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核桃树之恋

(2022-11-07 14:20:28)
标签:

王贤琴

王荣浩

核桃树

原子弹研发

核桃树之恋

10月下旬,浙江省广播电视局公布了浙产优秀纪录片作品库征集评审结果。此举旨在征集优秀纪录片,建立并丰富浙产优秀纪录片作品库,发挥优秀纪录片作品引领示范带动作用。

我的短纪录片《核桃树之恋》入选。此前,该片获得了第六届(2021年度)浙江省纪录片“丹桂奖”优秀短纪录片奖(等同于浙江省新闻奖二等奖)。

核桃树之恋

《核桃树之恋》讲述的是一段非常时期的非常爱情故事。如果一定要用一个词来概述这段故事,除了“传奇”,我也想不出别的了——结婚20年,妻子只知道丈夫在外地做工,至于这个外地到底在多远的远方,从事的又是什么样的工作,一无所知。

这样的爱情,到底是一个故事,还是一场事故?带着满腹的疑虑,2021年元旦过后,我走进了嵊州王贤琴老人的家。

王贤琴,就是故事里的那位妻子。

                         核桃树之恋

王贤琴的家很容易找。导航到三江街道仙人坑村的一家幼儿园,一提她的名字,就有人热心地指着前方:“看见了吗,那个院落里种着老大一颗核桃树的那家?就是了。”

一进门,核桃树就突兀地出现在了眼前,就像有一首流行歌里唱的,“没有一点点防备,也没有一丝顾虑,你就这样出现在我的世界里,带给我惊喜,情不自已……”目测了一下,这棵核桃树的胸径有50多厘米,高约15米,有一个大概二百平方米的树冠,满树斑驳,偶长新芽。据说,这是目前浙江省内最大的一棵大核桃树。

                         核桃树之恋

此时的核桃树,在冬日寒风中独自挺立,没有叶的衬托,也没有果的点缀,一如默默静坐的僧侣,不卑不亢。

这颗江南地区极其罕见的核桃树,就是王贤琴家的Logo

王贤琴和邻居们坐在树下,正聊得热火朝天。从大好形势到天气预报,从疫情防控到昨晚的电视剧,这个露天的“树荫聊吧”里,充斥着当下堪称最热门的话题。

                        核桃树之恋

王贤琴76岁,个子不高,耳聪目明,走路有风。皮肤也好,鲜有同龄人惯常的一脸斑痕,慈祥的眼睛总是笑眯眯的,说起话来脆脆糯糯的,很好听。

看到我们来访,“聊友们”一哄而散,善意地把王贤琴让了出来。临走前,他们告诉我,“是该好好采访一下这颗核桃树,这是王贤琴的丈夫王荣浩50年前种下的。他可厉害了,是搞原子弹研究的。”

“你想知道什么?”送走了朋友,老人倚着核桃树问我,有些俏皮。

“我想知道这个故事是怎么开始的。”

“我们俩走到一起,那个朴素年代里一个不太起眼的故事”,王贤琴笑得眉眼全开:“说真的,一开始,我都没看上他!”

1965年,嵊州城关的女孩王贤琴21,出落得如同初夏刚刚冒尖的小荷。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跟大部分同龄的知识分子一样,她响应国家号召下乡去了农村。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样粉嫩的荷花,注定会吸引众多的蜻蜓。不过那时候,王贤琴的心气也高,很多人都看不上眼,包括王荣浩。

这一年,王荣浩从外地工厂回到老家探亲31岁的他已经是大龄青年虽长得一表人才,然而由于常年在深山里从事核工业的研究,没机会遇到女孩,更没时间谈恋爱。

                         核桃树之恋

经人介绍,王荣浩结识了王贤琴。王贤琴嫌弃他比自己大了10岁,况且又是个农村户口,一开始怎么都不同意。但王荣浩一眼就沉醉在了王贤琴的温柔贤淑里,认定“你就是我唯一,我唯一爱的就是你”,于是一方面铆足了劲地献着殷勤,另一方面又催着介绍人在王贤琴父母那里说了不少好话。一来二去,王贤琴这块拒绝融化的冰也就妥协了。

