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二语文组集体备课记录

(2021-01-12 22:31:49)
分类: 集体备课

温州护士学校2020一学期

集体备课记录表

课程教学组:高二语文组

备课

时间

2020.12.4

图书馆二楼

课题

《项链》

主备人

魏晓琼

参加

人员

苏葆琼,李钱钱,张圣楠,吴含荃

 

主备教师教学设计

议课记录

教学

目标

一、知识目标

(一)理清故事线索和情节;

(二)掌握多方位多角度地审视、评价小说人物的方法。

二、能力目标

在课堂讨论中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三、情感价值观目标

公正客观评价玛蒂尔徳,发扬人性中的善和美。

 

 

对于小说的阅读,有着比较清晰的教学目标

重、难点

及突破

理解细腻、深刻的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细节描写的重要作用确实是小说学习中的重点

教学

方法

师生互动交流;讨论探究法;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流程(包括课题引入,教学进程,总结等方面。)

 

 

一、导入

奢侈品总是吸引着许多人,特别是对于女性,首饰是尤为重要的。在座的女生或女老师们,很少有不喜欢首饰的,但是若要为此付出青春的代价,恐怕还是要再斟酌的。在莫泊桑的笔下,就有那么一位女主人公为了一串项链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二、初读《项链》,复述课文

1、指出下面加点词的读音。

寒碜(chen)——奢华——请柬——挑选——面面相觑(qù)——债券——租赁(lìn)——誊(téng)写——赝品

2、请连缀上面词语,复述故事梗概。

明确:根据四幅图画,《项链》讲述的是主人公玛蒂尔德在舞会上丢失了项链,花了十年宝贵的光阴来偿还债务,最后发现项链是假的故事。文章的线索非常清晰: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识项链。

三、细品《项链》,赏析人物

小组讨论:你认为玛蒂尔德是一个怎样的人?

学生可能形成以下观点:

观点一:“虚荣说”

她不满足于自己的身世和处境,依仗自己的美貌,心中充满奢望。于是,爱慕虚荣,想入非非,不安于现状。如她的七个梦想,“借项链”时的种种表现,在宴会上的如鱼得水。

观点二:“善良诚实说”

玛蒂尔德性格中还有她依然本质的东西,即善良、诚实、质朴的本色。这种品行是在她想得到置办服装的一笔钱和丢失项链后流露出来的。当她对丈夫提到要用400法郎做衣服时,她小心翼翼、吞吞吐吐,唯恐吓着或给他太大的压力。这反衬出她的善解人意和通情达理。

平日里她除了发发牢骚,有些怨气,也并没有什么非分的举动,更没有自甘堕落地利用姿色去做肮脏勾当的想法。当确认再也找不到时,她想的依然是如何按时还上,要守信用,不被朋友当做窃贼。“面对这个可怕的灾难,她一直处在又惊又怕的状态中。”却从没有过不良的念头,如赖着不还,买个假的还上,逃之夭夭或靠堕落还债等等。

观点三:“坚韧说”

玛蒂尔德性格中还有坚韧、忍耐和吃苦的内涵。她开始了由追求虚幻中的虚荣到勇敢面对打击而脚踏实地生活的变化过程。在这十年的辛苦劳作中,她学会了吃苦耐劳,勤勉节俭,心态也渐渐变得平和舒展起来。

在赏析过程中,引导学生往积极的方向思考,具体步骤如下:

1、引入思考:丢失项链之后,路瓦栽夫妇的做法是否唯一选择?还可以有什么选择?

明确:申明真相,求得谅解;假冒伪劣,以次充好;迟迟不还,矢口抵赖;转移住所,隐姓埋名;坑蒙拐骗,积财还钱……

(对比莫泊桑的另一部短篇小说《珠宝》,为虚荣丧失人格和尊严。)

2、探讨:路瓦裁夫人为什么选择了最难走的一条路?

明确:诚实守信,坚忍顽强,宁愿牺牲十年青春,也要赔偿项链。

3、思考:如何理解“路瓦栽夫人懂得穷人的艰难生活了。她一下子显出了英雄气概,毅然决然打定了主意。她要偿还这笔可怕的债务”一段话?

明确:这段文字写出女主人公性格的又一面:善良、诚实、质朴的本色,坚韧、忍耐和吃苦的精神。

4、思考:如何理解“她要上前去跟佛来思节夫人说话吗?当然,一定得去。而且现在她把债都还清了,她完全可以告诉她了。为什么不呢?”一段话。

明确:这段文字写出女主人公已经远离了虚幻的遐想,成了明确生活目标而奋斗的女性,心态平和、自豪,成了一个心理成熟的女性。

总结:玛蒂尔德曾是一个令人厌恶的女人,然而,丢失项链后的玛蒂尔德能够勇敢地面对,并没有怨天尤人或推卸责任,而是恪守道义,默默地承受。抛弃了娇气和任性,远离了虚幻的遐想,而成了为明确生活目标而一步步攀登的奋斗女性。在这漫长的十年还债的岁月里,她获得了心灵上的平静和安宁,对自己的生活有了心安理得的新体验。十年艰辛地挖掘出了玛蒂尔德性格的真本色,磨炼了她全新的人生态度,是一个变得很美好的很可爱的女性形象。

四、各抒己见,畅想未来

    设想玛蒂尔德的未来会怎么样。

五、课堂小结

    当时在中学课本里读到这篇文章,课本给出的标准答案是“小说尖锐的批判了一个被资产阶级虚荣心腐蚀而导致丧失青春的悲剧形象”。但我想教给你们保持一颗敬畏心,以及对他人悲剧命运的同情心,这才是塑造健康的人格。同时我想在这里给这则故事补上一个结局:

玛蒂尔德心头猛得一震,泪水盈溢了她的双眼。回忆深处,她依旧是那个美丽的少女……

我希望这是一个美丽的结局,因为人毕竟都希望得到阳光的恩泽。

    希望我们不要成为口号上的巨人,行动中的矮子,空有宏伟的理想,却不付诸实际行动,只贪图眼前的舒适悠闲,又做着各种不切实际的梦。希望你们能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岗位上永远保持一颗勇敢而坚韧的心。

 

 

导入比较生动有趣,和学生的生活贴近

 

 

 

 

 

 

 

 

 

 

 

 

 

 

 

 

小说情节的复述让大家理清小说的思路

 

 

 

 

 

人物形象分析是小说阅读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小说人物形象的多面性,复杂性也是本篇小说阅读的重点

 

 

 

 

 

 

 

 

 

 

 

 

 

 

 

 

 

 

 

 

 

 

 

 

 

 

 

 

 

 

 

 

 

 

 

 

 

 

 

 

主题升华有助于学生提高自身的修养

 

 

 

 

 

 

 

 

 

 

 

 

 

 

 

 

 

 

 

 

 

 

 

 

 

 

 

 

 

 

 

 

 

 

 

 

 

 

 

 

 

课前

预习

作业

以佛来思节夫人的口吻来复述整个故事。

 

趣味性的作业

交流

心得

    学生通过小说的阅读,最终学习到的是小说的学习方法,以及通过小说人物命运来感受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道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