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中国象棋文化》校本课程

以“棋”为友
——《中国象棋文化》校本课程
【课程纲要】
一、课程简介:
孩子们,中国象棋是一门科学,一种艺术。小小的棋子,展示的却是大大的世界呀!让我们一起来看棋谱、读棋书、动棋子、写棋趣,徜徉在象棋文化的长河里,享受象棋文化的乐趣吧!愿水头实小校园处处充满棋的灵气,早日建构棋韵校园。
二、背景分析:
中国象棋是中华民族古老的文化遗产,具有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千百年来,经过众多棋手的不断研究、探索,对棋艺理论已经有了比较深入、系统的了解。特别是从1956年象棋被正式列入体育比赛项目以后,更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三、课程门类:艺体类
四、教材来源:改编
五、授课时间:27课时
六、授课对象:1-6年级学生
七、课程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中国象棋,了解中国象棋悠久的历史与文化。
2.让学生初步掌握中国象棋的技巧,使人人学会下象棋,并提高棋艺水平。
3.在象棋对弈活动中,培养学生对象棋的兴趣,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良好的棋风棋品和良好的意志品质,从而促进学生学业的发展。
八、课程开设:
具体教学分三个层次
1.初级阶段:第一层次为一、二年级的起步层。这是象棋文化教育的初步阶段,重点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象棋,认识、了解棋盘和棋具知识,认清棋子在棋盘上的基本位置,及每个棋子的特点、价值及基本走法,知道有关象棋的一些有趣故事、名人事迹等。教学形式以形象直观教学和游戏的形式为主,通过实物演示、学生动手操作,看图片、录像,听演讲、演唱等,激发学生学习象棋的兴趣。
2.中级阶段:第二层次为三、四年级的发展层。通过棋艺训练课教给学生下象棋的基本原理、基本杀法,懂得象棋棋规,并进行象棋文化知识传授,渗透下棋与为人处事的简单道理,培养学生良好棋德棋风。
九、课程评价
(一)、对教师的评价
1.每一堂课都有教案,内容和形式受学生喜欢。
2.认真登记学生出缺勤,课堂组织纪律较好,不让一个学生流失在课堂外。
3.课堂实践中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效果,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及方法。
(二)、对学生的评价
评价项目(100分): 课堂表现30% +实践活动40%+比赛成绩30%
评价等级:100—90为优秀
评价方式:自评、互评、师评、家长评
具体指标及考核方法:(见下表)
评价 项目 |
评价标准 |
评价方式 |
得分 |
课堂 表现 |
1.出勤情况10%:缺课一次扣0.5(病假例外) 2.学习积极20% |
互评+师评 |
|
实践 活动 |
1.准备工作认真完成5% 2.活动中积极思考 15% 3.活动中善于合作 10% 4.在碰到难题时,学会利用现代网络资源或身边的资源进行学习。10% |
自评+互评+师评+家长评 |
|
比赛 成绩 |
1.能参加校级比赛或校级以上的比赛 15% 2.比赛中,有1次以上获得名次 15% |
自评+师评 |
|
十、课程保障
校长室、教务处、政教处制定了详细的象棋教学方案,在学校工作计划中,都对象棋教学和相关很多作了具体的打算和安排。每班每周一节象棋课,全体学生参与,有专兼职象棋老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每周一、二、三、四下午为象棋兴趣社团的成员的学习和训练时间,由特聘的县象棋协会老师担任教练。
【课堂教学照片】
【风采展示】
【荣誉证书】
【象棋文化手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