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光裕堂,我的小学生涯

(2021-02-06 19:38:10)
标签:

教育

历史

旅游

文化

分类: 乡土文化

光裕堂,我的小学生涯

光裕堂位于刘家村村南,坐西朝东,占地面积九十六平方米。硬山顶。清代中期建筑。三开间两进,后进,于2008年修复

前进为正厅,明间中缝五架月梁带前后双步廊,边缝梁架穿斗与抬梁相结合。檐檩与内额枋间置“工”字拱。后檐檩下皮高浮雕太狮少狮图案。柱头有坐斗,略卷刹。鼓形柱础,下垫覆盆。后进建于十级麻石台阶高台上。

光裕堂建筑用料硕大,做工考究,前进主架保存尚可,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整个光裕堂由睦百二公文嵩公五代同堂皇封“圣世瑞徵”时所建,内结构设有九卿六部石台阶。似皇上早朝的宫殿。门楼上方砖框内悬挂“圣世瑞徵”竖匾一块,建于乾隆五十年间,即十八世纪八十年代建成,占地面积三百平方米,距今230余年。2008年,后进由于倒塌,由村民刘国文提议修复,并与刘鑫、刘涌平等一起发起,由村民募集重建。

我小时候读小学就在光裕堂度过。当时是刘家小学。一、二年级是复式班。我7岁春季上学,到12岁上半年读的是过渡班。

在我的记忆中,能够让我记忆犹新的有这么两位教师,第一位是刘益良老师,他身材有些残疾,背有点驼,但他身残志坚,那时候,他教我们语文、音乐,看上去样样精通。

由于刘老师的循循善诱,我早上起得早,常常一个人去教室,而且一课书上完就能够背诵下来,也常常得到刘老师的表扬。

但我从小也是个比较爱玩的孩子,不像现在那样比较斯文,做事有个性。遇到问题,喜欢问个为什么,因此常常跟同学去探讨,总要闹出一些别扭的事情来。

可刘老师细心破解,把问题解释得十分透彻,讲问题也十分细微,这让我心服口服。我打心眼里敬佩刘老师。

其实,我那个时候,对于《语文》这门功课是十分喜爱的,回想起来,刘老师有他的功劳所在。

第二位就是当时的校长童汝贤。童汝贤是露源童家源村人。他是叫数学的,数学这门课,我一直很好。因此,到了高中,我的数学成绩在班里也是较为好的。

那时,虽然成绩不排名次,但老师在改作上大多是面改面批,使学生知道对在哪,错在哪,很容易接受。

如今回想起来,童老师那种负责人的态度,让我久久不能忘怀。那时候的读书并没有多大的作业,家庭作业也不多,学习全靠自觉。

刘家小学,这座使我不能忘怀的光裕堂,那时的两进,上层是老师的办公室和一个隔着木板的教师,天井两边可以遮风挡雨,下层是一个五年级的教室。在光裕堂南侧有一边门通往另一个教室,那是我读书时的一、二年级复式班。

走过这个教室,就来到另外一个厅堂,下层有两个教室,中间是过道,上层是刘茂银家的住户。

如今,光裕堂的门面依旧,而隔壁成了农户的住宅。

每当来到老家,总想回去看看,看看我曾经的同学、曾经的学校。依然,我还有一种怀旧的心里,让光裕堂成为历史的见证,开辟刘家历史展馆,以前人勤俭创业的精神去激励当今的刘家人,励精图治,去创造刘家更好的明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家乡的古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