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所未知的长城——贺兰山脉的“黄飘带”

(2019-02-12 20:23:34)
标签:

图文原创

宁夏银川贺兰山

感受人文

分类: 旅游摄影

你所未知的长城——贺兰山脉的“黄飘带”

p01

 

你所未知的长城——贺兰山脉的“黄飘带”

p02

 

  

长城,因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总长万余公里而被形象的成为“万里长城”。

今天,当我们登上北京八达岭长城时,可以不由自主地体会出“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感慨与豪迈。因为它建筑的雄伟与博大,不仅呈现着我们祖先在军事防御设施上的胸怀和睿智,更是作为现存最为完整的古代工程而成为世界上留存体量最大、分布最广的文化遗产,并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

长城究竟有多长?从十六世纪开始,全世界的很多人都曾对长城的长度进行过计算和推测。有人基于文化的探索而给出几千公里的结论,也有人基于历史的研究而推算出总长超过了5万公里。

直到2006年,由国家文物局组织启动的长城资源调查项目,才开始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对长城进行系统性的考古调查与研究。经过近五年的调查、统计和认定,为我们绘制出了迄今为止最为精确的全国长城分布图。根据调查显示,我国境内历代长城总长度为21196.18公里,分布于北方15个省份、97个地市和404个县域,包括长城墙体、壕堑、关隘、城堡、烽燧(烽火台)等遗存共计43721处。其中秦汉及早期长城超过1万余公里,而我们今天所认知的明长城,实际起点为辽宁虎山,终点为甘肃嘉峪关,自东向西经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山西、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十个省份的156个县域,总长度为8851.8公里。

长城的主体风貌究竟是什么样?在绵延2万余公里的长城中,像北京八达岭长城那样由砖石砌成的雄伟建筑仅仅只有377公里,而绝大部分长城则是根据地域环境不同,采取“就地取材、因材施用”的原则,在草原、坡地以黄土夯实而成,在大山隘口以片石垒砌而成,在沙漠、戈壁则以柳条、芦苇与砂砾铺筑而成。也就是说,我们今天熟悉和宣传的长城,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典型长城。

宁夏自古以来就是中原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相互争夺的边地要塞,素有“关中屏障,河陇咽喉”之称,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从地理位置来看,宁夏南部山区是汉唐关中政治中枢的北部屏障,宁夏北部的黄河灌区则与内蒙古高原相连接,是北方游牧民族袭扰、南下的重要通道。从地质构造来看,我国南北走向的大山不多,而六盘山、贺兰山皆为南北走向。六盘山是关中西出北上的军事屏障,而贺兰山不仅是干旱、半干旱区的重要分水岭,同时也成为了守御疆土,防范游牧民族袭扰的天然屏障。

宁夏长城最早建于战国,其后,秦、汉、宋、明等朝代相继增修。据勘察资料显示,宁夏境内长城全长1507公里。其中明长城1300公里,可见墙体518余公里,敌台489座,烽燧237座,关堡25座,相关遗存13处。明长城在宁夏分为东边墙、西边墙、北边墙和固原内边墙等4处骨干长城。因各朝长城在宁夏广泛分布,而使宁夏享有“中国长城博物馆”的美誉。

长城在宁夏,就像一条矫健的巨龙,越群山、经绝壁、穿草原、跨沙漠,起伏在峻岭之巅,蜿蜒在沙漠之边,盘踞在黄河之岸。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宁夏长城中,雄伟壮观而又人迹罕至的部分。

 

 


你所未知的长城——贺兰山脉的“黄飘带”

宁夏长城分布图

 

 

你所未知的长城——贺兰山脉的“黄飘带”

p03

 

 

你所未知的长城——贺兰山脉的“黄飘带”

p04

 

  

你所未知的长城——贺兰山脉的“黄飘带”

图文/华希良

 

贺兰山,位于宁夏和内蒙古交界处,北起巴彦敖包,南至青铜峡,南北长220公里,东西宽2040公里,主峰海拔3556米。

由于历史上的宁夏是边地,而南北走向的贺兰山不仅是天然屏障,而且自古以来就成为守卫宁夏平原,防范内蒙鞑靼和瓦剌袭扰的兵家必争之地。所以,贺兰山作为历代的军事防御区,长城修建和扩展完善在这里就从来没有停止过。

宁夏西线长城(即西边墙)是指分布于贺兰山山间的长城墙体。位于山前冲积扇平地或山口处的长城多以黄沙土夹杂小石块夯筑而成即夯土墙,而位于群山高耸处的长城则借助山势、壕沟,再加之石块垒砌而成。嘉靖十年(1531年)建筑,全长百余公里,分布有敌台70余座、烽燧130座、狼烟台200余座。

三关口明代长城,作为宁夏西线长城(即西边墙)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银川市西40余公里的贺兰山南部,修建于嘉靖十年(1531年),重修于嘉靖十九年。此关口是宁夏与内蒙古左旗的交界地,同时也是两地的主要联系和交通要道,其中银川与巴彦浩特的省道和高速公路也由此穿关而过,自关口处可看到残段长城遗址。“三关”即从东向西,设头道卡、二道卡和三道卡,后人称之为三道关。

昔日的狼烟,兵戈的撞击和厮杀的呐喊都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而蜿蜒在贺兰山脉三关口段的明长城却像一条黄色的飘带,全然没有别处长城给人的沉重和压抑之感,显露出难得的灵动和飘逸,与不远处流经宁夏平原的“母亲河”——黄河遥相呼应,随山起舞,千回百转,为我们展示着长城不为人知的另一种秀美。

 

 

你所未知的长城——贺兰山脉的“黄飘带”

p05

 

 

你所未知的长城——贺兰山脉的“黄飘带”

p06

 

 

你所未知的长城——贺兰山脉的“黄飘带”

p07

 

 

你所未知的长城——贺兰山脉的“黄飘带”

p08

 

 

你所未知的长城——贺兰山脉的“黄飘带”

p09

 

 

你所未知的长城——贺兰山脉的“黄飘带”

p10

 

 

你所未知的长城——贺兰山脉的“黄飘带”

p11

 

 

你所未知的长城——贺兰山脉的“黄飘带”

p12

 

  

你所未知的长城——贺兰山脉的“黄飘带”

p13

 

 

你所未知的长城——贺兰山脉的“黄飘带”

p14

 

 

你所未知的长城——贺兰山脉的“黄飘带”

p15

 

 

你所未知的长城——贺兰山脉的“黄飘带”

p16

 

 


你所未知的长城——贺兰山脉的“黄飘带”

p17

 

 


你所未知的长城——贺兰山脉的“黄飘带”

p18

 

 

你所未知的长城——贺兰山脉的“黄飘带”

p19

 

 

你所未知的长城——贺兰山脉的“黄飘带”

p20

 

 

你所未知的长城——贺兰山脉的“黄飘带”

p21

 

  

你所未知的长城——贺兰山脉的“黄飘带”

p22

 

 

你所未知的长城——贺兰山脉的“黄飘带”

p23

 

 

你所未知的长城——贺兰山脉的“黄飘带”

p24

 

 


你所未知的长城——贺兰山脉的“黄飘带”

p25

 

 

你所未知的长城——贺兰山脉的“黄飘带”

p2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