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图文原创宁夏贺兰山感受自然与人文 |
分类: 旅游摄影 |

p01

壮观,贺兰山下的葡萄种植
图文/华希良
进入8月,尽管持续高温和干旱在影响着宁夏的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可在位于贺兰山东麓的葡萄产业种植区,依然是郁郁葱葱、一望无际,并在不远处巍峨、粗犷山体的映衬下,尽显别样生机、蔚为壮观。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唐代诗人王翰早在公元七世纪的《凉州词》中就已记录下了葡萄种植及酿造在我国西部的发展历史。而元代诗人马祖常在《灵州》中所描述的“葡萄怜美酒,苜蓿趁田居。”则对宁夏贺兰山葡萄种植、酿造进行了由衷赞美。千百年来,葡萄的移植、栽种及酿造在我国,特别是在宁夏就一直具有悠久的历史。
贺兰山东麓,位于北纬38度这一世界公认的酿酒葡萄种植“黄金地带”,因地处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具有干旱少雨、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病虫灾害少的气候条件,再加之冲积扇砂石砾地质结构所具有的透气透水性好、微量元素丰富的自然禀赋,以及黄河水灌溉充足便利的独特优势,使得种植并出产在这里的酿酒用葡萄具有香气发育完全、色素形成良好、糖酸度协调的独特优势。因具备生产中高档葡萄酒的品质和基础,而被认定为世界最适合葡萄种植及酿造的地区之一,有着中国“波尔多”的美誉。
宁夏葡萄酒产业经过30多年发展,目前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阶段。截止2020年,宁夏葡萄种植面积已达50万亩,年加工能力达20余万吨,年产葡萄酒1.3亿瓶,综合产值达261亿元以上。随着宁夏葡萄种植及酿造“紫色名片”的品牌打造和全域旅游的规划发展,未来十四五期间,宁夏贺兰山葡萄种植基地总规模将达到100万亩,年产优质葡萄酒3亿瓶,培育3A级以上旅游酒庄25家以上,实现综合产值1000亿元。
盛夏时节,位于贺兰山东麓的金山国际葡萄酒小镇种植基地的农人们正在忙碌着进行掐秧、固枝、除草、垄埂……
尽管烈日炎炎,尘土飞扬,可人们依然趁着一天中的有利时机,做好防护,奋力劳作。空中俯视,整个葡萄产区成行成片,绿意盎然,甚为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