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二班寒假课外阅读题练习(参考答案)
(2015-02-26 20:35:07)
标签:
育儿 |
三年二班寒假课外阅读题练习
(一)小鲤鱼和渔网
①小鲤鱼跟妈妈学会了许多本领,就要独自生活了。妈妈再三叮咛它:一定要留神渔网,万一被扣上,就没命了。
②一天,小鲤鱼在河塘里游玩,不小心撞进了渔网。它有些害怕,慌乱地挣扎着,也不知怎么一扭身子,竟从网眼钻了出来。它回头看了看渔网。哇!
③第二年,小鲤鱼长得又肥又大。一天,它和伙伴正玩得高兴,忽然发现远处划来了一只渔船,渔夫正在忙碌地撒网。小伙伴们一见,纷纷扭头逃走。小鲤鱼不以为然,心想:
渔网
④突然,渔网落下,把它严严严实实地裹在里面,任它左右扭动,却怎么也钻不出去。小鲤鱼终于被渔夫捉住了,它既伤心又后悔。
认真读文,回答下列问题:
1.理解词语“若无其事”
解词指导:(“若”在这里是“如;好像”的意思)(“其”在这里是“那个,那样” )
若无其事的本义是:
好像没有那回事似的
2.补全第二自然段横线的文字内容,我肯定选(
A.真的像妈妈说的一样可怕啊!
B.并没有妈妈说的那么可怕嘛!
3.将第三自然段中“小鲤鱼”内心所想补全。
4.第三自然段中的“表演”指什么?
5.“小鲤鱼终于被渔夫捉住了,它既伤心又后悔。”
小鲤鱼伤心的是
小鲤鱼后悔的是
(二)白 蚁
白蚁是一种过群居生活的昆虫。①它们种类很多,单在我国就有90多种。在白蚁王国里,国王和王后是群体的核心,在②它们周围是大量忠实的臣民:兵蚁、工蚁等。在戒备森严的王宫里,由兵蚁组成仪仗队,排列在国王夫妇身旁。王后是个巨怪,肚子足足有 10厘米长,而面部和胸部加起来才1厘米长。一大群工蚁簇拥在王后周围,时时给它运来食物,又不停地把它产下的卵运走。王后在近10年的漫长生涯里一共要产一亿颗卵,巢中所有的白蚁全都是它的后代。国王不是白蚁王国中的主角,虽然工蚁也在忙碌地侍候它,不停地舐它的贵体,但很明显,③它们总不像服侍王后那样卖力。国王感到自己受到怠慢,于是不时用头部顶撞那些侍候不力的工蚁,敦促④它们要像样地服侍它。
(1)在加黑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
种类(zhǒnɡ zhònɡ)
(2)这篇短文中一共有四个“它们”,分别指的是什么?
①_________
(3)白蚁是____________的昆虫。在白蚁王国里,____________是群体的核心,但____________不是白蚁王国中的主角。王后在____________的漫长生涯里,一共要产____________颗卵,巢中____________全都是它的后代。
①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在我过安徽省南部。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
②就说“仙桃石”吧,它好像是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③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它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云海,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
④“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远远望去,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
⑤每当太阳升起,有座山峰上的几块巨石就变成了一只金光闪闪的雄鸡。它伸着脖子时,对着天都峰不住地啼叫。不用说,这就是著名的“金鸡叫天都”了。
⑥黄山的奇石还有很多,像“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状的岩石,正等你去给它们起名字呢!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闻名——(
秀丽——(
2.
这篇短文主要描写的是
(四)放风筝
①今天,妈妈带我去文化广场。广场上空,天蓝蓝的,许许多多风筝和白云一起飘着,我也想放风筝。
②我和妈妈选中了一只小燕子风筝,它有一对深蓝色的翅膀,火红的尾巴,小小的脑袋上一双金色的眼睛格外有神。我们带着这只可爱的小燕子走到了广场中间的大孔雀下,妈妈高高地举起了小燕子,我手拿线板。妈妈说了一声“跑”,同时手里的风筝放开。我拽着线飞跑。一边跑一边根据风的强弱放线。不一会儿,我的小燕子已经飞得很高了。小燕子上下翻飞,呀,不好!一只老鹰风筝朝着我得小燕子飞来,它巨大的翅膀会把小燕子的线挂住,那样它就会掉下来!可小燕子很勇敢,一直和老鹰搏斗,总是不掉下来。最后小燕子摆脱了老鹰,又自由自在地飞在蓝天上了。过了一会儿,小燕子和一只企鹅、一只大蜻蜓撞上了,我发现小燕子的尾巴坏了,只好收回它。
③
现在
1.读短文,用恰当的量词填空。
一(
一(
2.给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空白处补上正确的标点。(,,,!)
