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jyktxq2022128--5课题研究活动2(研讨:如何将入学准备融入到各年龄段的一日生活中)

一、活动内容:研讨如何将入学准备融入到各年段的一日生活中
(一)活动时间:2022.4.10
(二)活动地点:会议室
(三)主
(四)参加人员:陈芳 周林君 徐福巧 费凡 朱倩月
(五)活动主题:研讨如何将入学准备融入到各年段的一日生活中
(六)活动过程简要程序记录:
1.小班老师:访谈如何将入学准备教育融入到一日活动中
2.中班老师:视频分享《我的一天》
3.大班老师:ppt主题汇报《我要上小学啦》
(七)
(八)产生的效果及问题简述:坚持儿童为本。
(九)下一步工作构想:各年龄段如何将入学准备融入到一日生活中的汇报
二、课题研究反思、研究叙事
(一)小班老师:访谈如何将入学准备教育融入到一日活动中
《小班老师访谈稿——自主入园》
周林君
尊敬的各位园长,各位老师大家中午好,有一种放手叫“自主入园”;有一种成长叫“自主入园”;有一种收获叫“自主入园”!教育家罗伯特博士曾提出,“现代幼儿教育有十大目标,其中最重要的便是独立性。”培养独立性是儿童建立自尊、自信、自由的基石。它不仅关系着儿童当下的发展,更关切到儿童一生的幸福。“自主入园”活动是孩子们迈向独立道路的又一里程碑。在充分考虑小班幼儿能力发展水平的基础上,现就本班幼儿是如何自主入园从而培养幼儿独立自主性,为进入小学做准备的一个简单的分享。刚开始,小班的宝宝还处于入园焦虑期,有的孩子懵懵懂懂的不清楚自己班级在哪里,经过研讨,我们做了以下准备:
1、热情接待,给予幼儿满满的关爱。在幼儿入园时,面带微笑,情绪饱满的与幼儿打招呼,时不时的蹲下来给他拥抱,摸摸他们的头,或者一个鼓励的眼神啊,让幼儿感觉幼儿园是一个温馨的环境,老师也很和蔼可亲,很好相处。
2、班级老师则可以带孩子走一走门口到班级路,让幼儿熟悉入园路线。可以安排行政人员和本班级幼儿熟悉的老师,在孩子入园的路线上等待迎接,还可以利用游戏《花式走路》的方式,或者以大带小的形式,比如请大班小朋友充当护航者骑车带小班小朋友的方式,又或者入园时创设游戏情境,引导他们顺利进入班级。
3、在班级环境创设方面,可以为幼儿提供签到墙《我来啦》,幼儿通过自主签到对自主入园产生新鲜感,降低幼儿焦虑情绪。在班级张贴幼儿园的一日活动流程,让幼儿了解在园的生活,消除对幼儿园的陌生感,体验在幼儿园生活的乐趣。在班级区域创建中,为幼儿创建娃娃家,给孩子创造家的氛围,还可以请幼儿从家里将心爱的玩具和图书带到幼儿园里,让幼儿心灵上有个精神寄托。
4、可以从家园合作方面入手,首先在班级群里向家长介绍幼儿自主入园的重要性,明确幼儿自主入园时对家长要求与建议,如:请家长提前和幼儿准备好书包、衣服、水杯,出门前亲一亲、抱抱幼儿,及时接送,不可欺骗幼儿,送幼儿来园时,不要扔下就走,路上问问他去到幼儿园里发生什么有趣的、开心的事情,让幼儿感受上幼儿园的重要性和喜悦感。在日常生活中,还可以及时与家长沟通,了解孩子的性格和家庭情况,了解孩子在家的生活习惯和方式。如我班的金昊雨小朋友,他家里的情况是这样的,父母都是聋哑人,在家里也只有奶奶能跟他交流交流,他本身是没有问题的,但因为家庭原因,在幼儿园里他也不会和人沟通,还会乱叫,不回表达,而且奶奶跟妈妈关系不是很好,妈妈平常关于孩子的事情都要亲力亲为,也不肯放手将宝宝交给奶奶,交给奶奶她觉得不放心,现在呢,小朋友对妈妈过分依赖,一点也不能分开,导致他自主入园也变成了难题,入园时一直缠着奶奶和妈妈,但经过与家长沟通,请家长试着放手,多带小朋友出去接触外人,多于邻居朋友交谈,培养幼儿愿意说话,乐意表达自己,善于沟通的能力,经过一段时间,发现他可以与小朋友玩耍了,还可以自己自主入园了,并且每天来幼儿园都是开开心心的,有时还会主动和老师打招呼,简单的表达自己的意思。老师在班级幼儿面前对他进行了表扬,乘此机会还可以激励不能自主入园的幼儿也能自主入园,可以用奖励小红花和竖起大拇指的形式鼓励幼儿。
