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6第二学期语文教研活动(七)

(2017-05-21 21:25:34)
标签:

公开课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项目负责人填写)

工作单位: 水头镇实验小学

项目名称

语文教研组活动

项目负责人

施莉莉

活动时间

2017.4.13

活动地点

三(3)教室

活动主题

绘本阅读

主 讲 人

林闽江

参加对象

全体语文组老师

申请学时

2学时

活动内容

及进程

1.       林闽江老师上课外导读课《纸袋公主》,全体老师听课,做好笔记。

2.       全体老师发表自己的见解。

优点:

1)林老师的课前导入特别巧妙:以传统公主王子的故事导入,为后来颠覆传统认识作铺垫。

2)整堂课在师生共读中,以及猜读的过程中,学生一点一点体会到了什么才算是真正的公主。从孩子后来给阿诺王子的忠告中,可以感受到孩子已经慢慢懂得了。

建议:

孩子在猜读“阿诺王子会对公主说什么?”之前,可以再引问:阿诺王子只看到了什么?

《皇帝的新装》环节可以引用到环卫工人等现实问题上。

(附活动照片)

http://s11/mw690/004l4aOWzy7bfJMuQwq5a&690

活动反思

与建议

 

如何在一节课中,真正做到共读一本书?

过程确认

科研处负责人签字: 林雪

 

签到表、教案和评课稿附后

http://s7/mw690/004l4aOWzy7bfJP30BEd6&690


《纸袋公主》绘本阅读教学设计

                林闽江

教学目标

1.      在绘本阅读中猜测故事情节发展、关注人物命运。

2.      能脱离文字,从图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3.      通过故事明白为人处事的道理。

4.      养成广泛阅读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1.通过故事明白为人处事的道理。

2.养成广泛阅读的好习惯。

 

一:趣味导入

1.      童话故事大家都很喜欢,童话故事里有许多美丽的公主,你还记得她们的名字吗?

预设:白雪公主、长发公主、美人鱼、豌豆公主……

2.      请看看白雪公主的故事结局。

小矮人和森林的动物们也被邀请来参加婚礼,在全国人民的祝福声中,王子和白雪公主将永远快乐地生活在一起。

3.      美丽善良的白雪公主与高大英俊的王子永远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这该是多么美好的事啊!

二:揭题

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一个有关公主的绘本故事,叫做《纸袋公主》,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故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三:师生合作研读故事

(一)学生读有关描述“火龙”的句子,其余的由教师读。

(二)在讲故事的过程中,适当时提一些问题,读思结合。如:

  “你一喷火就能烧掉十座森林,”伊丽莎白说,“是真的吗?”

“哦,当然。”火龙说完,深深地吸了一大口气,然后喷出好多火,一下子就烧光了五十座森林。

“太棒了!”伊丽莎白说。于是火龙又深深地吸了一大口气,再喷出好多火,这回烧光了一百座森林。“好厉害呀!”伊丽莎白喊着。

1.伊丽莎白为什么要一而再地叫火龙喷火,烧了那么多座的森林,难道不可惜吗?

生反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合理地猜测故事发展情节,关注人物命运。)

伊丽莎白轻声地说:“嘿,火龙。”火龙一动也不动。她提起火龙的耳朵,把自己的头都放进去了,尽可能大声地喊:“喂!火—龙!”火龙真的累得完全无法动弹了。

伊丽莎白走过火龙,打开门进入洞穴。

2. 伊丽莎白走过火龙,打开门进了洞穴。眼看着就能救出阿诺王子了!此时,你想对伊丽莎白说些什么?请你写在学习单上。

生反馈,师总结:伊丽莎白是一位真正的公主。(板书)

(设计意图:深刻体会人物形象。)

3.仅出示图片,猜猜阿诺王子会对前来营救他的伊丽莎白王子说些什么?

预设A:会说感激公主的话。(没有仔细观察图中的人物表情及动作,教师不急于提醒)

     B:会说指责公主的话。(有仔细观察图中的人物表情及动作,教师也不急于评价。)

(设计意图:优秀的绘本故事无声胜有声,无字胜有字,引导孩子学会仔细观察,合理想象。)

4.      反馈后出示原文

阿诺王子就在那儿。他上上下下打量着她说:“伊丽莎白,你真是一团糟!你全身都是烟灰味,头发乱七八糟,还穿着一个又脏又破的纸袋!等你穿得像个公主再来吧。”

师:作为旁观者的你们,听到阿诺王子的这番话,会有何感受?

生畅所欲言自己的感受。

师:那我们听听当事人伊丽莎白公主的心声吧。

“阿诺,”伊丽莎白说,“你的衣服是很漂亮,你的头发非常整洁。你看起来真像个王子,但你却是个没用的家伙!”

师:此时,在伊丽莎白的眼里,阿诺王子是个怎样的人?

