895年,到1990年,96岁寿终正寝,可谓是刘家一位长寿老人。他擅长泥水工,手艺精通,特别工于墙画与砖雕。
农村木结构的马头墙、门对面的照墙等一般都用水墨画绘制,其花鸟图、福寿图等,在当地都有一定的影响。
刘尚师对墙面的水墨画、砖雕有一定的研究,农村木结构房屋的马头墙、门对面的照墙等一般都用水墨画绘制,其花鸟图、福寿图等,在当地有一定的影响,黄店、女埠一带都留有他的墙上水墨画及砖雕。
我在朱家村采访到一座十分古典的建筑,其砖雕与墙画就是刘尚师亲手建造的。
其砖雕的工艺工序为:
制砖:中国砖雕最常使用专门烧制的青砖,均采用颗粒极为细腻的黏土或者河底沉淀的污泥为原料,有时还应用特殊的烧制工艺,务求成品质地匀净、软硬适中、不含气孔。制成砖块还必须经过打磨才可以使用。
打样:把设计稿拓印在涂抹过石灰水的砖面上,或者在砖块上直接画稿,调整基本布局及比例。
打坯:用凿子或刻刀粗略勾勒画面的轮廓,分出基本层次。
出细:运用多种工具,铲、刻、挑等计划相结合,刻画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