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鼎鼎大名的五芳斋粽子居然跟这两位兰溪人有关

(2020-02-20 09:45:20)
标签:

教育

历史

旅游

文化

分类: 乡土文化

鼎鼎大名的五芳斋粽子居然跟这两位兰溪人有关

南米北面,一直以来是中国的饮食格局。米,是一个南方人舌尖根深蒂固的味道。而粽子的出现,让雪白的糯米有了不同的形状与口感。 

人人熟知,粽子传说是为纪念投江的爱国士大夫、诗人屈原而诞生的。流传至今,端午吃粽子,表达的是一种纪念先人的情感。

1921年,在嘉兴荟萃“嘉湖细点”美食的张家弄来了一位年轻人。由于他的出现,粽子成了“嘉湖细点”的头牌美食,从此诞生了一个著名的粽子字号———五芳斋。这位年轻人叫张锦泉,时年18岁。

1903年出生的张锦泉是兰溪人,开始以弹棉花为生,由于脑子活络,在春夏弹棉花淡季时,利用兰溪人会包粽子的特点,在嘉兴北大街孩儿桥堍设摊卖粽子,这孩儿桥离张家弄仅一步之遥。

张锦泉的粽子沿用了自家祖传的兰溪粽子配方,将火腿、鲜猪肉入粽,一举打破了嘉兴只有白水、豆瓣、红枣、红豆、碱水粽的旧制,引来了嘉兴食客好评,于是声誉鹊起。从此就有了“金华火腿兰溪出,嘉兴粽子兰溪式”的典故。

也是在这一年,张锦泉在嘉兴城当时最热闹的张家弄口开了“荣记五芳斋”粽子店。从此,五芳斋开启了它生命中富于传奇色彩的大门。因品质卓著、善于经营,“五芳斋粽子店”的品牌在张家弄的“嘉湖细点”中独树一帜,成了响当当的金牌点心。

五芳斋的发展,离不开另一位兰溪人,他叫姚九华。1948年,姚九华进入荣记五芳斋当学徒,没过多久就成了里面的师傅。在2009年,浙江省文化厅公布了“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作为五芳斋粽子制作技艺的传承人,姚九华榜上有名。2011年,五芳斋粽子制作技艺被正式列入国家级非遗项目。如今,五芳斋已经成为了全国性的大企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