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遗失城市的乡愁
标签:
图文原创宁夏石嘴山2015.4.30 |
分类: 生活随感 |
场景,遗失城市的乡愁
图文/华希良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的哀怨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戴望舒的这首《雨巷》自打初中课文接触时,就已经深深地刻在我的印记里,并伴随着我的成长。
很显然,《雨巷》通过意境营造和场景描绘,所散发的浓浓乡愁,是现代所有散文、诗歌中最经典的。每当想起或读到时,它给予我这个久居城市之人的,不仅是对儿时成长经历的深切怀念,还有自身渴望回归自然、回归本真的一丝期许、一抹情感抚慰与温暖。
p4
p5
p6
p7
p8
眼下,乡愁和城市病是较为时髦的名词。我也曾试图尝试从词典和网络来查阅什么是乡愁?什么是城市病?但结果却和自我的认知与理解相去甚远。
什么是乡愁?网络的解释含义是对家乡的情感和思念,是一种对家乡眷恋的情感状态。的确,乡愁是一种深深怀念和回忆的情感状态,同时也是一种自身在生存过程中对经历过的情、景、人或事价值认同的期许或期盼,通过体验和重温,以达到对当前自身心理和精神状态的反思或抚慰。从这个意义说,乡愁可以是一段刻骨的经历、一种甘甜的滋味、一幅清新的场景,也可以是一张慈祥的容颜、一句贴心的话语或一丝温暖的情怀。
什么是城市病?网络的解释含义更多地是站在城市的角度来判断,是指城市在扩张发展过程中因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恶化、住房紧张、资源短缺而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而与之伴随的人的城市病则是随着城市诸要素矛盾的长期凸显、加剧而使居住人口出现的紧张、压抑、焦虑、恐惧、敌意、狐疑的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
p9
p10
p11
p12
p13
p14
p15
p16
p17
在城市,无论是商业化的,还是公用化的场景,尽管只是一个片段,或者只是一个特定符号,但它所唤起的却是久违的某个经历和回忆,抚慰的是被淡漠或扭曲的情感和心理。
无论是黄昏,还是清晨,走出商场,穿过人流,站在街区或天桥、站台之上,当我端起相机,通过目镜注视身边这个城市的时候,我始终会问自己,这里的人、这里的景,触碰我的究竟是怎样的感动?带给我的究竟是怎样的潜在价值?为什么要拍摄?要给自己,或许还会给别人留下什么?
的确,眼前这个城市对我而言是熟悉而陌生的。熟悉是因为生存而终将使呈现在眼前有些人、有些事、有些景会成为个人、家庭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陌生是因为生存、交往、接触过程因功利化、价值化所显示出的炎凉与冰冷,让我始终身处于热闹人群,却游离于繁杂尘世,始终感受心无所依,情无所寄。
p18
19
p20
p21
p22
p23
p24
p25
26
p27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