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扫文杂记 |
两个月以来第一次看完一篇文。
知道作者的文不能再偶然,捡了最短的一个看,然后就喜欢上。
控而已
的文字使我想起所偏爱的水巷,文字十分细腻,琐琐碎碎的日常,交织了过去的现在,好像意识流电影的剪辑,随意中有着逻辑,故事里的人好像稍微努力就能改变些什么,然而终究错过,这种无力感让人难以释怀。
文狠狠的戳中了我的几个点。
在少年陆易初眼里腹黑的吴晨,其实是那样“不择手段”的想要与陆易初在一起,升初中因为表弟的错误信息分开,竟然不惜沦落“变坏”也要从重点高中出来重新与陆易初在一起,种种算计心机,说喜欢陆易初暗恋的女生什么的。我想这样过早察觉到自己感情的孩子,往往是痛苦的。吴晨聪明,有着自己那份执拗,可惜陆易初就是不明白,甚至总是害怕被算计。陆易初偷偷改了志愿,两个人大学分开,我想不能只怪陆易初迟钝,换做是我,在吴晨不做解释而且有各种误导信息的情况下,也许也要误解了吴晨的心意。
这就是我所欣赏的情节安排,人物立在那里,他们的命运就掌握在了自己手里,不管是作者还是读者的心愿,都没有办法大幅度改变他们的生活轨迹,该抓不住的还是抓不住,该遗憾的还是要遗憾。
说到遗憾,现实往往如此,后知后觉什么的,“原来我曾经是这样的喜欢/伤害过他”,大多数人都应该是有过的,多年后回想起来,也只能够怅惘。
陆易初这个人,我有个同学跟他特别像,长得好身材好学习好,情商似乎也不低,同学间有很不错的人缘,可是真正说到感情,是要后悔的。少年时代曾经有个人很喜欢他,他定然是有察觉的,而他自己也喜欢这个人,那种喜欢是潜意识的,他自己不明白也不珍惜,甚至因为旁人而误会,让喜欢他的那个人在沉默中心碎到放弃。一切时过境迁,才慢慢觉出,“哦,原来我是那样的喜欢/伤害过ta”,而此时,那个人发来了结婚的请柬。
而那个人,即使很多年后,大约依旧喜欢着他。
我想吴晨后来回蓝平家取围巾,一定不是因为妻子,而是自己还放不下陆易初,怎么着也想找个借口回来看一眼,他甚至不知道陆易初是不是还在蓝平家。所以看到只有陆易初一个人醉倒在蓝平家,可能几乎是喜出望外的,可他还是跟以前一样保持着表面的平静。
互问“你过得好吗?”那一段简直要虐死了啊啊啊,就那么几句对话,画面感超强,吴晨大概也意识到了陆易初的改变吧,可是他说了“祝你幸福”,我不相信他就那么洒脱,却理解为什么是他先提出该说再见,再留下去,至少在当时看来,也没什么意义了。感谢作者,把甜留放到了番外,原文结束在这里就很好,这才是现实应该有的样子。
曾经很喜欢我同学的那个人是我的密友。密友上个月休婚假,去了我同学所在的城市。我的那个同学,帅气成功依旧,只是至今还没有恋人。两个人见了一面。然后,当然没有然后了。
我看过文之后把最后这段改成了BG,发给了密友,问,觉得怎么样?密友说,对话太矫情了,不过“有些事,明白的时候已经晚了。就像有些人,想留下的时候已经走了”,这句话写得好。
故事是相似的,却因为人不同而不同,密友很大气的把这段感情当成了可以拿出来念叨的“过去”,我问,是朱砂痣么?答曰,是不是有关系么?现在想着白月光就够了。
我没有告诉密友故事有番外。
人生的番外,是要自己去挣的。
PS:
“长似初相识”出自柳永的词《征部乐》,是写给红颜知己虫娘的:
雅欢幽会,良辰可惜虚抛掷.每追念,狂踪旧迹.长只恁,愁闷朝夕.凭谁去,花
衢觅.细说此中端的.道向我,转觉厌厌,役梦劳魂苦相忆。
须知最有,风前月下,心事始终难得.但愿我,虫虫心下,把人看待,长以初相识
.况渐逢春色.便是有,举场消息.待这回,好好怜伊,更不轻离拆。
吴晨给陆易初的那封邮件
“而今渐行渐远,渐觉虽悔难追。但愿我,虫虫心下,把人看待,长似初相识。”
是结合了《征部乐》和柳永的另一首词《驻马听》:
凤枕鸾帷。二三载,如鱼似水相知。良天好景,深怜多爱,无非尽意依随。奈何伊。恣性灵、忒煞些儿。无事孜煎,万回千度,怎忍分离。
而今渐行渐远,渐觉虽悔难追。漫寄消寄息,终久奚为。也拟重论缱绻,争奈翻覆思维。纵再会,只恐恩情,难似当时。
而陆易初想到了初夜的熟悉感,大概终于明白了过来,高中那个夜晚发生了什么。回头去看这两首词,不知说什么好,唯有为吴晨的沉默和别扭,陆易初的迟钝和晚熟再哭一回了。
前一篇:《黄金骨》第四期,迟来的罗里吧嗦
后一篇:听了《铁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