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18.5)
(2018-06-21 19:54:26)
标签:
教育 |
分类: 学校教研活动-备课组活动 |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18.5)
年级 |
高二 |
科目 |
地理 |
活动时间 |
2018.5.7周一上午 |
|||||||||||||
记录老师 |
陈新华 |
主讲老师 |
陈新华 |
|||||||||||||||
备课老师签字 |
陈新华、林南、叶汝雯 |
|||||||||||||||||
备课重点 |
1、考试质量分析:学生考情分析 2、主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
备课过程与简要记录 |
一、试题质量分析 符合高考命题要求。试卷分值比例相仿,题量合适,难度达高考水平。尽量与高考相吻合,关注生产、生活实际。着重考查学生在当前阶段应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尽量少出现不用学地理就能解答的题目。充分体现了地理学科运用图表的学科特色。以各种地理图表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学科基础知识的掌握,学生对信息分析、归纳的能力。 二、学生考情分析 我们学校学生基本处于中等偏低水平,本次参加考试学生130人,对所有学生的试卷进行分析,总体答题情况如下:总人数217人,中位数48,平均分56分,有待提高,高分还应该有所突破。但在联盟校考试排名中,与平均分接近。 各分数段分布情况
各分数段比较可见:高分不多,50-60分之间人数较多。还有部分40分以下学生,成绩不理想。 各题的得分率统计:答题正确率较高的题:选择题4、14、16、19,综合题27题相对较简单,得分率相对较高,29(3)(4)题较难,得分率非常低;错误较多的题:选择题6、8、13、15、20、23、24。其中选择题13答对人特别少。 三、主要存在的问题 1、基础知识不扎实,基本原理掌握不好。失分典例:11题湿地概念混淆,20题地垒与断层分不清楚。自然分异规律概念不清,影响因素应该答热量,不能答“气温”。 2、审题不明确,图表判读能力欠缺,不能全面分析、获取图上信息。不能将所提供的材料联系起来分析、处理,影响正确答题。 3、答题不规规范,归纳表述能力欠缺。从内容上看没有运用地理术语,语言组织不规范。思维的全面性和表达的科学性有待提高,书写不规范。 四、对今后教学的思考及建议 1、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整合和训练,落实地理概念和原理。特别是学生对必修1第二章的诸多概念和原理不清。根据我们的学生情况,前期我们的教学策略主要是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主干知识建模。 2、强化对地理过程的描述和分析训练,提升地理描述能力。如地理事物特征类描述;地理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描述; 地理事物分布的描述。如点状、线状、面状地理事物的分布描述;等值线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以及其它地理小专题。 3、规重视图表,加强判读训练,范和提升审题答题能力 重视图表的解读与分析,加强培养学生地理图表判读能力的训练,引导学生准确判读地理图表(统计图、景观图、区域位置图等),从中准确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结合信息。 4、以区域为背景进行自然人文综合复习,加强综合题训练。开拓学生视野,注意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关注热门话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