19668月,王荣浩与王贤琴结为夫妻。

                          核桃树之恋

经人介绍快速结婚,然后相携相伴走过一生,是比较符合您那个年代稀松平常的爱情方式吧?”我问。

“那时候绝大多数人家都是这样的”,说完,老人幽幽地叹了一口气:“但我们不太一样——我们没有相守

新婚刚过,王荣浩的假期也结束了,他义无反顾地背上行囊走向远方。出门前告诉她,啥也别问,在家等我

  核桃树之恋

从大西北到四川,再到青海……王荣浩跟着新中国第一枚原子弹研发部队辗转祖国各地。出于工作的保密性,他没有向妻子透露任何一丁点儿信息。

每年,王荣浩有一个月的探亲假。这是他们仅有的相聚时光。回家的时候,王荣浩常常会带一些当地的蔬菜和花草回来,当作礼物给妻子。但即使是这样的欢聚时刻,他对自己的工作依然守口如瓶,只字未露。

相思刻骨的分居生活,一过就是二十年。

很多时候,王贤琴忙活完手头的农活,总爱坐在窗下,心念远方。心事缕缕,无人可说,唯有窗外的几竿修竹,一树梅花,以及偶尔飘过的云,驻足听过。人生寂寞如雪,那个可以陪着一起煮茶赏花、看风听雨的人,在哪里?又在干什么?有没有像我想你那样,在想我?

“这么多年,您就没问过他在干什么吗?”我很好奇。更确切地说,对这样的生活着实有些难以理解。

“提过几次,每次他都跟我说`别问了,在家等我就是了,终有一天我会回来守着你的',问多了他还生气,弄得大家都别扭。反正也问不出什么答案来,后来索性就不问了,他干他的活,我守我的家”。

王贤琴宽慰自己,可能命中注定,就该有二十年的空白吧。

                      核桃树之恋

或许是心疼她等得太久,或许是感念离别的寂寞,有一年假期,王荣浩工作地带回来颗核桃树种子。他说,南方核桃树,就让代我守吧。等它长大我就回来了

他说的,她都信。

假期的最后一天,在自家的院子里,他们一起种下了核桃。

三颗核桃种下去,最后有一颗成活了。王贤琴欣喜地看着这颗小破土而出长出枝丫冒出绿叶生根发芽。

悉心地浇灌着这株核桃树像是在浇灌自己漫长的思念。

“我该怎么理解核桃树对您的意义?”拍摄这一段采访的时候,我们安排王贤琴围着核桃树转转看看。她深情地注视并拥抱了这株陪伴了自己半辈子的大树,沟壑丛生的手一寸寸地抚过苍老的树皮。这是一种告白,更是一种感恩。镜头敏感地捕捉到了王贤琴唇边的笑意和眼角的泪痕,在冬日的阳光下,令人格外动容。

“他不在我身边的时候,我就守着这棵树。守着它,就守着了他,就是一个完整的家!”

怕老人家的情绪过于激动,我们果断地停止了拍摄。

                       核桃树之恋

一周之后,我第二次与王贤琴面对面。这一次,我想知道的是结果。

80年代中期,他因为身体原因,提前退休了”,王贤琴甜蜜地回忆:“他在信中跟我说,这次我可以回来陪你好长时间了。”

这一年,王荣浩51岁。

人到中年,核桃树已然郁郁葱葱,他们才开始真正地生活在一起。

                        核桃树之恋

解甲归田之后,王荣浩依然把“保守国家机密,慎之又慎”的警语记得清清楚楚,“有关机密,知道的不说,不知道的不问,对外不能透露工作地点和性质,探亲出差不能买直达厂区所在车站的车票,即使在同一个办公室,大家都不知道身边的同事在做什么”。

“嘴可严了”,王贤琴说:“他原本话就不多,除了钓鱼,平时也没什么爱好,最高兴的事就是在院落里看核桃树,但只要话题一转到工作上,他立马转头就走了”。

                      核桃树之恋

谜底的突然解开,完全出乎王贤琴的意料之外。一次打扫卫生,她彻彻底底地把丈夫塞在床底下多年的箱子清理了一番,无意中看到了他压在箱底的勋章和奖状,这才知道,他原来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发工作中的一份子。

“那一刻,您是什么感觉?释然吗?”

王贤琴久久地注视着窗外,没有作答。

回过神来,她小心翼翼地打开了一个布包,里面是两枚勋章和几张证书。东西不多,但每一件都引发我长长的“哇”的惊叹。

老人随手拿起一本荣誉证书,用标准的“嵊州普通话”读了起来:“王荣浩同志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做出了贡献,为了激发艰苦奋斗精神,继续开拓前进,为国防事业作出新的贡献,特授荣誉证书,以志鼓励。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工业部。”

