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例分析】一堂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说明文阅读课

分类: 在课例反思中成长 |
一堂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说明文阅读课
——罗旭老师《梦回繁华》阅读教学观课议课
泾洋初中
江苏语文人带给镇巴语文人的每一节课,都能带个我们无尽的冲动与思考。江苏南通兴仁中学罗旭老师带给我们的《梦回繁华》,给一线普通老师的说明文教学提供了可供学习的范式。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
一、语言学用活动充分
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言语经验,发展在具体语言情境中共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罗老师的课堂从开课伊始就在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建构语言,对标题“梦回繁华”朗读的重音的探究,不管学生将重音落到“梦回”还是“繁华”均能引导学生朗读,且很自然地引入下面对“繁华”和“梦回”的探究。
以讲清“摹状貌”为抓手,多角度多层次地对学生进行朗读和语言学用的训练。对汴河的描写,采用“快板”的形式(节奏)朗读,通过对原文的变形处理,添加语句,告诉学生摹状貌从动词、形容词和修辞入手进行。体会描摹的生动之美。对城郊的描写,采用“慢板”的形势朗读,体会文言的典雅之美。对城内街市的描写,采用“中板”的形式,体会精炼之美。多么美好的朗读层次啊!同时对所缺部分的填写,又是扎实的语言学用训练。
二、思维训练活动深刻
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以及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
思维能力的训练,是语文学习中的一个必备的关键能力。有很多老师在教学中感叹:本来很简单的问题,在文章中都能找到原话,可学生就是找不见。其实,这就是学生思维能力欠缺的表现啊!罗老师这节课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训练和提升。例如:对汴河、城内街市所缺部分的添加,引导学生不仅要关注所在的语句,更要着眼全局。对文本文学层面的鉴赏,文化角度的关照,无时无刻不在训练思维。
三、审美鉴赏活动美妙
在语文学习中,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位,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
主问题:怎样说清楚“繁华”的?从“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和“语言特点”三个角度对文本进行审美的鉴赏与创造。在归纳总结结构之美、层次之美……逼真之美、生动之美……典雅之美、精炼之美……中进行点示。
四、文化传承引导得当
在语文学习中,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解与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拓展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自觉,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防止文化上的民族虚无主义。
主问题:谁在梦回?为何梦回?结合相关的“凭借”,引导学生理解“怀念”、“警示”和“传承”。虽然学生理解吃力,但这毕竟是核心素养的高级层面,也是我们一线普通语文教师课堂欠缺的东西,这也算是对学生“文化自信”的一次唤醒吧。
一节有温度的课堂: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