本班级幼儿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培养,本班大多数幼儿已经可以做到自主入园了,但还是有个别幼儿自主入园的能力还没有达到。如这学期才来的插班生顾宇轩小朋友,他之前在其他幼儿园上过,但因为体质弱的原因,一直在请假,前后加起来在幼儿园的时间都没有一个月,这学期刚来也是一直在哭闹,特别是在集体活动时,根本不听劝,非常影响小朋友,在后期与家长沟通发现顾宇轩小朋友非常喜欢看图书,当他哭的时候我们就先请他去图书区看书,在后面我们还发现他很喜欢玩游戏,玩游戏的时候非常的开心,之后每次来幼儿园哭闹的时候,我们就会转移他的注意力,他也就不哭闹了,现在也可以自主入园了。
幼儿自主入园不仅是保障幼儿安全的重要举措,而且是遵循课程游戏化的精神,大胆放手,鼓励孩子做生活真实的主人,同时,自主入园更是孩子们第一次放开大人的手走向独立自主的第一步,带给幼儿自信心与自豪感,为今后的成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就是本班幼儿自主入园的情况,感谢各位的聆听!
《访谈小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
范亚奇
一、 小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著名教育家曾说过:“儿童的智力在他的手指尖上”而现在普遍家庭现象,家长溺爱孩子,包办孩子的一切,家长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剥夺孩子动手的机会,限制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发展,养成了幼儿过分依赖的性格。使孩子长大后,缺乏相应的生活能力,动手能力,难以适应,社会发展要求。
二、 我班是如何培养幼儿自我服务能力
在小班上学期开学期间,收到家长最多的信息就是“老师,我家的宝贝,哭不哭了”其次最多的就是“老师,我家宝贝不会上厕所,麻烦老师看一下”“老师,我家平时吃饭都是喂得,能麻烦老师一下吗?”“老师,天太热了,能帮我家宝贝把外套脱掉吗?他不会拉拉链”等......我们并发现,本班24名小朋友,没有一名小朋友懂得把玩具玩好将玩具收起来的。针对这些问题,我班根据幼儿的发展目标,对本班幼儿采取了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的几项措施。
1.采用游戏形式
如果只是单纯的讲解、示范,幼儿学起来就感到枯燥无味,这不符合幼儿的特点,因而我们设计出各种游戏活动。如在教“拉拉链”“扣纽扣”时,我们在益智区投放了小动物纽扣手工教具。情景:小刺猬采果子啦,将一个个的果子扣在刺猬的身上,小刺猬吃果子啦,将一个个的果子解下来。这样让幼儿反复练习,达到动手能力。在阅读区投放“我会自己做”系列绘本,它是可操作性的立体书,材质丰富,不仅可以用眼睛看,还可以用手触摸,感觉真实,有游戏体验,促进宝贝触觉感知,锻炼手部精细动作,手眼协调能力,提高动手能力。该系列有《我会自己吃饭》《我会自己穿衣服》《我会自己上厕所》。平时午睡室脱衣服环节,大多数幼儿会脱反衣服,就是裤腿、衣袖脱后是翻过来的。小班幼儿认知是知道反的,但是翻过来却很难。这时,我们运用边说边做的形式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翻衣服,“小手伸进洞洞里,抓住它的小边边,双手交叉拉一拉,哎呀!它出来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很高,而且在以后每次翻衣服的时候边说边翻。
2.