                        核桃树之恋

这本荣誉证书,让王荣浩二十年的付出有了一个鲜活的画面:在青海一处连地图上都几乎找不到的地方,王荣浩和数以万计来自天南地北的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一起,夜以继日地做着研发。厂区周围山头上的积雪常年不化,他们住帐篷、吃黑馍、喝河沟里的水。高原地区80水就烧开了,饭永远煮不熟,青稞馒头黏得难以下咽,副食是粉丝、土豆和大白菜“三大样”,穿的是棉大衣、皮帽和大头鞋“三大件”。零下二三十度的酷寒中,他们冻得瑟瑟发抖,刺骨的寒风卷带着沙石打在他们的脸上,刀刮一般地疼。

这里,古时候是遣送发配劳改犯的地方,九死一生。然而,正是在这里,王荣浩和队友们像蒸汽机车一样,加上点煤、水,就用尽全力向前奔驰。他们每天都是一睁眼就开始工作,到深夜被人催着甚至强行熄灯才结束。他们几乎没有休息日,哪怕有,也会主动要求加班。  

一切的努力,都只为让蹒跚起步的新中国,拥有一枚属于自己的原子弹!

衣兜里那张王贤琴笑意盈盈的照片,是王荣浩用以取暖的救赎。

                        核桃树之恋

19641016日下午三时,我国西部地区新疆罗布泊上空,中国人自己研发的第一颗原子弹成功引爆。这是新中国在加强国防力量、反对美帝国主义核讹诈和威胁的斗争中取得的伟大成就。

                        核桃树之恋

我无数遍地看过这个视频了,但每次原子弹引爆的一刹那,还是会被震惊。在5秒倒计时之后,迎来了一段令人窒息的短暂寂静,突然,一道强烈而耀眼的闪光迸发出来,倏地升腾起一个明晃晃的火球,一瞬间天空中好似出现了两个太阳。随后以白光为中心,一道巨大的冲击波携卷着漫天狂沙向四周扩散开来,一顶顶军绿色的帐篷,一辆辆随意停放的卡车,在炙热的冲击波中霎时消失无影无踪……

望着远处直冲天际的绚丽蘑菇云,数不清的解放军战士和研究人员欢呼雀跃地跑到弹坑边缘,挥舞着激动的双手。他们脸上挂着笑,眼里含着泪,敞着衣服,一任夏日的暑气冲撞着年轻的胸膛。

                核桃树之恋

仔细地搜索着那一张张生动的脸。我看到的每一个人都不是王荣浩,但我确定,我看到的每一个人,都是他。

完全能够想象,这个平时不苟言笑沉默寡言的水乡汉子,此刻不可抑制地在戈壁上又笑又哭又唱又跳。他甚至还会把贴身口袋里的那张照片拿出来,高高地举起,对着蘑菇云未尽的硝烟,语无伦次说:你看到了吗,你看到了吗?我们做到了!

                        核桃树之恋

直到大红色的奖状和锃亮的勋章出现在王贤琴面前时,她才知道,与自己分居20年之久的丈夫原来从事的是这样一份神秘而光荣的职业。那一刻,王贤琴终于明白,院落里那棵已经可以为她挡风避雨的核桃树,就是这个沉默的男人最长情的告白。

2005年,王荣浩去世。去世前,他在病榻上对王贤琴说:“我不能再陪着你了,你以后一个人就很孤单了”,王贤琴摇摇头说:“树还在。”

终其一生,王荣浩始终是个无名之辈,厚厚的核弹档案资料中甚至可能都找不到他的名字,但他始终牢记着在党旗前许下的诺言,忠实地履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职责和使命。他和无数个同样默默无闻埋头奉献的他们,如同黑暗中的灯塔散发着光芒。

他们,就是脊梁,就是荣耀!

                         核桃树之恋

自此,只有庭中一起手植的这棵核桃树,一直默默地陪伴着王贤琴,年年岁岁。和人待久了,树也像通了灵气——在王荣浩去世的前两年,夫妻俩抚摸了无数次也憧憬了无数次的核桃树,终于结出了果实,密密匝匝,像是给了这段无声的守候一个交代。

只要天气好,王贤琴都会搬把凳子,在树下坐一会儿。我们的很多采访也是在这里完成的。在王贤琴眼中,丈夫的性格也和这棵核桃树一样,沉默寡言。“核桃树在,也算心里有个念想。我们俩没有孩子,这颗核桃树,就是我们的孩子。”

                         核桃树之恋

故事讲完了,而我们和王贤琴的拍摄,并没有因此结束。

春天,核桃树叶越长越密,由鹅黄变翠绿,再慢慢开花。抬头仰望,从树叶缝隙间漏下来的阳光给叶子染上了光泽明暗一小块一小块形状各异的蓝天从叶子稀疏的空间漏下来,叶绿天蓝,相得益彰。我们陪着王贤琴,看鸟儿又唱又闹群起群落,觅着食,既喧闹,又壮观。

