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建发,还在抢地!
 (2025-09-25 15:59:29)
	
			
					(2025-09-25 15:59:29)		| 标签: 房产 | 
2025年9月25日,福建省厦门市的土地市场,迎来4宗住宅土地的集中出让,本次土拍全部以底价成交,总成交金额达81.25亿元。购地者都是厦门市的国有房地产开发企业,包括厦门象屿、厦门建发、厦门国贸等知名企业,这反映出当前市场环境下,民营房地产开发企业,已经对厦门的房地产市场,失去了信心。
这次土地拍卖情况是,厦门建发购得了湖里区湖里片区地块,地块面积4.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2.3万平方米,容积率3.0,由建发集团以20.38亿元竞得。该地块位于湖里老城区,周边生活配套成熟但城市界面亟待更新。集美区杏林湾片区地块,由象屿集团与集美发展联合体以22.69亿元竞得。该地块位于集美新城核心区,占地面积约5.8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约14.5万平方米,容积率2.5。
思明区前埔片区地块,被厦门国贸以22.2亿元收入囊中。作为厦门岛内稀缺的住宅用地,该地块占地3.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9.6万平方米,容积率3.0。海沧区嵩屿片区地块,被厦门地铁旗下的盛源永嘉公司,以15.98亿元摘牌,地块面积6.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8万平方米,容积率2.5。
厦门的本次土拍呈现三大显著特征:首先,全部底价成交,没有一分钱的溢价;其次,购地企业清一色为厦门市属国企;第三,所有的地块,都附带配建的要求。这些现象的背后,反映出当前土地市场的阶段性特点:第一,在楼市持续低迷状态下,开发商的投资更趋理性。在"房住不炒"政策基调下,房地产开发商,对利润的测算更为谨慎,特别是对于配建要求较高的地块,普遍采取了保守的策略。
第二,厦门市本地福国有企业担当着"稳定器"的角色。建发、象屿、国贸等企业具有资金优势和本地开发经验,在民企投资收缩期,承担起土地市场的托底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企业近年持续在厦门补仓,如建发2024年就曾以类似方式获取湖里区五缘湾地块。第三,厦门市政府为了卖地,调整了策略。这4宗地块,均位于成熟板块或重点发展区域,配套规划相对完善,且通过设置配建要求,确保了公共利益。
从短期看,此次厦门市政府福土拍,将对当地楼市产生3重影响:1、稳定了市场预期,81亿元的土地成交,彰显了厦门市场的承载力;2、新房供应结构将延续"岛内高端化、岛外差异化"的特征;3、当地国企主导的房产开发,可能带来产品同质化的挑战。
中长期而言,这几个项目的入市,将重塑厦门市的区域格局:思明前埔项目,有望成为岛内东部的新标杆,带动片区价值重估;集美杏林湾地块,将加速新城人口集聚;海沧嵩屿项目或探索"地铁+物业"的新模式。
总体而言,厦门市的本次土拍,已经平稳收官,这既体现了房地产市场调整期的理性特征,也展现了厦门本地房企对城市发展的长期信心。在"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政策下,这种国企主导、底价成交的模式,或将成为房地产市场阶段性常态。

 加载中…
加载中…