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八角井村:探秘八角井的来历
标签:
教育历史旅游文化 |
据《董氏宗谱》,八角井董氏始祖为汉朝董仲舒,宋朝董元亭,庆历年间游婺州,因入赘兰溪望云乡鲁营畈为迁兰始祖,宋朝董石安,讳旭明,字宗道,卜居柱竿山后八角井,为八角井始迁祖。宗族堂名:余庆堂。
本支派排行字;福 禄 寿 荣 华 富 贵 启 文 行 忠 信 仁
义 礼 恭 敬 逊 昌 庆 衍 丰 隆 良 美 茂
八角井位于兰溪市黄店镇八角井村中部,41号民居北侧。东靠通村公路,占地面积0.58㎡,建于南宋时期。八角井井圈为内圆外方八角形,用青石打造。内壁直径为0.56米,外圈直径为0.87米,井圈高0.65米。西侧井壁上阴刻“乾道三年□月
八角井余庆堂位于村中部,三开间三进二明堂,坐西朝东,建筑面积350㎡,现存建筑为民国时期建筑风格。前进明间为五架梁带前后单步廊,用扁作梁,梁上刻有回字纹及如意图案。在四金柱间建有戏台,后檐柱上置仙人牛腿。后檐柱下有仙人雀替。次间为穿斗式,五柱落地,设看台。厢房为二开间,用扁作梁,檐柱上置仙人动物牛腿。中进为五架梁带前双步后单步,扁作梁,梁上刻回字纹。前后檐柱上置仙人牛腿。次间为穿斗式,五柱落地,后进梁架于2001年新建。前檐柱上置牛腿,用方木柱。前二进所有山柱用木柱,鼓形柱础,其用四角青石柱,礩形形柱础,下垫覆盘,三合土地面,硬山顶。余庆堂为八角井村重要大厅,用于祭祖及重要活动场所,具有一定的价值。
董少舒,字师仲,邑人也。世以儒,稍笃行著乡,当父亡土筑庐墓。左有灵芝生紫叶,黄干士大夫多赋诗以赠之,以为纯孝所感。
宋咸淳四年(1268年),知县事沈应龙以陈天隐、董少舒和金景文三个大孝子又奏请于朝廷。立碑建祠于学宫之后,建三贤祠,立八行碑,以教育后人。由此,望云乡也改名为纯孝乡。柱联孝子贤孙出于此典。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