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头镇实验小学青年教师培养制度
(2019-06-25 09:03:36)分类: 培训成效 |
水头镇实验小学青年教师培养制度
为加强我校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全面素质,我校对30岁以下任教的青年教师实行综合培养,有计划地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青年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力军,为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建立健全青年教师培养管理制度,我校把青年教师的培养作为一项未来工程来抓。结合青年教师特点,计划采取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做好青年教师的岗位培训工作,全面提高青年教师的政治素质、师德修养、业务能力,使之尽快成为能够独立承担教育、教学工作的骨干力量,根据《水头实验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规划(2017——2019学年度)》精神,特制定本方案。
一、培训目标
我校对青年教师的基本要求是:一年入门,二年过关,三年达标,五年成熟,七到八年成为教学骨干。分三个层次目标进行:
第一个层次目标,通过一个小循环(第一个三年)培养胜任教师。
第一年入门:新教师参加工作第一年,要适应学校及学科教学各项常规要求,初步熟悉课程标准,教材的要求,执行小学教学常规,了解小学课堂教学评价要点,一年内要过好三关:即备课关、教学关,上好汇报课。
第三年胜任:工作第三年教学基本功要达标合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按课程标准、教材的要求进行教学,在吸收他人经验的基础上,初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教法灵活,课堂教学效益高,要过关上好课,争创优质课。
第二个层次目标,培养骨干教师。
从第二个循环(第二个三年)一开始,在教育教学上按骨干教师的标准要求青年教师,力争到第六年使其成为学区和县级骨干教师。
第三个层次目标,培养学科带头人。
从第三个小循环(第三个三年)开始,在教育教学上按学科带头人的标准要求青年教师,力争到第九年成为学区和县学科带头人。
二、培训内容
1、教育理念培训:主要是教育新理论、新思想、新理念的培训。
2、师德培训:主要是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职业价值观的培训。
3、教育技能培训:主要是班主任工作的培训。
4、教学技能培训:主要是课标、教材、教法、学法、教学基本功和教学常规入门(包括备课、上课、板书、批改、辅导、命题、评课、案例分析等)。
5、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培训:主要是熟练使用电子白板的一般应用,制作课件,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
三、培训形式与措施
1.抓进修。
学校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学区、县、市级各类培训活动。
2.促自培。
学校坚持定期组织青年教师进行业务学习,要求每位青年教师自订教育教学杂志,自我进修学习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知识、先进经验和教改信息,学校还不定期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开阔青年教师的视野,丰富教学阅历。
3.结师徒。
学校实施“青蓝工程”,骨干教师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同时,学校聘请外校优秀教师或学科专家对部分青年教师结对带教。
4.常训练。
学校要求青年教师每学期至少上一节汇报课或研讨课,一学年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同时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要求所有青年教师都能独立制作课件。
5.树典型。
学校对有发展潜质的青年教师进行重点培养,通过压担子,优先给予外出学习机会等手段促进其尽早成熟成为学校的骨干教师。
6.倡教研。
学校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培养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促进其尽早成为科研型的教学骨干。一是通过加强青年教师的理论培训及组织青年教师开展一些微型科研课题的研究,让青年教师从中学会选题、设计研究方案、撰写教学个案、开展调查研究和行动研究等。二是提倡青年教师写教后记,逐步养成自我研究的习惯和能力,做到“六会”,即教学理论会运用、教学专题会研究、教学经验会总结、教学模式会提炼、教学观摩会评价、教学风格会创造。
四、评估与保障措施
1.学校成立培养青年教师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组成培训与评估小组,力保青年教师培训工作按计划进行。
2.总结表彰:对获奖的青年教师和指导教师计入业务档案,纳入晋职、评优加分范围。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给青年教师带来了新的的契机,愿青年教师能抓住机会,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做人民满意的教师,创振兴教育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