3.读短文第2自然段,用“
(五)滚天环
晨光里,乡间路上,我滚着铁环朝前跑。
铁钩和铁环摩擦,发出“丝丝丝”的声音;铁环在路面上滚动,发出“丁丁丁”的声音;我追撵着铁环,脚步拍打着地面,发出“踏踏踏”的声音。这些声音就像合奏着一支悦耳和谐的乐曲,跑进了刚刚醒来的早晨。
1. 第2自然段只要写
2. 文章写了哪些声音?都是谁发出的?
(1) (
铁钩
)和(
(2)( 铁环在路面上)滚动,发出“(丁丁丁)”的声音;
(3)我追撵着铁环,脚步拍打着地面,发出“踏踏踏”的声音。
刺猬除了腹部,刺猬浑身长满了像钢针一样的硬刺,它的作用可大了。刺猬能用硬刺保护自己。遇到强敌时,它就把身体蜷成一团,成为一个可怕的刺球,连凶狠的野猪也拿它没有办法。刺猬还能用硬刺搬运东西。夏天,当人们进入梦乡的时候,它悄悄地从洞中爬出来,趁着月光窜到瓜地里,用它那锋利的牙齿把瓜柄咬断,然后在地上打个滚,把硬刺扎进瓜皮,一翻身就背着瓜溜走了。
1.短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
2.刺猬的硬刺有(
3.用“(
(七)哥伦布与鸡蛋
①1492年10月,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他回到西班牙的时候,不但得到了人们的赞扬,还受到了国王的隆重接待,但也有一些人忌妒他。
②一天,那些忌妒哥伦布的人请他吃饭,想当面嘲笑他。有个人对他说:“哥伦布先生,你是发现新大陆的航海家。我想发现新大陆这件事,谁都能做到。你的发现,不一定是世界上最难做的事情。”他的话刚说完,在座的人都笑了起来。
④哥伦布笑了笑,不慌不忙地把鸡蛋往桌子上一磕,鸡蛋竖起来了。
⑤在座的人又哈哈大笑,说:“这还不容易?这是谁都能做到的事情。”
⑥哥伦布听了从容地说:“你们说得对。可是在我之前,你们为什么没有想到这样做呢?我想,发现新大陆也是一样。”
(1)“这还不容易!”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两次,是( 忌妒哥伦布的人)说的。
(2)每次的“这”指的是什么?
第一次“这”指的是
第二次“这”指的是
(2)“他们争着拿鸡蛋来试,可是谁也没有把鸡蛋竖起来”。这句话说明把鸡蛋竖起来对
忌妒哥伦布的人(谁)来说
(3)“哥伦布笑了笑,不慌不忙地把鸡蛋往桌子上一磕,鸡蛋竖起来了。”这句话说明把鸡蛋竖起来对
2.用哥伦布的方法很容易把鸡蛋竖起来了,那些忌妒哥伦布的人没有做到。这说明哥伦布是一个
(八)美丽的误会
①一天中午,在一家餐馆里,一位老太太买了一碗汤,在餐桌前坐下,突然想起忘记取面包。
②她起身取回面包,重又返回餐桌,然而令她惊讶的是,自己的座位上坐着一位黑皮肤的男子汉,正在喝着自己的那碗汤。
③“这个无赖,他无权喝我的汤!”老太太气呼呼地寻思。“可是,也许他太穷了,太饿了。我还是一声不吭算了,不过,也不能让他一人把汤全喝了。”
④于是,老太太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与黑人同桌,面对面地坐下,拿起了汤匙,不声不响地喝起了汤。
⑤就这样,一碗汤被两个人共同喝着,你喝一口,我喝一口。两个人都互相看着,都默默无语。
⑥这时,黑人突然站起身,端来一大盘面条,放在老太太面前,面条上插着两把叉子。
⑦两个人继续吃着,吃完后,各自直起身,准备离去。“再见。”老太太友好地说。“再见。”黑人热情地回答。他显得特别愉快,感到非常欣慰。因为他自认为今天做了一件好事,帮助了一位贫穷的老人。黑人走后,老太太这才发现,旁边的一张饭桌上,放着一碗无人喝的汤,正是她自己的那一碗。
⑧生活就是这样纷繁复杂,人与人之间的误会、隔阂,乃至怨恨等等,时常都会发生。只要心地善良,互谅互让,误会、怨恨也会变成人感动和怀念的往事。
读文后试着回答下面的问题:
时间:一天中午
起因:老太太以为
黑人坐了自己的位置喝自己那碗汤
经过:两个人继续吃着,吃完后,各自直起身,准备离去
结果:老太太发现 自己刚才误喝了黑人的那碗汤。
将这些词语连接起来,能够讲清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试一试写下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