夏天的核桃树绿衣青果,枝繁掩映,把自己修炼成慈眉善目的模样,即便没有风吹也感受不到逼人的暑气。我们陪着王贤琴,一边喝茶,一边看鸡也踱步上来避暑热。

白露过后核桃成熟浑圆的青果绽开果皮,调皮地露出硕大的核果,看着都让人心满意足王贤琴打电话给我们,说可以过去吃鲜果了。等我们赶到,老人已经手持长竿在给我们敲核桃了,左邻右舍在一旁指挥她“左边点,再来一点,往下,好”果子一落地,围观者带着枪林弹雨冲锋陷阵般英勇豪情一拥而上争相捡拾。一枚在手,斯文点的拿菜刀背面轻敲几下,等不及的就直接用脚一踩,核桃皮应声而碎一瓣瓣地取出,吃着格外油香。大人们拉着家长里短,孩子们嘻嘻闹闹,好一番热闹温馨场景。王贤琴也大方,任由大家打来吃,见者有份。邻居们说,王荣浩在世的时候,就是这么干的。

                        核桃树之恋

王贤琴说,曾有人劝她把树卖了赚钱,被她拒绝了。“这棵核桃树产多少核桃、核桃能卖多少钱,这些根本不重要。树在,就好像他从来没离开过。”

时光让一个人、一棵树成熟,懂得怎样去付出,才能收获幸福。因为心中有爱,所有的付出,都不觉得苦与负担。

                        核桃树之恋

就在核桃成熟的季节,一台根据王荣浩夫妻的故事改编的原创越剧现代戏《核桃树之恋》在北京天桥剧场成功演出。该剧是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展演活动中,唯一晋京演出的越剧舞台艺术作品。我们跟着主创单位嵊州越剧团进京拍摄,全程录影。剧目书写了核弹技术工人与妻子之间平凡而感人的爱情婚姻生活。女主人公梅阿楚在丈夫余家平工作保密的情况下,对丈夫的情感由疑惑不满逐渐转为理解包容,并默默支持,直至把个人的情爱融入到了对国家的大爱之中。全剧以一段朴实动人核桃树之恋书写了一颗无言的初心,以小见大,艺术地再现了共和国历史上忘一己之名、舍一己之利,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无名之辈”。

                       核桃树之恋

一棵树,一段爱情,一个时代。

舞台上的灯光明明灭灭,舞台下的饮泣缠缠绵绵。

进京演出回来不久,第十七届中国戏剧节在武汉举办,来自全国23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31台剧目惊艳亮相,以异彩纷呈的形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核桃树之恋》喜获优秀剧目奖。

                       核桃树之恋

得知消息,我第一时间联系了女主人公梅阿楚的扮演者倪锦锦,征得她的同意后,拍摄了一个她到王贤琴家里向老人喜传捷报的段落。借着倪锦锦的采访,我升华了节目的主题——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会轻轻松松地实现,这场恢宏的战役也不能期望毕其功于一役。50年前,老一辈科技工作者抢抓机遇,掌握了核弹技术,有力地保障了新中国的国防安全。50年后的今天,新一代科技工作者也必将抓住科技创新、产业革命的历史机遇,做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力量,占据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的主动,为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复兴奉献终身。

这是我们的使命。

                       核桃树之恋

拍摄结束,望着移动硬盘里密密麻麻的素材框,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202112月中旬,时长15分钟的纪录片《核桃树之恋》播出,次日被“学习强国”平台转发。

时至今日,这一年里王贤琴的变化还是挺多的:她先后获得了浙江好人、绍兴骄傲等诸多荣誉,家里也被相关部门修葺一新,甚至辟出很大一块空间布置成了一个纪念馆,不时地有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学生以及自发的群众前来参观,王贤琴也就成了最好的讲解员……她目前的生活,就像我们在拍摄“公墓祭扫”段落时,王贤琴对墓碑上的丈夫说的一模一样:“现在政府对我很关心,我的条件很好。你放心吧。”

而我,也会时不时地在脑海里浮现和王贤琴十多次拍摄的点点滴滴,每一次回味都让我热血沸腾。我相信,这个故事没有结束,也不会结束,它终将成为绍兴爱国主义教育的一面旗帜,滋养一代又一代的后来者!

有幸参与过这个故事,这也是我,一个纪录片创作者为时代抒怀喝彩的方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