《规程》中指出幼儿教师组织教育活动应根据不同的教育内容,充分利用环境的有利条件,如通过集体活动儿歌《扮家家》,我们利用角色扮演让幼儿通过模仿爸爸妈妈烧饭,喂娃娃吃饭一系列动作。从角色扮演中培养幼儿用勺子“舀”的练习。当幼儿边唱儿歌边扮演角色高兴时,他们能更好的掌握用餐能力。然而仅仅依靠教育活动是不够的,还要善于掌握学习时机,在多种活动中培养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如:小班午餐中会有“虾”“鸡蛋”时,刚开始我们会剥壳给小朋友,但这样会剥夺了幼儿学习动手机会,我们就改变了方法,让幼儿自己剥,既能学到本领,又有食欲,一举两得。
三、 幼儿自我能力培养的效果
经过一学期的培养,我班幼儿基本能够达到自主入园、自主签到、自主点心、自己上厕所、收纳玩具、自主进餐、脱衣穿衣、穿好鞋等。家长们也反映在家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动手做。我感到对于小班幼儿进行自我服务能力培养不仅是十分必要的,而且也是切实可行的。它培养了幼儿自我服务能力,扭转了幼儿过分依赖的性格。促进了幼儿身心全面发展,为幼儿未来适应上学、社会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二)中班老师:视频分享《我们的一天》
中班《我们的一天》微视频讲稿
费 凡
入学准备教育是从小班至大班循序渐进的一个过程。《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中指出:
幼儿入学准备教育要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注重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和学习准备几方面的有机融合和渗透,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准备。我们中班将四个方面渗透于幼儿的自主入园、签到、晨间谈话、自主进餐、区域游戏、散步和户外游戏等一日生活教育环节中。
例如:在生活准备方面我们以自主入园和自主签到的形式和方式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和时间观念,以为幼儿入小学提前做好准备。
同时我们在自主点心,自主进餐,散步,就寝等环节中指导幼儿做好个人生活管理。
身心准备方面:我们在每天的下午利用多种体育活动材料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游戏活动,以帮助幼儿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喜欢运动。
社会准备方面:我们利用区域游戏和户外体育游戏活动为幼儿提供交往合作的机会并引导幼儿在游戏中遵守相应的游戏规则。
学习准备方面:在晨间签到,自主选区和区域游戏中我们老师添加了学号、姓名及记录表,保护幼儿的前书写兴趣。让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感受符号、图画和文字的作用及有趣。
同时我们在区域游戏前引导幼儿做游戏计划,培养幼儿学习习惯,做事有计划性。
文件中也指出:幼儿园应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学习方式和特点,把入学准备教育目标和内容要求融入幼儿园游戏活动和一日生活,支持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等方式积累经验,逐步做好身心各方面的准备。
微视频中的第一环节日常碎碎念就是是教师抓拍幼儿日常生活和游戏教育中偶发性好奇活动的产生,例如:孩子对幼儿园水塘,自然角小鱼的发现和想象,对晨间游戏场景的新奇设计以及建构游戏同伴共同搭建成功的喜悦等等瞬间剪影。
近期因为疫情的加重,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一个个难关。视频的最后是我们幼儿园孩子做核酸检测的日常,希望可以成为我们老师做疫情防控工作的激励和努力方向。孩子们都很勇敢的抗击疫情,不怕困难,那我们老师就一定要克服难关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安全的教育环境。
