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良好做题习惯

(2014-10-31 10:54:55)
标签:

育儿

    做题习惯是指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倾向。一个人从小养成的行为习惯会长远地发挥作用,甚至会影响他的一生。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从他一入学起,要想学好数学,引导他建立良好的做题习惯至关重要。如果培养得法,尽早建立良好习惯,不但有利于当前的学习,还将使学生终身受益。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怎样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的做题习惯:

一、培养细心能力。

    考虑到孩子的心理还不成熟,从思想上给他贯输大道理是不会听的,即便听了,也不会往心里去,我们要从他身边的小事来要求他。为了能让他习惯成自然,我从孩子身边的小事抓起,比如要求他每天整理自己的桌斗,上课用过的物品做到“物归原处”,下课随手把凳子放在桌子底下,在他做这些的同时,不断地提醒、指导,并配以适时和恰当的鼓励。一个习惯的形成要经过多次重复,接着就可以把这个办法转移到他的学习上了。

二、培养仔细审题习惯。

    审题的基本方法是读题。“一读而过”不行,“一读而过,提笔就做,一做就错”这是规律。读题是做题过程中非常重要,而且是能反映出学习能力的一个环节,读题一般至少分为三步。一是“通读”,就是要将题目所有的内容一字不漏的读一遍,特别是对于那些似曾相识的题目,要准确把握题目含义。二是“重点读”,就是根据通读对题目的了解情况,结合题目摘出关键词和关键条件。三是“返读”,就是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要再次阅读题目,以保证所用的条件和语句的准确性。根据一年级小学生容易分散注意力这一特点,可以要求孩子手眼脑并用,用眼睛看,用手指读,动脑筋想。另外对于孩子不识字的题,也不要提示的太多,尽量让学生养成自己读题审题的好习惯,要相信小孩子是具有这个能力的。这样长此以往坚持下去就养成了做事认真、踏实稳定的好习惯。

三、培养认真计算习惯。

    计算是小学生数学学习中最基本的技能。我们一年级现在主要是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对算理和运算技巧的要求不是太高。但是我们要训练孩子冷静沉着地对待每一道题。特别是学生看错加减号和看错数,要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还可以训练学生单位时间内做题的正确率,不要一味地追求做题的数量。对于计算比较认真的孩子要给予奖励,以此来激励孩子计算的认真习惯。

四、培养认真检查习惯。

    错误是难免的,关键是自己能发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错误。因此,给孩子养成良好的检查习惯非常重要。但是我们往往只重视计算习惯的培养,而忽视了最后一步检查习惯的养成。做完题目之后一定要认真检查,可以是用手指着,一行一行的检查,一个题目一个题目的检查。一是检查有没有漏题,二是检查是否按要求回答正确了,三是检查有没有看错数。养成善于检查,自查的好习惯对孩子来说将是受益终生的。 

五、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学生不可缺少的良好心理素质,自信作为一种个性化的学习做题习惯,在个人的一生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透过自信的学习做题习惯培养过程能使孩子敢于对自己提出高要求,在失败中看到成功的希望,鼓励自己不断努力,获得最终成功。在平时作业、练习、检测都要提倡孩子独立解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经常使用“我认为”、“我的想法是”、“我再来试一试”、“我还有更好的方法”等提出意见的方式,从而唤起孩子的主人翁意识,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能力和不怕挫折的精神。 

    总之,良好的做题习惯的培养,体现在日常数学教学细微末节之中,需要一点一滴地耐心培养。不过学生一旦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他们也就可谓是学会了学习,但我们一定要对一种习惯常抓不懈,只有这样才会有良好的成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