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图文原创陕西定边2018.8.28感受自然 |
分类: 旅游摄影 |

p01
盐马古道上的梦幻盐湖
图文/华希良
8月26日,借着宁夏的特殊政策——“古尔邦节”小长假,我自驾来到陕西的定边,一是到这里领略正在举办的第二届定边红花荞麦节盛况,二是来感受鲜有人知的“千年盐湖”所可能带来的美景。经到盐厂工作人员处打听和指点,终于来到了陕西唯一的盐类加工主产区——苟池盐湖。
苟池盐湖位于陕西定边县周台子乡境内,西与宁夏盐池县接壤,北与内蒙古鄂前旗相连,地处陕北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漠的过渡地带,是一个封闭性的闭水盐地。
苟池盐湖开采始于汉代,距今约有2000多年历史。明代弘治年间,为满足伊克昭盟旗草原对食盐的需求,并从草原换取战马,明政府在陕西边地实行了“盐马交易”政策,即允许陕西商民贩运定边盐湖的食盐到伊盟草原以换取战马。从此,便开创了从定边墙沿着长城趋达于榆林的“红山堡”马市和经三、四马路走草原到伊克昭盟旗草原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条盐马古道——定边盐马古道,也从而使那首脍炙人口的陕北民歌——《赶牲灵》,在奔波于盐马古道上的陕西盐商中咏唱了五百多年。
随着历史的变迁,这个被称为“盐州”700多年的陕西定边县,随着西夏国的灭亡,盐州建制才被取消。革命战争时期,三五九旅的一部曾驻扎这里,生产食盐,以满足根据地军民的生活需要,并成为当时解放区收入的“中央第一财政”。1988年,经陕西省煤田遥感公司对盐湖盐类储量的勘察表明,以出产“青盐”为主的苟池盐湖盐类储量为723.9万吨,是陕甘宁交界地区乃至汉中、安康地区的主要食盐供应产地。
行走在方格建制的盐湖小埂上,池中的盐水因蒸发量不同而呈现着不同颜色,在阳光的照射下,池光水色,上下辉映,五彩斑斓,犹如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