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子课题2:《废物利用在大班幼儿游戏运用中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2019-01-27 20:25:23)

大丰区教育科研“小课题”研究

废物利用在大班幼儿游戏运用中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主持人:大桥镇中心幼儿园   黄素琴

一、课题名称

废物利用在大班幼儿游戏运用中的实践研究

二、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幼儿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初步培养他们具有保护环境的责任感,是社会公德主要内容之一。36岁是人一生发展的关建期,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必须抓住这一关键期对幼儿进行教育,让幼儿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关心,学会创造,为素质的全面提高打下基础。通过启发幼儿进行废物创造,使幼儿加强环保意识,有效利用废物,化废为宝,能从小使幼儿养成珍惜物品,不乱丢废物的好习惯,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显得十分重要。

近年来,废旧材料在幼儿园的日常应用活动中日渐广泛,在游戏化课程的引领下,废旧材料以其独有的优点使它成为幼儿园尤其是物质条件有限的农村幼儿园的青睐。而游戏作为幼儿园的主要活动及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将废旧材料与游戏活动相结合,成为我园课程游戏化的特色之一。

2)研究意义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提供画笔、剪刀、纸张、泥团等工具和材料,或充分各种自然、废旧材料和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常见物品,让幼儿进行画、剪、折、粘等美工活动”;“多为幼儿选择一些能操作、多变化、多功能的玩具材料或废旧材料。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幼儿拆装或动手自制玩具。” 虞永平提出:“物质材料是幼儿学习的基本条件,对幼儿而言,没有材料就没有真正的学习。幼儿园活动和幼儿学习需要特定的物质材料,这些物质材料能使活动顺利进行,满足幼儿的学习需要并促进幼儿发展。”

“环境”和“材料”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外部条件,而幼儿主动的“操作”与“感知”则是幼儿提高自身能力的必备主观条件,两方面缺一不可。废旧物品是一种特殊的材料,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内容,探究废旧材料在幼儿园游戏活动中的运用情况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指导意义:

1、环保意识的培养

通过启发幼儿认识废物—收集废物—利用废物进行创造,让幼儿明白废旧物品的可利用性,使幼儿平时能养成不乱扔废物的好习惯,形成珍惜资源,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

2、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36岁的幼儿正是想象力、创造力发展的萌芽期,对废旧物品的利用、创造,可充分发挥幼儿的求异思维,激发幼儿的创造意识,让幼儿一物多玩,鼓励幼儿想象,探索多种玩法,通过“幼儿互动”“师生互动”的形式引导幼儿学习、探索,以提高幼儿兴趣,使幼儿创新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3、幼儿身体素质的培养

利用废旧物品作为活动器具,开展各种活动(其中也包括家庭亲子游戏)能满足幼儿的情感需要与活动欲望,同时增强幼儿体质,提高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4、小投入大收益

废旧物品的开发利用,既贴近幼儿的生活,使幼儿能体验变废为宝的乐趣,又充分发挥了少投入多产出的优势与作用,能大大节约幼儿园的经费。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研究目标

通过启发幼儿进行废物创造,使幼儿加强环保意识,有效利用废物,化废为宝,从小让幼儿养成珍惜物品不乱丢废物的好习惯,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二)研究内容

 1、结合我园坐落农村的实际情况,挖掘身边的废旧物品为幼儿投放丰富的游戏材料,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2、研究废旧物品如何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促进他们的个体发展。

 四、课题研究方法

 我园从实际出发,注重从实际教学中研究、总结,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1、调查法

 调查法是指通过交谈、答卷等形式获得所需资料,并对所得资料进行分析、讨论,从而获得关于研究对象的认识的一种研究方法。

2、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常见的观察方法有:核对清单法;级别量表法;记叙性描述。观察一般利用眼睛、耳朵等感觉器官去感知观察对象。

3、实验法

实验法就是说教师根据已经制定的各种计划来进行教学活动,在实践中探索、发现、分析和总结,从而达到本次研究目标的一种方法。

4、个案研究法

以个别幼儿为依据,研究该幼儿在游戏中对废旧物品玩法是否具有创新性。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

第一阶段:课题准备阶段(2018.3——2018.5

1)了解大班幼儿的现状(对幼儿进行观察,组织他们交谈、讨论)

2)学习相关理论,明确研究目的、意义

3)设计课题研究计划,对课题研究小组进行分工,明确各自的职责。

第二阶段:课题实施阶段(20186——201810

 阶段一:

  1、根据理论和现实情况,初步构建策略。

2、在大班幼儿适时开展实践。

1)织幼儿收集废物阶段

收集:(准备一些废物箱,供幼儿放置废物)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利用多种途径收集废物;收集过程中引导

2)启发幼儿利用废物进行创造阶段

 阶段二:

进一步提炼研究成果,将主题背景下幼儿个别化美术活动学习的策略更具科学性、合理性,同时互相推广各自的研究成果,使之具有可操作性、评价性、激励性。

1 针对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即时进行反思,并调整实施策略

2)在教研组中开展成果研讨会,以推广研究成果。

第三阶段:课题总结阶段(201810——201811

1、做好大班幼儿进行废物利用的阶段性变化的观察测试工作

2、收集整理资料,对幼儿在废物利用变化上作观察记录分析工作

3、撰写课题结题报告。

六、研究的成果:

1.幼儿的环保意识增强及想象力、创新能力得到全面的大幅度提高。

2、展示大班幼儿废物利用的作品。

七、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由于农村的留守儿童较多,大多数孩子都是由爷爷奶奶照看,这些老人思想观念比较陈旧,懒得从家中带一些废旧物品来。不会动脑筋想办法寻找一些废旧物品,充分挖掘它们的教育价值。今后,我们将多开展讲座活动,转变他们的思想观念,引导他们平时留心观察,发现身边有用的废旧物品,激发他们变废为宝的兴趣,争取更好地把这项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