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后反思】弟子不必不如师

分类: 在课例反思中成长 |
弟子不必不如师
——《关雎》和《蒹葭》对比阅读教后反思
韩愈《师说》中说:“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意思是说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弟子贤能。以前只是知道,今天通过《关雎》和《蒹葭》对比阅读教学后,对此认识更加深入,更加深刻。
在《蒹葭》教学中,我设计了如下环节:
《关雎》和《蒹葭》都写了对爱情的追求,比较两首诗说说对爱情追求的表达有何异同?
经过班级学生思考后,进行了一番交流,结果归纳如下:
相同点——
1、两首诗均写了对爱情的执著追求。《关雎》中“琴瑟友之”“钟鼓乐之”,君子用弹琴鼓瑟,敲钟打鼓赢得淑女的芳心。《蒹葭》中“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等句子,道路艰险漫长,对伊人的追寻是顺流而下、逆流而上,反复寻找。而且其重章复沓结构,通过不断反复强化对爱情的执著。
2、两首诗表达的结构不同。《关雎》第二章重点写君子对淑女的思念,第三章写君子对淑女的追求,其结构是层递关系,是递进式的重章复沓;《蒹葭》三章之间是并列关系,用并列式的重章复沓。
3、两首诗表达的侧重点不同。《关雎》侧重具体事件,《蒹葭》侧重具体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