反馈:没用的家伙(板书)

5.      出示故事结局

后来,他们当然没有结婚啰。

师小结:看来,也不是所有的王子都能赢得公主的芳心,像阿诺这样的王子,聪明的公主自然会远离他。

:主题升华

1.假如阿诺王子将来继承皇位成为国王,想一想,他成为国王之后,会怎样选拔人才,怎样治理国家?

预设:A:会选择衣着光鲜亮丽的人做大臣。B:会选择家里有钱的人做大臣。C:会把一些穿着邋遢的穷人赶出他的王国。

师:如果那样的话,那跟这个国王有什么区别?出示《皇帝的新装》里的一段话。

许多年以前有一位皇帝,他非常喜欢穿好看的新衣服。他为了要穿得漂亮,把所有的钱都花到衣服上去了,他一点也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除非是为了炫耀一下新衣服,他也不喜欢乘着马车逛公园。他每天每个钟头要换一套新衣服。

师:他是谁?他的结局是怎样的?

生反馈

(设计意图:通过迁移阅读,使学生更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2.这么无知的王子,我们来帮帮他吧,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让自己成为一个有品格的王子。板书:品格  首先,请智慧的你们给他一些忠告,请你写在学习单上。

生反馈 

师引用名言小结:

    优良的品格是内心真正的财富,而衬显这品行的是良好的教养。

                                         ——约翰·洛克【英】

3.我们再来帮帮王子吧,请你们给王子推荐几本好书,帮助王子养成好的品格。

生反馈

师推荐三本书《智慧比美貌更重要》 《快乐王子》 、《名人传》

师总结:腹有诗书气自华,徒有光鲜亮丽的外表也是没有的,有了你们的帮助,阿诺王子肯定能改正自己的缺点,成为一个有品格的王子,智慧的你们,也要继续加油哦!

 

板书设计

纸袋公主

伊丽莎白     真正的公主

2016第二学期语文教研活动(七)阿诺王子     没用的家伙                              品格

 

学习任务一

    伊丽莎白走过火龙,打开门进了洞穴。眼看着就能救出阿诺王子了!此时,你想对伊丽莎白说些什么?请你写下来。

 

学习任务二:

你想给阿诺王子怎样的忠告?请你写下来。

 

                                                                                                             班级:

                                                                    姓名:

 

 

《纸袋公主》评课稿

林雪

    《纸袋公主》讲的是一位美丽而富有的公主,就要和王子结婚了,他们就要“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谁知,却发生了一件很不幸的事情——凶狠的火龙烧毁了她所住的城堡,所有的衣服都烧没了,王子也被抓走了。公主到处找啊找,可是没有找到能穿的东西。公主只好穿上一个纸袋,然后勇敢地去追赶火龙,要救出王子。公主用自己的机智打败了火龙。谁知王子却嫌公主衣衫褴褛,公主气坏了,骂王子是一个没用的家伙,然后扬长而去。

    这个故事颠覆了以往童话故事中的王子和公主形象。首先,公主表现得更加有智慧和力量,传统童话中都是公主等着王子的拯救,而这个童话却把两个角色彻底做了调换。其次,公主表现得更有主见,当王子责怪公主时,公主马上还以颜色,毫不犹豫地弃他而去。

    林老师指导的这节绘本阅读课《纸袋公主》,根据教材的特点,巧妙设计,让我受益良多。
 一、巧设悬疑,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林老师在教学伊始,为了体现这个故事跟以往故事的不同,先让孩子们回忆自己之前看过的有关公主的故事,让孩子们说说故事的结局是怎样的?然后小结:结局都是“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之后,林老师提出:这个故事是不是也是这样的呢?通过设置悬念,引起孩子们的阅读期待。同时,也为后来颠覆传统认识作铺垫。

 

二、鼓励猜想,培养孩子们的阅读能力 
   好的绘本故事一般都有许多让人意想不到的情节和一个耐人寻味的结尾。而猜想可以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强烈的阅读期待,引发孩子们丰富的想象。绘本生动的情节和丰富的画面为读者留下了极大的想象空间,也为教学提供了很多设置猜想的机会。

林老师非常善于运用“猜想”这一阅读策略。如在阅读伊丽莎白公主和火龙斗智斗法时,林老师问:伊丽莎白为什么要再三叫火龙喷火?烧了那么多座森林难道不可惜吗?又如在伊丽莎白公主跟阿诺王子见面时,林老师仅出示图片让学生猜想:阿诺王子会对伊丽莎白公主说些什么呢?林老师每一处猜想的设计都非常巧妙,引起了孩子们强烈的阅读动机和兴趣。在这种强烈动机的驱动下,孩子们思维和语言的积极性都被极大地调动起来。阅读活动不再停留在教师讲述故事的层面,而变成了一种师生互动,共同创编故事的积极的精神活动。而在猜读的过程中,孩子们也一点一点地体会到了什么才算是真正的公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