以上就是我们中班将入学准备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教育环节中的微视频展示。
(三)大班老师:ppt主题汇报《我要上小学啦》
大班主题汇报稿
缪张艳
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今天很荣幸与大家一起分享大班幼儿入学准备融入一日生活的主题活动,以《我要上小学啦!》为主题的入学准备教育活动。
《幼儿园保育教育评估指南》中指出:关注幼儿发展的连续性,注重幼小科学衔接。大班下学期采取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帮助幼儿做好身心、生活、社会和学习等多方面的准备,建立对小学的积极期待和向往,促进幼儿顺利过渡。
开学初,总会听到孩子们讨论,(我明年要上小学了,妈妈告诉我上小学就是大孩子了,不能随便请假迟到了。上小学会不会要写很多作业呀!我不会写字呢!)于是为了激发幼儿对小学的期待,我们从“小学畅想曲、入学早准备、家园直通车”三个阶段生成活动,深度挖掘大班一日生活的价值。
第一阶段,一次集体活动快结束的时候,孩子们举手问我,小学是什么样子的啊,经过我们之间交流之后,孩子们在区域里完成了一些关于印象里小学的作品。
小学到底是什么样子呢?小学上课时间和幼儿园一样吗?小学可以玩区域吗?小学可以和好朋友坐一起吗?孩子们提出了疑问。
为了验证孩子的想法,孩子们提出了参观小学的计划,因为疫情孩子们提出,不能去小学怎么办呢?我们进行了二次讨论,总结出可以在电视上看,于是我们与小学老师联系拍摄了一些视频和图片,利用云参观的方式,帮助幼儿简单了解了小学生活,解决孩子们对小学的疑惑。小雨: 小王:晨晨:燕燕:
从与孩子日常交流中,我们能看出大班孩子对小学是有一定的了解和期待的,而幼小衔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还需要教师善于观察和发现,帮助幼儿顺利过渡。
开学初,我们发现孩子们对冬奥会的话题非常感兴趣,针对孩子总是迟到的问题,我们结合学习、生活、发展三位一体,改变签到方式,让孩子能够通过争当冬奥小冠军来约束自己,养成不迟到的好习惯,逐步树立时间观念。)
在大班上学期,教师观察总结发现了孩子们的一些问题,比如区域不能够主动有意识地去整理、鞋带不会系,于是这学期我们给孩子在益智区增加了穿绳子系带子的材料,让孩子逐渐学会系鞋带,帮助孩子锻炼手部的精细动作。
为了鼓励幼儿有计划地做事情,在入园后的过渡环节,引导幼儿进行了讨论,设计自己的一日活动计划和活动区的规则,帮助幼儿提高自觉守规的能力和执行力。
还在签到环节增加了我是值日生的部分,引导幼儿承担适当的劳动任务,有计划的主动分工整理班级,培养孩子初步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家庭教育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在与家长沟通幼小衔接中的过程中,我把家长担忧的问题进行了梳理,通过对家长的调查发现,除了生活习惯之外,担心的就是宝宝的阅读识字。
指南指出到:幼儿语言学习需要社会经验的支持,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产生对文字的兴趣。为了规范幼儿的书写姿势,养成对文字的兴趣,我在语言区给孩子们增加了找一找涂色(在一一对应中加深对文字的敏感性)、控笔练习(帮助幼儿练习从上至下,从左至右的运笔技能 )、生活中的形象字等,让幼儿感受文字符号在日常生活中的功能和意义。
此外,为了鼓励幼儿有意识的用文字符号记录总结,我们给幼儿提供了读书记录单记录情节和我认识的字,提高了幼儿的阅读兴趣与理解。
孩子离园后把今天阅读的书籍记录单和父母分享,提升亲子之间的沟通与联系。
在一次集体活动时,孩子对我说:老师,我也想像小学生一样,有自己的课桌。为了更好地促进家园合作,营造良好的入小学的氛围,我们和家长进行了讨论,设置了一个简单的家庭学习区,给孩子一个独立温馨的学习空间。
一日活动微视频。
三、成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